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的关系

2016-09-10 22:11丁冰杰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摘要】2006年新准则引入并强调了公允价值,可以说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2014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准则,反映了公允价值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及防范性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 利润操纵 会计准则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信息透明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条件下的成交价格。它本身的亮点毋庸多说,但公允价值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健全,所以有人担忧,新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法会不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呢?

一、运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公允价值只有在可靠计量时,才能真实并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若只是形式上的公平交易,而非实质上的,就可能会沦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资本市场欠成熟

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而言,判断其是否公允的关键在于公允价值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的存在与否。就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而言,市场发展欠成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且存在难以体现市场活跃、交易公平的因素,具体体现在:第一,上市公司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且国企现代化建设欠成熟,活跃市场难以真正实现;第二,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规范,交易市场相对缺乏,因此,很难以市场为依据获得公允价值信息。

(二)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

相较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但是可靠性却很低。因此,大多情况下,应用公允价值时需要会计人员全面分析经济环境与交易的实质属性,而以上因素的分析均为人为操作,因此存在非常大的主观因素。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要以活跃市场中的买方出价与交易过程中的销售协议价格为依据对公允价值进行确定。如果以上两项内容均不具备,那么可以将此经济环境下的最佳信息视作估价基础。如果无法准确获得资产、负债市场价格,则可以将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值作为依据,以此来估算公允价值,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现值计量。但是在现值理论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且具有很多的主观成分。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新会计准则中有条件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现就公允价值应用较多存在问题也较多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债务重组准则

债务重组采用公允价值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为公司扩充了操纵利润空间。从公允价值概念来讲,“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表明利润操纵空间的存在,再加上债务重组运用公允价值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进一步扩充了利润操纵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司利润操纵创造良好的机会。第二,对于无力偿还债务的公司,如果全部债务或其中一部分债务被免除,此类公司的收益情况就会在当期利润中得以直接表现,且将不会继续纳入资本公积,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价值获得有效提升,进而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并且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司的业绩,通过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利润的目的。另外,新准则还规定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对此,一些企业也会想方设法予以规避,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从而很难保证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公允性。根据2007年年报来看,沪深两市的1570 家上市公司中,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40家上市公司。

(三)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该准则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企业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此时不需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以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比如某上市公司拥有一项闲置的建筑物,按准则规定,它是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的,只能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进行核算。但是,上市公司可通过同关联方签订租赁协议的方式,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了当期的利润。2009年房地产市场比较火热,使得许多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从而达到账面利好。以世贸股份为例,公司就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法变更为公允价值,结果导致公司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1.61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为85万元。

(四)金融工具准则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新准则规定,由于取得该资产时是以当时的公允价值入账,持有期间由公允价值引起的变动计入公司当期的损益,这一规定会对那些拥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当期的股票或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公司当期利润也会大跟着大幅度增加;若股票或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则公司当期利润则会跟着大幅度减少,例如,企业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价520万,期末市场价格为380万,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会使该企业当年的利润较少140万元。所以,拥有大量金融工具业务的上市公司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使当期的利润发生很大的变化。

三、利润操纵有效建议

怎样保障公允价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防治出现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对自身企业业绩进行随意操纵现象,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要想避免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随意操纵企业林润,就应从以下措施入手:

(一)对公允价值英语环境进一步完善

健康有序的交易环境是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得以充分展现的重要前提。公允价值虽然不等于市价,但通常市价被认为是最为客观,也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应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而且活跃市场还会受到某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监管与健全。例如对我国证券、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公允价值对其资产及负债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统一监管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允价值有好也有弊,也就是说,公允价值为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能有效改进信息质量,发挥其真正价值;运用不得当,就会对其信息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现实价值无法真正实现。在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当中,需要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行业和相关部门执行好、监管好。所以要建立监管部门定期检查的制度,对其进行验证并鉴定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对稽查人员进行管理,扩充稽查队伍,使证监会及国家审计部门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同时严格监督并全面处理对公允价值进行随意滥用的相关责任人。除此之外,还要增加操纵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使操纵被揭露的成本远远大于其可能获得的收益。

(三)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的应用

要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的应用方法,从而使报表的使用者更加充分的了解公允价值的形成过程。例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以及对商业实质判断的依据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清楚地了解交易状况。对确认的损益与其实际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对比披露,提醒投资者对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无现金流支撑的损益有所警惕,以免高估或低估企业的价值而作出错误决策。

(四)建立健全公允价值理论体系

对公允价值理论体系的建立健全,首先应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有效规范。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实务操作形成具体的条文,要明确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并对条件的判断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尽量减少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也要使企业外部审计、监管都做到有据可依。同时还要对违反准则规定的、回避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使用条件的、对企业利润操纵的行为,给予严厉查处。其次,加大力度研究现值技术。因为如果公平市价不再存在,就应通过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现值技术问题,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理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问题,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问题都应详细阐述。

(五)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某种角度来讲,会计人员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对公允价值模式的使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所以应尽快出台与准则相关的指南,对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技能,因为会计人员的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质量的事项。公允价值计量也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带来了挑战并增加了审计风险,使他们更要不断地参加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解秀芳.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财会研究,2008,(9).

[2]许学丹.如何防范由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利润操纵.会计之友,2010,(8).

作者简介:丁冰杰(1980-),女,汉族,辽宁辽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