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是病吗?

2016-09-10 11:31王艳霞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9期
关键词:感统大脑宝宝

王艳霞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什么是感统失调?

而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

感统失调是一个“冷门”的概念,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懂。门诊中,我接待过一些感统失调的宝宝,他们的父母最初并不是冲着这个问题本身来的,而是头疼于自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宝宝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才过来就医咨询,然后才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概念。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是在后天的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然而有些宝宝却没有发展起来。原因一般可分为两类:

先天因素:

宝宝先天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脑损伤等;准妈妈怀孕期间有胎位不正、或者错误用药和治疗的经历。

后天环境因素:

宝宝属于早产或剖腹产、或者出生时有过窒息、缺氧性休克。由于宝宝从小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父母自小给予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宝宝缺少与同伴群体的沟通交流,多数时间与电视、游戏机为伴;宝宝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父母对宝宝过早进行认知教育等等。

总而言之,出生于不注重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家庭,以及身为独生子女、从小被溺爱,缺乏锻炼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感统失调是疾病吗?

感统失调看似与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并不相像,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理行为疾病。宝宝虽然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或许会出现障碍,如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差等问题。所以不加以即使确诊和纠正,会影响到宝宝的未来。

判断宝宝是否患上感统失调,则需要爸爸妈妈带他去大型的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确诊,医学上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实际上,感统失调还是一个相对较为陌生的领域,许多父母根本不了解,一些小地方的普通儿科医生也缺乏治疗经验。所以,如果父母怀疑自家宝宝有这方面问题,建议直接去大医院。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提供治疗方案。

感统失调的治疗要及早进行,因为有研究表明开始进行干预和治疗的年龄越小,宝宝就相对更容易得到纠正。一般来说,超过12岁后宝宝就可能已经定型,到时候想要改变可就困难了。对于父母来说,除了配合治疗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慢来,要明白感统失调的治疗是一项长期抗战,欲速则不达。

PART TWO(P4~8,4P)

宝宝若的确有感统失调,你该怎么办呢?你要马上行动起来了,对他进行相应的感统训练和寻找能促进其感统能力发展的玩具和活动哦!

猜你喜欢
感统大脑宝宝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