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2016-09-10 07:22徐超凡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心理干预体系构建

摘 要 “留守儿童”群体需要社会多层面的监管和保护,以弥补其家庭监护的缺失,降低辍学率、违法犯罪率等使“留守儿童”得以平稳过渡到成年自我管理的阶段,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高占比的学校提供教学和管理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实证研究 问题行为 心理干预 体系构建

一、研究背景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1]。

1.留守之殇

父母单方或双方在子女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离家,对子女的观念引导、情感交流、教育监管等作用明显匮乏,使子女易遭遇心理发展的困境或个性偏离,甚至在其他不良环境诱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触碰道德或法律的底线。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涉诉未成年人心理评估与疏导项目中,大多数涉诉未成年人在其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都有过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

如2015年夏季一起被控贩卖毒品罪的案件,被告李兰(化名),女,贵州籍,作案时年仅16岁。父母常年在云南打工,早年曾和父母一起在云南生活,6岁被送回老家由祖父照顾(期间与父母鲜有见面),12岁得知父母离异后辍学。祖父去世后,由于无人监管照料,她开始在社会上结识“兄弟姐妹”,认识了年龄差距悬殊的“男友”一起来京,在帮助男友“送货”时被警方抓获,随后男友不知所踪,其本人对已经被骗一事显得懵懂无知。

上述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涉诉的“留守儿童”大多数由于家庭和学校的监护不力,在小学较高年级或初中便选择辍学,并且在校时已表现出有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预警。他们中有些过早流入社会,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易“同病相怜”、拉帮结伙,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误入歧途;有的负面情绪长期累积,无处宣泄或得不到及时疏导,在独立面对挫折时,点燃了心理压抑良久的怒火,触犯了法律的威严。

2.视角转换

“留守儿童”毕竟是一个社会学的命题,以往对其研究的结论有概括性的意义,尤其在公众媒体的热点渲染下,“留守儿童”也具有了对应的标签效应,往往与心理问题、时代顽疾等相提并论,似乎非为社会大环境改变而无法蠲除。然而从犯罪预防的角度,我们也注意到,“留守儿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未成年人虽有留守经历,但也能自我调适并平稳过渡至成年阶段,或者虽有问题行为但在各方监护中未有越轨,而且也存在发展性和适应性良好的“留守儿童”,例如他们更加自立自强、乐观坚韧等。所以,这就走出了社会学概括性的讨论范畴。一方面,公众对“留守儿童”的逐年关注,使得其视角从“留守”渐渐转移到“监护”,说到底一味诟病“留守”毫无疑义,增强社会各方对该群体的监护力度甚至催熟立法,才是对未成年留守者更有效的强制保护策略。可喜的是,就在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从多个方面出台方案着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尤其强调十六岁之前的多层“监护”。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引入,研究指向“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优秀个体所具备的心理资本,如自信、希望、乐观、坚韧等,成为该群体培塑的核心,帮助未成年人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加挫折应对能力、自尊自爱等正向引导。

二、实证研究

1.理论假设

留守经历如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一方还是双方在外、主要监管人、父(母)首次务工时自己所处年龄阶段、团聚的频率、沟通的频率等是调研的基准所在。就此提出的理论假设如下。

(1)“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相比,各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更高。

(2)“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相比,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更高。

(3)“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同留守经历带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差异显著。

(4)“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同留守经历带来低心理资本检出率差异显著。

(5)“留守儿童”群体中,优秀群体的各问题行为检出率更低。

(6)“留守儿童”群体中,优秀群体的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更低。

(7)“留守儿童”群体中,各问题行为与各心理资本之间具有相关性。

(8)“留守儿童”的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各心理资本进行预测。

这些理论假设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其中,假设(1)和假设(2)从宏观层面说明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情况受到“留守”与否的影响;假设(3)和假设(4)从微观层面说明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情况体现于不同留守经历的差异;假设(5)和假设(6)强调了平稳过渡性,即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是否可以平稳过渡具有决定意义;假设(7)和假设(8)强调预防意义,即心理资本不仅与问题行为相关,而且还具有预测性,这就为后续的培塑和干预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2.调研过程

