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性育党人铸党魂 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2016-09-10 07:22史立军
唯实 2016年1期
关键词:党校培训工作

史立军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强调了党校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精辟阐述了新形势下党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党校工作规律的认识,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坚持好党校姓党、能不能把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党校姓党对党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要突出主业,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上,聚焦主业主课,使党校成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的精神家园。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龙头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二要敢于发声,面对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党校人第一时间要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旗者和护旗者。充分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敏感性,及时跟进研究,主动加强引导。要发挥正本清源的理论优势,把更多党校专家教师培养成“红色意见领袖”,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主动发声,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为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炮弹”,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党校这块阵地上高高飘扬。三要形成品牌,让党校在紧紧围绕大局中确立地位,在服务中心上奋发有为。地方党校要自觉聚焦中央和省、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成为各级党委的新型重要品牌智库。

发挥党校教育的独特优势。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的大熔炉。一是发挥政治优势。党校教育以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为目的。在培训内容设置中,要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培养党员干部在政治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全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性。二是发挥思想优势。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在不同时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转变培训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支党放心,群众满意的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发挥集成优势。逐步推进市级党校与县市区党校教学培训、科研协作、师资力量、考核评估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和资源共享,以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大党校”格局。逐步形成网络状、连锁性的市、县区党校联动教育培训格局,扩大资源共享度,实现各类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四是发挥传统优势。充分利用党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环境,引导学员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学习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纪律、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学府、领导干部的精神家园和学员心中的母校。

强化党委办学的主体责任。一要抓好统筹。地方各级党委在抓好党校工作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要把党校工作作为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帮手,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强化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确保各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二要深入研究。党校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着各种新任务和新挑战,地方各级党委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理清落实中央精神、加强改进全市党校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整合资源发挥党校系统整体作用,不断提升全市党校工作水平。三要解决问题。一些基层党校出现办学方向偏移、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根源还是因为投入不足、保障不力。因此各级地方党委要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多谋党校事,多解党校难,切实解决党校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工作薄弱、基层党校脆弱的问题,夯实党校基础,真正做好党校工作这个“分内事”,耕耘好党校事业这份“责任田”,切实把党校办出新气象。四要选好人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党校用人导向,把优秀干部选配充实到党校队伍中来,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构建业务能力扎实、综合素质过硬、朝气蓬勃的人才梯队。同时,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促进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成长的政策措施,着力建设过硬师资队伍。

提升党校发展的整体功能。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党校整体优势。一要找准抓手,推动协同发展。以实施质量评估为抓手,促进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和开展各级党校质量评估工作,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推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创新。实施好党校系统“精品课工程”和“名教师工程”,使精品意识成为一种氛围、一种潮流,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优质高效。二要建立机制,促进广泛交流。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党校系统业务指导机制,以机制密切交流,深化合作,强化落实。每年要定期召开全市党校系统工作研讨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对党校工作的重要精神,交流研讨党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思想共识,研究落实举措;定期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切实提高党校系统整体师资水平;定期举办科研协作会,及时发布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工作信息,吸引全市各级党校系统的骨干教师热情参与,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三要借势而为,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借势、借力、借脑强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开发和培育现场教学基地,加强科研决策咨询研究,选派领导专家兼职授课,开展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党建联建机制等互动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党校在自身发展中既符合中央要求,又体现地方特色的路径与方法,锻造党校系统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让外界了解党校,支持党校,为党校事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地方,理应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带好头、示好范。一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校是党校姓党原则用以治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校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注重抓住教员与学员两个主体、教与学两个环节,把从严治校要求贯彻到党校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对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要严肃批评,依纪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二要坚持从严调学。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坚持科学调学、严格调学、实名调学,越是重要岗位的干部,越是工作骨干,越要将其纳入党校培训的计划。三要坚持从严施教。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目标,坚持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创新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时时处处都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使学员在学习中受到春风化雨的思想引导、潜移默化的党性教育,更自觉地养成优良作风。另外,要特别要求教师决不能发表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自觉当好“布道者”和“熔炉工”。四要坚持从严治学。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问题导向,教育引导学员把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当前和长远的问题、局部和全局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思考,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就放到哪里,使学习培训真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结合起来,与当前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与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五要坚持从严管理。严格落实学员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学籍、学习、考勤等制度,坚决杜绝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现象,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学员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学员党支部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努力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同时,作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党校应在探索、研究和把握从严治党规律上更先一步、更深一层、更全一些,积极为加强党的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党校在探索从严治党规律中的重要智囊作用。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党校培训工作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党校人的忠诚
不工作,爽飞了?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