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重要性分析

2016-09-10 07:22邹欢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事业单位

邹欢

【摘要】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单位,它可以缓解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目前来说,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改革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内部会计职能的监管。所以,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国家财产不受到侵害,有必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意义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 经济犯罪

一、引言

目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某些不良的思潮,也涌入进来,由于被利益以及金钱所引诱,某些会计工作人员违背了职业道德,进行违法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控制住这种不良的思潮,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现经济的损失,从而确保国家以及事业单位的财产不受损害。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意义

(一)会计监督可以对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构的分支单位。从市场经济制度来说,事业单位属于经济实体,有一定的自主性。事业单位并不是盈利单位,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日常的活动经费,主要依靠财政部门的拨款,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要保障国家财产不受侵害,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事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使人们在科学、文化以及卫生等方面都得到满足。因此,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以及发展情况,还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民生以及基础建设。从大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会影响到本地经济的进步情况,还会进一步规范当地的经济秩序,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从事业单位自身来看,单位所进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和本身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可以让事业单位的活动走向科学化、合理化。而且,通过会计监督,有利于事业单位开展行政活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所以,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不但可以保障国家以及事业单位的利益免受侵害,还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二)会计监督可以防止出现财会经济犯罪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很快,这带来了很多社会财富,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呈现出复杂化以及多元化,而如今的物质文化水平是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的。在这种背景之下,事业单位就应该逐步的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以及经营制度。按照传统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单位内部纪律较为松散,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的现象经常发生,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要回扣,甚至是贪污受贿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众多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而且,我国《会计法》当中对于加强会计监督也做出了规定,明确指出所有的事业单位都要完成这项工作。现阶段,内外部环境都越来越复杂,这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内容也变得复杂,从而也带来了会计职能的改变,所以,这就对会计监督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总的来说,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发挥出会计监督的真正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会计监督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完善

观察国内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可知,目前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单位的领导对这方面的建设也缺乏认识,这就使事业单位缺少活力,组织涣散,单位的员工也缺乏工作热情。这种现象会使单位领导以及员工更加不重视内部的管理,使相关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就达不到管理的目的。不管是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还是其他的某些行政活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如何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制度

第一,对于会计工作当中的某些业务,比如,登记、核算以及收付等,要进行分离,同时,将这些工作分别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来完成。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才算是完全的落实会计核算复合制度,才能将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来。第二,要进一步管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签章。要指派专门人员监管单位的出纳印章、会计印章以及财务印章。当然,绝对不允许所有的印章由一个人进行管理,也不允许一个人办理一切财会业务。各种印章的管理者,要实现彼此的监督,这样才能使会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三,要对各种财会业务的审批流程进行完善,各项业务票据是否完整以及合法,需要由财会人员认真的审核。事业单位有关的经济业务要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分离,并且保证可以真正的执行。

(二)要将财会人员的整体素养提高上来

要做好会计监督工作,首先就要将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具体来说,要使财会人员进一步的掌握财会制度、财政措施以及经济政策,培养他们的守法理念以及热爱工作的高尚品德,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经济犯罪。要使会计人员具有一种不被金钱以及权力所引诱的正气,敢于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督促他们在办理财会业务时,要认真的遵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出会计监督的职能,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提倡财务人员不断的自我完善,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等方式,使财会人员学习最新的财会知识以及业务技能,从而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三)对会计监督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改善

会计监督工作之所以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很好的展开,这不但是因为会计监督制度比较先进,同时,还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第一,要完善事业单位干部考核机制。现阶段,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财务不真实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单位领导过度的追求政绩而造成的。所以,为了使事业单位经营的状况更加理想,只是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远远不够,还需要对事业单位干部的考核监管机制进行完善,按期审计领导者的财务情况,这样有利于彻底的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第二,要严格管理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活动当中的发票,防止出现公款私用以及偷税漏税的情况,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

四、结论

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应该在内部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会计工作的有效完成,防止出现会计造假以及虚报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制度,可以保障国家以及事业单位的利益不受侵犯,还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此外,还有利于会计监督工作的进一步执行,防止出现财会经济犯罪,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牛艺辰,董美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5).

[2]杨洪.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试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