在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红伞基金”支持下,对其所帮扶的乡镇寄宿制中学初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实施调研。调研形式涉及问卷、访谈、观察,其中问卷构成涵盖个人信息(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留守经历)、《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3](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神经质行为、退缩行为、考试焦虑行为、学习适应行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1](自信进取、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立顽强、乐观开朗)。共发放问卷200份,由“红伞基金”的心理老师在课堂现场指导学生填写。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率达95%。据“红伞基金”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此次调研的访谈与现场观察可同时进行。

3.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在该中学初二、初三年级的样本学生群体中,符合“留守儿童”条件的学生人数占比40%。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假设(1)和假设(2)的验证中,“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在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方面,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假设(3)和假设(4)的验证中,因为不同的留守经历如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务工时自己的年龄阶段、与父母的沟通频率和团聚频率、主要监管人等造成的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影响,也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假设(7)中,“留守儿童”群体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的维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假设(8)中,“留守儿童”群体各问题行为可通过某些心理资本维度得以预测,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除此之外,通过问卷调查还获得了一些样本总体情况的数据,例如有显著问题行为倾向的学生占比4.54%;按照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值得关注的依次是考试焦虑行为(42.5%)、学习适应不良行为(26.5%)、攻击行为(10.8%)和神经质行为(9.8%)等。低心理资本的学生占比1.8%;按照低心理资本的比例,值得关注的依次是自立顽强(16%)、乐观开朗(14.2%)等。心理资本各维度在性别变量上,只有自信进取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的自信进取(M=2.06)水平高于女生(M=1.83)。父母外出务工对样本学生的问题行为影响中,违纪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p=0.027),表现为父母外出务工的学生(M=1.31)低于未外出务工的学生(M=1.44)。

4.结果讨论

在问卷调查后,本研究辅助实施了访谈和现场观察,从而获得的定性结果可以补充定量研究的未尽之处,同时也对某些疑惑做出一定解释用以讨论。假设1和假设2意在从宏观层面看到“留守”与否的差异性,但定量结果并未体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提炼的相关信息是,学校性质、该地区农村家庭教养方式、教育核心等外在环境因素都可能形成对该矛盾点的解释,比如该帮扶点位于偏僻的乡镇地区,绝大多数学生是学校从各个分散的村落中学招收进来,实施长期寄宿制;该地区农村家庭的教养方式类型中,“放任型”即低关爱-低控制不在少数;该中学在当地属于教学管理较为严格的,所以对初中二、初三年级的教育核心就是升学率,形成学业高压态势,这和我们定量研究中获得的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这些对“留守”的概念边界形成一定的干扰,而在一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文献中,农村留守儿童多与城市未成年人的数据进行取样对比,因此数据呈现上会更有对比性和说服力。另外,本研究的样本量和取样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条件限制,若能增加样本量,同时多地取样,获取的信息会更多元。

假设(3)和假设(4)意在从微观层面体现不同留守经历的差异性,但定量结果同样也未出现显著差异,在访谈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相关信息。样本中“留守儿童”群体的留守经历很多较为类似,仅有极个别是更为特殊的家庭情况(例如现场观察中某生引起了心理志愿者的关注,经过访谈得知该生一年内连续经历家庭变故,社会支持系统匮乏,敏感不信任,内在防御和掩饰性较强等),这也在定量研究中得以证实,例如,有超72%的学生父母首次外出时自己的年龄是在小学或学前阶段,超85%的学生在一年内至少与父母团聚一次,近90%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至少通过某种方式与父母沟通一次等。

假设(5)和假设(6)意在强调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的双重作用下,“留守儿童”是否可以平稳过渡。此部分信息的采集以教师访谈为主,因为定量研究在对“优秀”形成统一界定上是有局限的,例如不能仅通过班级排名去定义优秀。因此通过向教师提供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释义标准,依据教师的主观判断获得的定性结果是对问卷调研灵活性的补充。访谈结果说明,各班级所有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中,“优秀”的群体相对会有更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他们善用这些内在资源克服来自生活和学业的压力与挑战,并在社交、心态、学业等方面表现突出。

