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2016-09-10 22:11汤洪宇唐臣吴秀丽梁玲玲黄西宁李洪亮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职

汤洪宇 唐臣 吴秀丽 梁玲玲 黄西宁 李洪亮

【摘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指能为学生提供情境-体验实践的和感悟问题的,以此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最后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借此改变学生学习状态。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操作性强,提出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法 高职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

一、项目导向教学法含义及特点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是Jane Willis,在他著作《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认为任务驱动教学应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是前任务活动阶段为介绍主题和任务,第二是任务周期阶段为完成任务准备报告计划,第三是语言聚焦阶段为分析和再练习。近年来,国家提倡结合自身实际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应广泛推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所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指能为学生提供情境-体验实践的和感悟问题的,以此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最后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借此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学生改被动为主动掌握认知规律,深入理解掌握各个知识点,建构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类课程适合采用此种教学方法。

在项目导向教学法中,项目是最核心的部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辅助、引导的作用,主要包括“项目介绍-课程学习—项目讲解一实施项目一项目总结’几个步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将一个项目分成若干个独立的任务,从收集学习信息,分析方案设计,到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的评估、总结,均由学生在教师的适时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或单独的工作形式完成。总的来说:任务驱动教学应包含五个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有一个适当的环境;3.任务要考虑学习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4.任务活动要导向人物作品的产生;5.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框架。

二、以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具体过程和实际业务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行外贸实务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的可模仿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促进作用。根据外贸业务岗位群分析结果,结合学情分析,该课程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主线,依据外贸业务工作流程,将各种知识与技能要求进行重新整合,除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内容部分外,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教学模块。

根据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查,外贸业务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及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有共同的学习模块,即贸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只是在出口与进口一些具体业务有些区别不同,依据外贸业务工作流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国贸实务部分教学内容分为3大项目5个子项目若干个任务。3大项目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及跨境电商,5个子项目为国贸实务知识准备、贸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国贸实务知识准备子项目分解为认识世界贸易组织、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认识贸易术语等3个任务。例如整个外贸出口流程可以分解为如表1所示的4大工作项目,即贸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4大工作项目又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便于实际运作的任务。第一,贸易前的准备工作。将此项目分解为3个任务: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制订出口商品经营方案、办理商标注册。进一步分解为两个重点子任务:一为寻找客户,二为资信调查。在“寻找客户”这一子任务中要着重了解寻找潜在客户的渠道,在“资信调查”这一子任务中要重点讲解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的通常途径。第二,贸易磋商。将此项目分解为4个任务: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第三,合同签订。外贸合同的订立是外贸出口中的重点,合同订立的整个过程从买卖双方磋商开始到签订外贸合同共有8项任务,据此项目教学中可以分别设计8个任务,即品质、数量、包装商品相关条款的讨论、双方在价格上的谈判、确定运输事宜、确定保险事宜、确定支付方式、确定商品检验条款、确定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条款、合同的签订。外贸合同的订立是对外贸易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项目教学中也应把其作为重点内容,并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的原则。在该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子任务设计紧紧围绕合同,以外贸合同订立的工作流程,即从最初的询还盘到买卖合同生效的完整过程为主线,进行外贸合同订立中8个工作任务的学习,这8个工作任务完全符合外贸实际业务情况。第四,合同履行。在出口商对外贸合同的履行这个工作项目中出口商需要完成从单据的准备、发货、货款的取得、出口退税等10项工作任务,据此可以设计10个任务,即原产地证书的申请、租船订舱、商品检验、保险、报关、装船、交单、核销、结汇、退税。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要求

1.对任务设计的要求。任务设计要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为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可通过设计出高职学生可以接受的实际应用性强的任务。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薄弱。因此,设计任务时还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相对而言比较复杂难以为高职学生接受的任务可根据设计要求给予适当的精简后予以采用。实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

2.对教师的要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定期到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锻炼,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设立更真实的项目情境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力得到更高地提升。二是教师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应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作为引导者是指教师将知识传授到位,作为帮助者是指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可包办过多,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指导。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项目任务实施。采用案例导向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一个外贸企业业务员为案例贯穿整个项目导向教学模块,这样学生理解掌握外贸业务知识点也比较容易。再例如在品质、数量、包装商品相关条款的讨论任务当中,要求每位同学登陆中国制造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站,找出其中一种商品,摘录其中对于商品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表述,并将其翻译成中文,在机房现场完成。一是掌握中国制造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操作。二是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中各种常见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表示方法。学生在中国制造网登录国际站,进入英文版,选择其中一个产品,将其产品信息先复制到word,并运用有道词典鼠标抓词功能,将其产品信息翻译成中文,并提交作业成果,最后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同时也理解掌握了国贸商品品质、数量、包装理论知识。

2.项目实施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协作,并评价总结。有些任务实施要进行适当分组,例如在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任务当中,为使学生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前国际贸易的影响,设置任务,要求学生登录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中文版,解决如下问题:“自由贸易协定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商机?”,并提交ppt电子档。抽一组上台宣讲分享成果,剩下小组每个小组提一个问题,上台宣讲小组负责回答。可以辩论,以及相互评价一下各自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最后教师再做总结。

四、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考核标准

项目导向的课程考评体系的完善也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成功的一个关键。通过设计项目,差别化的能力培养计划与进度,启发式的自主探索和创新,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国贸教学设置的项目要求完成任务,进而据此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例如,在品质、数量、包装商品相关条款的讨论任务当中,同学登陆中国制造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站,提交完翻译的中英文对照的产品信息word文档后,评估、总结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任务后,各学生通过PPT展示自己的成果,抽查学生演示整个任务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教师可以提问,由抽查学生负责回答。教师应根据成果展示效果、完成任务内容的情况、任务活动组织情况等方面,评价每个同学的表现。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结合学生个人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明确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考核成绩相对客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动力,以及同学相互之间竞争的趣味性。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占50%,包含考勤、平时作业、上机实训完成项目情况,终结性考核及期末考试占50%。

参考文献

[1]彭荣华,李志长.“项目驱动教学法”对高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影响及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8):127-128.

[2]曹先娉.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通讯世界.2015(06):207-209.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EB/OL].

http://www.sipits.cn/web2/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2

[4]李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95-97.

[5]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6.

[6]马岚.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会展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147-14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导向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与研究”(2015C463)。

作者简介:汤洪宇(1971-),男,壮族,广西鹿寨人,任职于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自贸区服务贸易。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