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崛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要求与重构

2016-09-10 07:22刘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会重构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新媒体的崛起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既可通过新媒体的便捷、丰富、精准、画面的动态化进行教学,扩大课堂知识教学的内容量和丰富性,又可通过学生在新媒体下可生成的互动性进行动态化的课堂教学。新媒体的崛起必定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崛起 重构 世界 社会

一、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一些媒体的内部人士都说出了自己的认识。如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意味着凭借新媒体,世界呈现一体化,大家在新媒体这一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并能够互相交流、互通有无。所以,呈现着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状态。另外,南京艺术传媒学院的魏佳界定了新媒体出现的意义,他说:“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及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人们将新媒体与其相媲美,更加表现出新媒体应用的所向披靡,以及对新媒体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新媒体又被称作“第五媒体”,其中的“新”字是相对传统媒体,诸如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而言的。狭义上讲,新媒体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互联网作为用户信息提供和交流的平台而建立的媒体技术,且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如微信、微博、邮箱、QQ等。广义上讲,新媒体技术则突破了一种媒体形式限制,它更被看做是集合了图片、视频、声音等为一体,将电脑、平板、智能手机作为终端进行信息推广和交流分享的一种媒体技术。换句话说,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客户端系统,还是一种可以设置客户端系统的终端设备,而能固定的则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或为图像,或为图片,或为声音及文字。

新媒体不仅囊括了传统媒体的一些优点,还具备一些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更类似于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和超越。

首先,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它省去了传统媒体诸如报刊、杂志所带来的编辑、校对及印刷的麻烦,可以借助数字化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让处在同一平台的新媒体使用者如同亲临其境,随时快捷地关注现场动态,不受时间的限制。例如,在地震现场,记者可以通过连线随时将报道发出来,分享给心系地震灾区的民众。通过新媒体,民众会在第一时间观看到地震灾区的伤亡和震况。

其次,新媒体包含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都是有效的,用户通过有针对性的查询,可解决一些难题,这比查询纸质的书籍更省时、省力,具有针对性。可以说,这是知识学习的另一种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实用价值观之上的学习形式,较之有意识的学习更具有效性。同时,用户还可以对查询的信息进行复制、存储,以便再次使用。

第三,新媒体空间的开放性。大家以新媒体作为平台,通过发帖子、博文、微信、微博进行主题分享,另一些人又可通过评论、回复等等功能与之进行交流,还有一些人可在浏览的同时参与学习、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沟通交流方式不受地域、民族、国家的限制,具有空间、思想的开放性。可以说,借助新媒体,信息的发布、分享、交流都是十分快捷的。

最后,新媒体对信息的展现方式是生动且直观的,用户可借助视频、音频、文字、图片进行信息的读取,这是纸质信息无法比拟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丰富的色彩。这种优越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进行案例讲解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运用新媒体进行讲解展示,让学生避免在教师口述案例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而且,新媒体的运用也能装点课堂,使课堂呈现动态化的效果。

