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之美

2016-09-10 07:22张日月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纳兰容若苏洵微尘

张日月

中华上下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在世界上仍熠熠生辉,中华民族历尽风雨却仍屹立于世界,其中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而在五德的传承中,中国式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仁之美,在于一个善心。“仁”的意义太广阔,也许是郊游时留心一块“青草茵茵,脚下留情”的指示牌,也许是陪孩子学习《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仁爱。丰子恺先生平生乐善好施,不论杂物还是书画,都愿随缘而施。那他是如何养成这慷慨大方的性格的呢?那是因为家庭的熏陶和培养。

义之美,在于一身正气。贫困地区的孩子很多都上不起学,如何行事做人只能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国广西平安村,严酷的自然条件给了他们贫穷的生活,也让那里的孩子懂得帮父母、帮伙伴、帮邻里,知道大家只有团结奋斗,才不会饥饿和贫穷。今日你帮我,明日我助你,父母的行为孩子往往会效仿,而这,就是义。

礼之美,在于一方和情。小时候,大概父母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要懂礼貌”,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科举屡次不中,干脆在家教儿子,把自己的满腹经纶、礼仪规范——传授给儿子。后来,苏轼卷入“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对那些恶语、嘲讽表现得云淡风轻,被贬也吟诵着“又得浮生一日凉”。他心态豁达,无论境遇如何也未曾失了礼仪。苏洵在苏轼心中撒下的种子,终究长成了参天大树。

智之美,在于一丝书卷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虽有些偏颇,却也反映出了人们对读书的重视。我们的启蒙老师往往是我们的父母,正是一个个中国家庭对读书的重视,才让我们的文化一代代传承,让我们拥有了智慧之美。“一门父子三词客”正说明了这一点。

信之美,在于一厢真意。他拥有富贵荣华,却渴慕布衣清欢;他身处红墙绿瓦,却心思粗茶淡饭。他就是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容若。纳兰容若的父亲给了他最优质也最权威的家庭教育,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他对守信格外重视。懵懂初心时对青梅竹马的诺言,他到死也不曾忘却。守信是痛苦也是痴情,而他一生无悔。

每一个中国家庭即便不是五德教育面面俱到,也必汲取一二,这是中华传统,也是中华美德,更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体中的滚烫的血液。与天地相比,每一个人都渺若微尘,恰似天地一蜉蝣,但具备了“仁、义、礼、智、信”,微尘也能化作璀璨夺目的明珠。

名师点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精华与糟粕并举。中国式家庭教育包罗万象,鲜花与板砖齐飞。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一味批判,而是重在建设,以一支生花妙笔,将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机穿插,从而建立起一个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理想国。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陈乾)

猜你喜欢
纳兰容若苏洵微尘
此时不再道“寻常”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微尘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采桑子·当时错
苏老泉大器晚成
何不“忽略”微尘?
纳兰容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