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016-09-10 22:11朱苏谨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医疗机构

【摘要】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得到创新变革,越来越多的医院纷纷实施分类管理,这种情况下医院机构成本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医疗机构成本问题需引起关注与重视。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疗机构成本成为了当前最为薄弱的环节,不仅执行力不强,并且其基本作用难以进行发挥。所以为从根本上加强对医疗机构成本的探究,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医疗机构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推动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机构的创新变革。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医疗机构成本问题,并提出医疗机构成本管理措施,期望能够为医疗机构的创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与保证。

【关键词】医疗机构 成本因素 成本控制

近几年,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本影响因素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发展,积极提高服务效率、节约成本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成本管理与控制作为主要的发展载体,在经过发展与变革中取得一定的效果[1]。另外,现阶段在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之中,也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成本问题的重要性,尤其在国家颁布的《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明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性,在新医改的深入推动下,需将医疗机构成本问题纳入其中,实施成本的综合改革,才能真正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有序发展[2]。总而言之,医疗机构需加强对医疗成本的探究,这将推动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一、医疗机构成本研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医疗机构成本包括众多,比如像人力成本、药品成本、医疗设备成本等,在这一系列的成本体系中,哪一种成本都会对医院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不断成熟与完善,市场管理模式得到规范化发展,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机构,同样也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与服务型,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制约。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医疗机构成本问题的探究,不仅可以提高成本管理,并且也可以实现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3]。另外,在新医改的深入推动下,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医院只有将成本纳入其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探索出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才能真正构建成本管理运行机制,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对提高医疗机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控制

从某种角度分析,在医疗机构的发展进程中预算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医院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是复杂的,是对医院事业的规划,对资源的一种配置,所以在新医改的深入推动与贯彻下,预算编制工作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精细性,如此一来,能够将预算控制落实到相关的责任目标之中。在中国与美国的对比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美国医院成本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医疗机构所采取的控制系统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能够对预算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并且能够对具体的项目加以预算,致使预算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二)重大开支项目控制

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中,积极抓住成本增长的环节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控制医疗机构的成本费用。在医疗机构成本中人员费用是最为主要的费用之一,在成本控制期间,能够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制度,并且能够制定切实有效的人员配置定额,如此一来,能够充分调动起医疗机构员工的积极性,并且能够避免因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三)医疗费用成本控制

医疗费用成本同样是医疗机构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之中需要加强对医疗成本的控制,要保证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不做的检查不做,能用便宜的就不要用昂贵的药品[4]。以胆囊炎手术为例,北京协和医院的费用要比同级医院少2000元,其中主要在患者检查、患者住院中节省的,该医院只对患者做常规检查,并且手术中的用药也需要进行制定,避免出现滥用药物的事件。除此之外,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尽量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昂贵的药,如果医生想给患者换高一级的抗生素,那么则需要向上级医生提出充分的理由。

(四)物品采购控制

物品采购费用同样是影响医疗机构成本的重要因素,医院要想正常运行则离不开大型的医用设备,很多医院在采购物资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并且没有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盲目追求“高、精、尖”[5]。正是这种原因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机构成本颇多,导致所采购的物资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新医改的基本要求下,加强对物品采购的控制同样是实现医疗成本有序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医疗机构需要进行公开招标,并采取阳光操作,所有的药品、设备需要集中采购。

三、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一)成本效益观念

1.当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倡导科技兴院,实施医疗创新与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才能让医疗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创新发展。现如今,我国医疗技术创新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是积极将新技术融入到医疗机构的发展中,才能够真正降低疾病的诊治成本。

2.投入与产出。在医疗机构成本因素分析中需要以成本效益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并将成本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分析,虽然说积极增加医疗服务数量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如果只增加服务数量,不降低消耗,那么则会导致医疗机构成本上升。所以在医疗机构的发展进程之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其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的重点;其二要对存量资产的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其三要制定投入、产出的基本考核标准,并对投入方向与规模进行正确定位;其三要积极制定投入、产出的考核标准,将责任与权力积极落实到个人;其四要区别不同类别与医疗项目,医疗机构在新增信的设备的时候要加强保养,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才能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