假设(7)和假设(8)强调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的相关性与预测性。在问卷调研中获得的统计分析结果已然可以对此进行解释,相应的访谈信息可进一步补充说明。教师访谈的结果发现,学生内在心理发展和外在问题行为之间是有关联的,一些学生在自信、自立、坚韧、乐观、感恩、友善等方面如果表现更好,则他们在面对学业、社交等挫折情境时能进行更适当的自我调节和问题处理。这也是该校虽然只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学,但仍坚持给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原因。此外,教师们同样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一些困扰,例如心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如何,是否可以真正帮助到学生,因为如果在缺乏目标管理的情况下,教学很容易被丰富多彩的心理课堂活动及其营造的欢愉氛围等表象所替代,课程后续的收效如何也许会流于华而不实。教师们的这种担忧也是本研究要探索干预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5.建立干预体系

实证研究的最后一步就是依据调研结果建立心理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帮扶,具体实施办法是针对问题行为培塑相关心理资本,以实现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就本研究而言,该中学的心理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干预要素为:培育明理感恩,能够针对性地预防攻击、违纪行为的发生;培育自立顽强,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困难情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退缩、焦虑和适应不良等问题行为;培育乐观开朗,能够针对性地降低内在畏惧感,减少退缩、焦虑和神经质等内在冲突;培育自信进取,能够针对性地应对学习适应性问题等。

三、体系构建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中强调总体目标要实现“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同时该文件也提出“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所在,即如何从学校心理教育的层面提出更加切实可行、可量化、可评估的目标管理体系,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内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资源支持,提升心理资本短板,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避免旷课、辍学等现象频繁发生,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

经过背景分析、理论假设和实证调研等阶段,本研究提出“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如图1所示。

1.是否留守

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留守儿童”的概念并未统一,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其释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北师大方晓义等人的定义。前者在与外界资源政策对接方面更具有优势,例如对于强制报告公安机关或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劝请复学等;后者在概念定义中更加具体,更适用于定量、定性等评估和干预环节的内容设计。具体工作中应酌情考量,灵活处理。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1)个人与家庭信息(家访):学生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家庭信息如家庭人口数量、家庭结构、主要监护人、紧急联系人等。

(2)留守经历与现状(学生访谈+家访):父/母外出务工时间、一方/双方、父/母首次务工时的年龄阶段、与父母团聚及沟通的频率、曾留守/正留守、是否单独居住(无人监护)、现有监护人是否丧失监护能力、现有监护人是否未履行监护责任、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是否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

(3)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初始测评):筛查后实施重点关注。

(4)个体问题行为状况(初始测评+动态汇报):筛查后实施重点关注。

(5)个体心理资本状况(初始测评):心理资本的短板和积极心理资源。

(6)个体其他内外资源(学生访谈):支持系统或内在可利用的资源,例如良好的学校氛围、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朋友伙伴、兴趣爱好、特长等。

3.个体筛查,重点关注

对于在内隐或外显行为的建档初始测评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前提是学校教师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避免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而带来负面影响。不论是心理教师提供咨询辅导还是后续班主任动态观察,都要以保护学生作为首要工作原则。

4.团体辅导,心理提升

如同本研究的实证部分所示,对留守学生群体的数据进行整体统计分析,找到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之间的相关性,以问题行为作为指标变量,心理资本作为预测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到心理资本对各问题行为的预测性。据此进行心理教学设计与目标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升留守学生的心理资本短板,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5.心理危机,应急干预

以下情形需要学校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特殊留守经历:父母离异、亲人疾病或丧失等家庭变故发生后。

(2)特殊留守现状:单独居住无人监护、现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现有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责任、家庭暴力、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需要向公安机关强制汇报的特殊情形。

参考文献

[1] 范兴华,方晓义,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

[2]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发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huarenol.net/shishi/2016/0215/6566.html,2016-02-15.

[3] 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作者:徐超凡(1984-),女,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心理干预体系构建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注重课堂纪律,调控英语教学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