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9-10 22:11曹红梅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的改进和变化,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在企业单位中的地位一样非常重要。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方面,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一直在影响着职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阻碍了单位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最终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能够支持国家对地方事务的管理,也能够快速及时的落实各种国家的政策。因此,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增加社会效益,还能加快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脚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工作效率

每一次的改革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就如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一样,事业单位的工作改革也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问题凸显出来。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执行力,让事业单位的工作达不到最初预测的效果。作为我国现代管理方面重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不断完善和应用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督促事业单位职员的工作效率,使他们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量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是由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最早来源于西方工业革命,当时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企业效益而探索出内部控制的思想。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对成熟了,这主要得益于社会的不同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和改变,内部控制的思想理论发展经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内部控制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内部控制最后形成框架结构。到目前,内部控制的思想理念已经深深根植在企业的各种平时工作当中了,它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员所接受并且在逐步应用到企业中。

在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把内部控制主要应用到财会方面,它是为了在确保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前提下,加快本单位各类信息的沟通,最终保证国家的各项法规在本单位的各种工作中得到完美体现。他最根本的意义是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在事业单位中的实施,给予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工作习惯,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中的诸多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于自身内部控制应用不全面

从内部控制的起源、发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中都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在事业单位中形成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来对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约束和监督。但在现实的事业单位工作中,我们发现单位的很多人对于内部控制的含义以及怎样在单位中应用内部控制缺乏认识,更有人甚至不清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什么。单位的少量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针对的是单位内部核心的部门,与其他人无关。制定内部控制的制度也只是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的本质是要通过单位的具体工作来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但事业单位却只知道把它作为形式上的制度,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许多特征。

(二)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主要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由于事业单位的局限性,所以针对内部控制的一些全面的条例都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也对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造成影响。现在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制定了针对财会人员的内部控制措施;另外一些事业单位依据单位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内部控制来监督单位一些人员的工作,但是这种效果不大;还有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事业单位真正的考核中却忽略了内部控制,所以内部控制也没有在单位中得到真正的利用。以上几点都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方式。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经过调查发现我国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应用方面还很单一,依旧主要放在单位会计的工作层面。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只是拿了会计从业证的会计人员,很多都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人,更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专业的会计知识理论。这些人员由于对会计知识的缺乏,在进入到事业到位工作以后,很容易出现会计工作的失误情况。还有的会计人员对事业单位工作上的保密制度意识淡薄,就会发生一些无意思状态下泄露重要信息的意外情况。由于这些专业素质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存在,使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加困难。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不足

内部控制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而在过程当中还需要受到监督机构的监督才能让内部控制得到更好的应用。我国的事业单位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工作的地方,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中能否实施成功,这都侧面影响着社区群体的自身利益。但真正的看向事业单位内部,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在处于需要建立的状态,而有的单位内部控制虽然已经建立却没有发挥任何实际作用,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的监督情况不到位,缺少与之对应的事业单位监督部门的问题。

(五)事业单位预算情况管理不到位

我国事业单位领导对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因为事业单位在平时开销是需要很大的财政资金。但是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却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数量超出实际单位需要,他们在工作中花销不节制,不考虑成本,最后单位的实际支出远超预算。而有的单位虽然开始做了合理的预算,但是由于单位监督机构工作不到位,没有持久坚持下去,最后结果导致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偏差。

三、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经历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原因在于事业单位领导们对单位内部控制对单位的作用没有充分地重视,没有投入更大精力。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有效的建立并发挥作用,事业单位应该有意识地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所有部门职员进行对内部控制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单位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催化剂”。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伴随着单位的快速发展,而各种问题也一直不间断的出现,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事业单位的预期发展效果。事业单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内部控制的根本情况着手进行,找到属于单位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所有即将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风险,并不是能够直接消灭风险本身。所以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分析好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协助事业单位整体计划的实现。

(三)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化技能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能力决定了事业单位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主要重视单位的会计人员,这就要求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的时候,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要提高,招聘进来以后,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不断加强岗位实际操作的锻炼,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本职职能。

(四)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想有序的进行下去,需要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发挥他的作用。监督机构可以有利于单位科学的规划自己的工作。监督机构也要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开展,因此完善单位的监督机构,更有利于企业快速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五)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合理的预算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动安全,更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良好进行。我国目前事业单位预算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导致事业单位成本浪费,财政支出加大。一个健康良好合理的单位财务计划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情况,能够积极的推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内部控制在单位和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经历过时代的变迁,现已拥有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但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很多单位的实际问题就会出现,这些问题虽然一直阻碍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单位中的实施,但是相信,只要事业单位领导者们能够重视起来内部控制的作用,在单位的发展中不断摸索合适的方法,最终一定能够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发挥内部控制重要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朱旭.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会计师,2012,(02).

[3]封锦燕.浅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作者简介:曹红梅(1974-),女,吉林龙井人,中级会计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