(二)住院时间长短

很多人会认为如果病人住院时间比较久,那么医院所收获的利益则比较大,其实恰恰相反,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入院的一周内需要做各种检查,并且这段时间费用花费比较集中,所以说这段时间才是医院收益最大的时间段。如果患者住院时间越久,那么收益则会越小,甚至医院会出现赔钱的现象。因此为提高医疗机构成本,还需要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在为患者省钱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成本[6]。

(三)绩效的分配比例

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中离不开成本核算,可以说成本核算是与绩效关联在一起的,不仅可以潜移默化的鼓励医院职工,并且也会实现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其中在以毛收入与收支结余作为主要评价机制的时候,这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全新的发展模式下,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岗位实际付出进行评价,才能从根本上将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反映,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实际需求的资金分配管理方法[7]。另外,绩效工资同样需要按照相关的比例进行确定,其中在提取比例的时候需要限制随意性与人为因素,绩效工资在协调医院内各个科室指标的同时,也会实现医疗机构收益分配的客观性与政策性。在考虑到医院员工劳动繁重以及体力劳动的同时,还要让每一个科室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对整个医疗机构进行平衡处理与协调处理。

(四)成本控制的理念与认识因素

在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中,要想真正降低成本因素,最为主要的便是转变传统的观念,积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众所周知,医疗机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医院在发展进程之中需要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提高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机构的有效运营。除此之外,从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经济模式已经无法得到发展,并且被摒弃,需要针对实际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比如增强医疗机构员工的成本费用意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让医疗机构走优质的发展之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确定医院成本核算控制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医院在发展中需要对资金、药品与设备进行强化要求,医院需严格按照自身的条件、特点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控制不必要的消耗费用,在对医疗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市场调查,并实施招标,对药品采取限量存放的方式,争取降低基本成本。当然还需要真正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在降低医院成本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新颖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

第一,医院需要遵循新医改的基本要求,需创新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并在此发展基础上丰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渠道。医院还需要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奖金之间的关系,不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进行孤立,相对而言,则需要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8]。第二,医院还需依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比如《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奖惩制度》、《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等,保证所建立的制度具有规范化与制度化,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将成本核算与控制走向正规。最后,从某种角度分析,医院属于特殊行业,在医院发展进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医院需要对成本管理加以控制,并制定三项基本原则,实现全面控制、全员控制、全程控制。对于没有构建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的医院,还需要尽快构建,为我国社会公众提高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院积极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要想真正推动成本核算的稳定性,则需要保证医院内的每一个科室部门以及医务人员能够对成本控制有所认识,能够具备成本控制的基本意识[9]。医院需从自身实际发展现状出发,对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科学规划,保证成本核算能够覆盖全体医疗费用,对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与评价,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医院的成本现状以及收益情况进行综合反映。

五、结语

伴随着新医改的推出,我国各级医院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以此推动医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当前医院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各大医院所制定的成本控制并没有符合新医改的基本要求,仍旧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在医院成本控制方法、理念上比较传统、陈旧,需要加以改进。另外,医院领导人与财务人员还需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创建全新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理念、采取新颖的成本控制方法,在满足新医改基本要求的同时,也实现医院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仕骅.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0,05:152-153.

[2]杨丽,程晓明,孙晓勇,董军,方瑞华,秦宇芬.浙江省市级中医医院中草药药事服务实际成本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10:59-61.

[3]李湘君,王中华.基于等级差异的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06:76-80.

[4]王燕.本量利和因素分析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医院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25:75-76.

[5]梁冰宁,李芳.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析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29:190.

[6]李丽勤,罗阳峰,殷程程,张文斌. 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07:9-11.

[7]胡军,姜潮,图易宸,Jerry.Han,刘启贵,刘宗航,苏玉宏.多元岭回归方法在医院成本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0,06:15-17.

[8]苏红.医院成本控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05:72.

[9]Liang Ying,Jiang Lixin,Liang Mei.The influence of modern hospital cost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2006,01:61-62.

作者简介:朱苏谨(1970-),女,汉族,河南宁陵人,现任鄂东医疗集团财务医保部副主任,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医疗机构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传统民营医疗机构 如何对接互联网?
关于微小医疗机构医用气体工程建设的思考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