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思路

2016-09-10 18:29唐曼雪姚明健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公立医院措施

唐曼雪 姚明健

【摘要】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夯实核算基础性工作、合理分摊成本特别是医技成本和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摊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全成本核算 措施

一、引言

随着医疗改革在我国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而不少公立医院在全成本核算方面的桎梏,严重限制着其自身的发展前景,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二、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虽然当前我国很多医院都开始重视普及全成本核算工作方法,改变了过去那种粗放式的核算方式,但受各种方面的原因限制,造成全成本核算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一)核算完整性较低

因为全成本核算基于的是对医院成本作全方位的考量,而不是单一某个科室、某个环节上的成本核算,所涉及的核算工作内容异常繁杂,需要整理归纳的数据非常多,要求也非常细致,牵扯院方方方面面的人员和每个部门科室。如果医院并未建立顺畅的核算工作机制、组织体系也不够严谨,就无法有效及时的获取所需数据,数据错误或重复冗余就会时常出现,无形中既加大了工作量,也不能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完整性。

(二)重视程度不足

重视程度不足是不少医院内部全成本核算工作面临的窘境。有的医院管理者,仅仅将全成本核算结果作为控制医院整体成本和考核科室、人员绩效的凭据,而不重视从制度上保证核算数据来源的顺畅和准确,既不能有效监管全成本核算工作全流程,也不能发挥出其对医院成本风险调节控制的内在作用。另外,重视程度不足还表现在对相关人才培训、设备购置、物力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这进一步限制了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成本分摊界定困难

为简化工作内容,不少医院在实施全成本核算时,多采取的是以科室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将医院全部间接成本平均或按比例分摊到每个科室上,而并未考虑科室差异性。不同的科室因所处业务不同,实际效益不尽相同,可比性并不高。单纯进行成本分摊,就无法体现出科室的具体管理水平、劳动水平、技术水平、院方投入、规模大小等关键情况。也不能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慵懒作风。

(四)人才技术储备滞后

全成本核算目标的实现,关键还是依靠既懂得医学医疗知识,又业务技能熟悉的现代化会计核算人才去实现。很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引入各种科研型技术人才,对单位自身会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常常忽视,导致不少岗位人员仅能处理一些基本会计业务,不能利用全成本核算要求开展工作,更无法开展诸如单病种成本核算等更高要求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全过程参与医院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改善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措施

面对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挥出更大作用。

(一)夯实核算基础性工作

做好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先决条件是认真对待各种基础性工作,否则再好的核算理念也无法落实。在开展工作前,院方要组织专门人员做好自身全部资产的核查登记,准确测算房屋面积、固定资产、公摊面积等数据,将资产使用管理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头,同时,要定期核查更新资产台账,做好资产使用的监督监管。其次,要认真确定核算对象、成本归属和成本类别,捋顺成本核算路径,区分主次、循序渐进,明确哪些成本核算是最迫切的,哪些内容可以先放一放,然后再开展相应核算工作。要以最小核算单位为基础立账,每个部门科室都要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并建立成本资料,建立好分类账并指定财会人员担负原始凭证汇总整理,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在分摊成本时,要认真考虑各科室成本分摊系数,从医院发展的全局并综合考虑科室贡献率,才能制定符合最多数人赞同的成本分摊比例,并且,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核算具体工作量。对成本分摊方式可采取不同的模式,如院方间接成本可以采取按比例分摊法;对各种管理费用或人员等的支出,可按照办公面积、人员总量、实际业务贡献等进行分摊。医院在进行界定时,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操作性,最大程度做到公平公正,并同时兼顾中小科室发展实际。

(二)合理分摊成本特别是医技成本

财务人员逐级分类录入成本核算相关数据后,将其汇总后进行分析,在按照全成本核算业务要求下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应按照成本类与非成本类两类划分总业务支出,之后才能在临床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科学教研等医院内部各科室间进行归集后再进行分摊。成本分摊可实行四级分摊制,由高到低分别为公用成本分摊、管理成本分摊、服务成本分摊和医技成本分摊,其中,第四级医技成本分摊是重点。医技成本包括直接算到医技科室的成本、管理部门成本分摊的部分、公用成本分摊的部分和医辅部门成本分摊的部分等的之和,涉及药品科室、手术室、检查科室等,但不包括科研教学科室。不管是手术室和医技检查科室成本分摊,还是药库成本分配至药房成本分摊,都应坚持收支配比相平衡的原则。

成本分摊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变动状况,通过其变动趋势监控成本变动合规与否,支出变化是否合理,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核实检查纠正,防止成本费用过度增长现象。要确定好不同费用界限,以国家制度规定成本开支的标准和范围为依据,计算好待摊和预提等费用,不同计算期的要计入各期成本,严禁私自调节。

(三)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摊问题

由于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托信息化平台提高核算工作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成本计算和分摊工作的效率,这在部分医院已取得了初步效果。实行全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先决条件是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真正反映出当期收益,特别是药品成本、科室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这三个医院成本的最主要部分的数据录入更应如是。依托信息化平台,医院可以轻松实时全面掌握收费、药品、卫材、物资、高值耗材、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经费预算报销等情况,形成成本计算的闭合回路。其次,要事先制定好成本分摊的具体标准和方法,是采取按科室面积分摊、按科室人员分摊,还是进行间接成本分摊,以及具体分摊的实际比例系数等问题,如按成本核算对象、费用项目、成本项目、部门科室等要素进行核算,都要经过反复论述并征求科室建议后才能在系统中设定构建好。这样,系统就能按使用者要求自动生成科室成本总体报表,会计人员依据报表对科室成本状况进行监管、对人员奖金予以核算,也能及时掌握科室增收潜能,为下部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逐步深入,全成本核算工作势必成为未来衡量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准。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才能不断提升医院自身的竞争实力,并最终促使医院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

参考文献

[1]侯伟.我国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04.

[2]张永珍.新制度下对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及控制的探讨[J].会计师.2013.01.

[3]杨建玲.公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

作者简介:唐曼雪(1976-),女,汉族,广西桂林人,任职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研究方向:医院经济成本;姚明健(1969年-),男,汉族,广西桂平人,任职于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研究方向:医院经济成本。

猜你喜欢
全成本核算公立医院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医院加强全成本核算研究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医院全成本核算推行工作中的思考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