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负面清单”破冰记

2016-09-10 07:22
当代党员 2016年15期
关键词:渝北负面清单渝北区

“正负清单”让政府有行有止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

2013年底,董蛟接到“任命”:就任“渝北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起草小组副组长”。

听到这个消息时,这位渝北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感觉脑子“嗡”的一响。

“‘负面清单’是啥子?”这是董蛟的第一反应。

彼时,中央刚提出“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但具体如何建立“负面清单”,各级各部门尚在探索。

尽管对这个新鲜事物感到“高深莫测”,董蛟和同事们还是拉开阵势,投入了起草工作。

随着工作推进,董蛟对“负面清单”的认识逐渐清晰。

“‘负面清单’,就是以制度形式明确政府或市场主体的禁止性边界,将依法行政精神具象化为制度规则,以约束行政权力运行范围,既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又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董蛟说。

而摆在渝北区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个“新鲜事物”和本地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

渝北的对策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试水“负面清单”。

2013年最后一天,董蛟参加了一场重要会议。

会场里,来自区经信委、商委、农委等部门的负责人齐集。

“会议只有一个主题: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围绕渝北产业转型实际,确定‘负面清单’的制订原则。”董蛟说。

會议开始。

区发改委领导站起身来,传达了区委、区政府对建立招商引资“负面清单”制度的要求:“渝北正在进行‘二次创业’——通过建设‘临空都市’,对产业体系进行全面转型,拉动地方经济向更高层次跃升。因此,‘负面清单’必须成为聚集先进生产要素、助推产业转型的有力制度平台……”

传达完毕,会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要确定行业准入合理标准。”

“要建立健全配套监督考核体系。”

“要让政府真正成为‘裁判员’,让市场真正成为‘运动员’。”

…………

经过热烈讨论,起草组最终划定了“负面清单”的三条底线。

“能耗超出国家节能减排标准的,为‘负’;产业和渝北功能定位不符的,为‘负’;游离于‘临空都市’建设目标之外的,为‘负’。”董蛟说。

随后,起草组公示了“负面清单”意见征求稿——修订意见和建议很快如雪片般汇集而来。

根据各方意见,董蛟和同事们汇总了“负面禁止”和“正面鼓励”两方面的详细规定,拟出了渝北区招商引资“正负面清单”制度草案。

2014年1月21日,经区委常委会审议,全市首个产业招商“正负面清单”制度——《渝北区产业投资项目准入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炉。

继“招商引资清单”之后,渝北区又相继出台了党风廉政、公务接待、政务服务等一系列“正负面清单”制度。

猜你喜欢
渝北负面清单渝北区
重庆渝北直播带货火热PK 新农人主播共助乡村振兴
重庆渝北直播带货火热PK 新农人主播共助乡村振兴
PANEL AUDIO全宅影院+背景音乐解决方案 重庆渝北影院式住宅
未雨绸缪快响应 多措并举固防控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全方位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渝北区中医院参加第二届心肺复苏急救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