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分析*

2016-09-10 07:35湖南女子学院吕敏蓉
财会通讯 2016年14期
关键词:银企存量现金流

湖南女子学院 吕敏蓉



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分析*

湖南女子学院吕敏蓉

本文实证检验了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银企关系的建立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是否建立银企关系影响企业对投资-现金流的感应程度,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更善于将现金存量用于投资;中小企业建立银企关系后,其投资-现金流感应程度将得到降低,而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程度得到提高。

银企关系 中小企业 融资压力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运行,国内中小企业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我国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比重日益提升,2013年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2/3。然而,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仍存在较多发展瓶颈,其中最为突出的瓶颈之一就是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企业自身规模化发展。商业银行是融资体系中的主角,根据国内贷款现状,商业银行更多地将资金贷给国有及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持规避态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防范。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改革,银企关系不断深入到市场中。从理论上看,银企关系自然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可能对银行获取企业信息以及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等都有积极推动作用。而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金融体制仍不完善,国内中小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也亟待强化。在此背景下,银企关系的建立是否真正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产生积极影响?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的融资压力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融资需求与资金实际供给存在缺口而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压力。企业融资需求与资金实际供给存在的缺口就是融资约束。事实上,一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融资约束,那么其融资压力也自然较大,因此融资压力与融资约束在一定条件下是同质的,学术界也直接用融资约束来反映融资压力。目前,学术界一般用投资-现金流和现金-现金流两种变量来衡量企业融资压力。其中,使用投资-现金流指数的代表人物有Fazzari、Hubbard&Petersen(1988)等,使用现金-现金流指数的代表人物有Almeida、Campello&Weisbach(2004)、申明龙(2013)等。支持投资-现金流作为企业融资压力衡量指标的学者认为,如果一家企业不能从外界获取充分的资金,那么其投资将更多地受内部现金流约束,因此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现金流的感应程度将会较高,因此产生较大的融资压力。现金-现金流指标相对较为简单,其侧重于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持有现金的偏好受现金流的敏感程度的影响。相对而言,投资-现金流指数更密切地结合了企业投资与外界资金约束,因此对于本文引入银企关系这一情况,该指标更加适用。

根据Fazzari、Hubbard&Petersen(1988)的研究,当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将凸显出更多的委托代理问题,企业管理者由于考虑到自身利益,更多地希望将资金用于投资,而股东则会考虑当前企业融资压力,持一定的保守态度。在两者的博弈中,显然强化了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感应程度。而随着银企关系的建立,企业融资供给增多,融资约束降低,于是投资过程中对现金流的敏感度也将得到弱化。此外,企业投资过程中也会关注现金存量。当融资压力较大时,企业会倾向于持有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现金存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投资减少。而建立银企关系后,库存现金将进一步被放开,投资力度也将加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建立银企关系与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感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若企业建立银企关系,投资程度与现金存量存在正向关系,反之,则存在负向关系

假设1是对是否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进行对比而提出的一个观点,那么当一个企业从未建立银企关系过渡到建立银企关系,其融资压力会发生何种变化?基于前面的分析,银企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资金,增强投资的积极性,降低融资压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中小企业与银行建立银企关系后,其投资-现金流感应程度将得到降低,投资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程度则会提高,企业融资压力有所缓解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的企业样本以2010年已上市的中小企业为基准,时间序列跨度为2010~2013年。同时,根据以往学者的方法,排除样本中年均营业收入(2010~2013年营业收入的年平均值)超过6亿元的企业,以使中小规模企业的样本范畴更加符合实际。通过遴选,最终得到2010~2013年153家上市中小企业的面板数据。其中,99家上市中小企业未与银行建立银企关系,54家上市中小企业已与银行建立银企关系。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统计数据和wind统计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综合Kaplan、Zingal(1997)和Fazzari、Hubbard&Petersen (1988)等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本文构建如下模型,实证检验银企关系的建立对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份。Iit表示第i个企业在t年的新增资本,用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及工程物资量的增量与当年年初的固定资本存量Kit-1之比表示。Kit-1为第i个企业在t年年初的固定资本存量,用同期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及工程物资的存量表示。CFit表示企业i在t年的现金流量,用当期企业净利润、固定资产折旧与所得税三者之和表示。Cashit-1表示企业在t-1年年末的现金净额。Qit-1表示企业在t-1年年末的投资机会,用托宾Q值表示。在式(2)中,引入了企业是否建立银企关系的虚拟变量REAP,定义如果企业i与同一家银行(包括该银行下面的支行)在t-1期存在三次及三次以上的非抵押型贷款关系,那么REAPit-1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在以上两式中都引入了上期新增资本Iit-1,以降低模型的内生性;同时引入同期企业规模Sizeit、资产负债率LEVit两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由于企业规模数值较大,故用对数型变量表示。

所有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说明

这里,式(1)是对假设1进行检验,式(2)是对假设2进行检验。对于式(1),将样本分为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和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两类,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如果实证结果满足两类企业的投资-现金流系数β1显著有差异,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的现金存量系数β2显著为正,未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的现金存量系数β2显著为负,那么表明建立银企关系后,企业可将更多的现金存量用于投资,且两类企业对投资-现金流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于是H1得以验证。式(2)在式(1)基础上添加了虚拟变量与投资-现金流、现金存量的交互项,分别用于检验建立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行为和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进而检验建立银企关系对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如果虚拟变量与现金流交互项的感应系数β3显著为负,虚拟变量与现金存量交互项的感应系数β4显著为正,说明当企业建立银企关系之后,企业的融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对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有所降低,而对现金存量的敏感性得到提高,促进企业减少因为安全问题而付出的资本,更多地用于投资建设,于是,H2得以验证。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H1的实证检验首先,以式(1)为框架,分别对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和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因此首先要对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进行甄别。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Hausman检验值均低于0.01,因此以上回归模型均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下面根据回归系数进行分析。

表2 回归结果1

(1)企业的投资-现金流。对比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和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的回归结果可知,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投资-现金流的系数为0.475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未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投资-现金流的系数为1.25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但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投资-现金流系数明显小于未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投资-现金流系数,这充分说明银企关系对投资-现金流的敏感程度的影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H1的观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银企关系的创建强化了银行与国内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在此过程中银行也生成了更多的企业软信息,进而为企业准备更多的关系型贷款。银行贷款的增加无疑缓解了中小企业原有的融资压力,于是这些企业在投资行为过程中对现金流的依赖程度得到减缓。因此,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对投资-现金流的感应程度低于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

(2)企业的现金存量。对比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和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组的回归结果可知,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现金存量的系数为0.102,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未建立银企关系企业组的现金存量的系数为-0. 079,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显然,两组结果中企业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系数方向截然相反,在建立银企关系的样本企业中,随着现金存量的提高,其新增投资也会相应增加,而在未建立银企关系的样本企业中,随着现金存量的提高,其新增投资反而会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H1的观点。在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由于明确享有一定的融资保障,融资风险有所减少,因此当现金存量不断增加时,这些企业能更为放心地将一定比例的现金存量用于投资建设。而对于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其融资保障没有建立银企关系的企业显著,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保留更多的现金存量,当现金存量增加时,不但没有将其用于投资,反而更多地用于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3)控制变量。企业投资机会程度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表明样本企业范围内企业投资机会的增加并不能明显地增加企业投资量。在全样本和建立银企关系样本中,企业规模对企业新增投资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而且建立银企关系样本的该系数及显著性相对较高,说明银企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发挥规模优势,从而缓解自身融资压力。在样本整体和建立银企关系样本中,企业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而未建立银企关系样本的系数不显著,说明仅当企业与银行建立银企关系时,负债的相机治理机制方能充分发挥,弱化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二)H2的实证检验以式(2)为框架,本文对面板数据样本组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这里加入了企业有无建立银企关系的虚拟变量,因此没有再将样本进行分类,而是给出整体回归结果。Hausman检验结果仍然拒绝随机效应,因此这里仍采用固定效应的形式。

表3 回归结果2

(1)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投资-现金流的交互项。由回归结果可知,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投资-现金流交互项的系数为-0.634,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投资-现金流的交互项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于是导致投资-现金流对企业投资的实际影响有所降低,即当企业建立银企关系以后,其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现金流的感应程度得到减轻,融资压力有所缓解。

(2)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现金存量的交互项。由表3可知,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现金存量交互项的系数为0.07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银企关系虚拟变量与现金存量的交互项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于是使得企业投资实际受现金存量的影响有所提升,即当企业建立银企关系以后,企业投资过程中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程度增加。随着银行与企业银企关系的建立,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保障性大大提高,因而企业必然会降低对投资风险的警惕防范力度,于是企业由于经营安全而付出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更多的资金被用于投资开发。由此可见,银企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程度,进而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以上两个分析结果在经验视角上证实了H2的观点。

五、结论

本文以投资-现金流和现金存量两个指数为突破口,实证研究了银企关系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影响。综合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银企关系的建立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建立银企关系与未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其投资-现金流感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建立银企关系的中小企业往往更善于将现金存量用于投资;第二,建立银企关系后,中小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感应程度将得到降低,投资对现金存量的感应程度则会提高,融资约束不断弱化。鉴于当前我国信贷市场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关系型贷款的利用程度,积极与中小企业建立银企关系,从关系型贷款中不断认识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力以及对市场的把握,不断促进银行与企业“双赢”。

*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风险缓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ZK2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1]申明龙:《融资约束与上市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检验》,《商业时代》2013年第12期。

[2]屈文洲、谢雅璐、叶玉妹:《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3]张晓玫、钟祯:《中国上市中小企业信息特征、银企关系与贷款担保决策:基于金融危机下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投资研究》2012年第12期。

[4]Almeida H,Campello M,&Weisbach M S.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Cash.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4,59(4).

[5]Fazzari S,Hubbard R G,&Petersen B C.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

(编辑朱珊珊)

猜你喜欢
银企存量现金流
晋源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山西农谷举行政银企专场对接会
2020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单位:万平方米,月)
2020年1月6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签约30个项目 授信总额达300亿元 江苏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在宁召开
现金流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