二、新媒体应用为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们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共享、参与的平台掀起了一场“人们认识事物途径的一次巨大变革”,而正如Blog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所说的那样,“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的参与”,人们围绕新媒体所进行的这种动态化活动也令新媒体本身具有了动态化的丰富生命形式,新媒体之价值凸现出来,像一根绳索,将本来没有联系、处在两个空间,甚至两个时间的人物、事件、社会、民族紧密联系起来。世界因新媒体这种碎片化信息传播及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的特征而变得类似一个平面镜,新媒体受众会通过信息终端将世界一览无余,这便是新媒体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当然,动态化的状态还依赖于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驾驭新媒体这种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新媒体光影、声效的带动下,参与、交流学习,课堂因此富有色彩,更具感染力。但又因为新媒体所特有的开放性,信息难避免的是鱼目混珠,真假、正负皆倾洒在新媒体虚拟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之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受众难辨黑白的情况下,难免误入歧途。例如,一切新媒体的用户又是新媒体的受众,但是,这并不能督促新媒体用户不将具有负面影响甚至虚假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或者,在无意识、片面的状况下将新闻歪曲化呈现给新媒体受众。如围绕“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老话题,各大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平台都充斥着关于这一内容的新闻信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也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案例,但面对真假难辨的新闻信息,教师一方面要合理择取,另一方面,还要借新媒体这一分享交流的平台进行真假确认。换句话说,开放性导致新媒体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是制假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是打假平台。如“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有一人施救”这一新闻,读过这篇新闻报道,信息受众的第一感觉是“世风日下,人情冷漠”。但是,百度百科上又刊出“2013年十大假新闻”,该新闻也被列入其中。信息受众借助信息呈现的新媒体平台激烈讨论,后来,新华网等媒体又针对这一报道进行调查,他们发现,这段新闻视频是通过对事发现场的监控画面进行剪辑、加速处理之后,才被放到网上的,通过观看视频,仿佛证据确凿,就看到了真相,如“当街殴打老人”等事件,而事实上事件另有一番原委。菜市场业主杨先生在老人晕倒之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而且他还告诉要将老人扶起的好心人,不能扶,这时扶容易脑出血。而且,负责物业管理的王经理说:“老人摔倒的地方是不足两米宽的重要通道,人多,所以只好从老人腿上迈过去。”从虚假到辟谣,新媒体凸显了自身的漏洞瑕疵和自行恢复的优越之处。而运用新媒体信息素材的教师要针对这两个方面合理权衡。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不仅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丰富的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为一体的案例素材,帮助教师更有力地支撑政治教育理论、点缀课堂教学色彩,还为教师能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现合作、互动、交流、分享、有个性化的课堂学习生成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具有摄像功能的数字化终端,围绕思想政治知识主题拍下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分享。另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客户端进行文字、视频发送、分享,把课堂的界限消解,与广大的信息受众群体一起探讨、交流,扩大视野。这就完美地弥补了思想政治教学中教材知识及课堂时间有限的缺陷。新媒体虚拟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无边界的学习空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当然,新媒体所具有的娱乐性也可缓解学生的压力,为其宣泄情绪、释放自己提供了平台。但新媒体的两面性,又使之蕴藏着可以吞噬学生大量时间的“怪兽”,所以,白岩松在郑州新书签售会上坦言自己不开微博微信,他觉得这些新媒体上的信息总会让人眼花缭乱,每天刷微博、刷微信成为人们难以割舍的生活方式,这浪费了大部分时间。白岩松说:“对于互联网,在抱以好奇及热情态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克制。不能把时间通通放在屏幕上。如果连无聊、发呆的时间都没有,那么很多创造力也就接踵着陨殁了。”所以,要使新媒体产生最大限度的积极影响,分辨、有针对地选择和节制,一样都不可或缺。这是对新媒体存在的瑕疵,最简单的挑战方式。

三、新媒体崛起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构

新媒体秉持着“内容为王”的观念。2015年12月3日,“网上正能量建设”成都论坛召开,全国各地的新闻网站、新闻媒体(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以及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的专家学者、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都围绕“网上正能量向新媒体的延伸建设的路径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倡议:新闻媒体要全面、严谨、客观地对社会治理议题进行解读,为网络信息去伪存真抑偏而努力。同时,要挖掘并推出社会上更多的“暖新闻”,筑起中国梦,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也需要新媒体推动政务公开,即时发布突发事件现场状况、阐明事实真相,且要诚恳地回应网民对敏感问题的关注,合理、适时疏导民众的情绪。此外,还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服务型政府,要做好政府公共治理和新闻宣传工作,即时监测和研判舆情,为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掌舵。当然,倡导传递正能量人人有责,网民要有参与网上辟谣、宣传主流价值、传递正能量的意识,展现中国的精神面貌。这也类似白岩松在阐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关系时说的那样:“只有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才是最终的赢家。”但是内容仅仅是新媒体崛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媒体要想引燃自己的生命,与群众同呼吸,还需要与用户拉近距离,这不仅仅是内容质量的问题,还是内容全且新、表现世间百态的问题,这就需要新媒体内部进行转型。东森电视事业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张忆芬转述了台湾何飞鹏先生的话:“新媒体转型分为三步骤,输血、混血、换血。”所谓的输血,就是从外部引进新媒体的专业人士;混血,即所谓的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中间整合;换血,则是将部分没有能力、技能、思想落伍的员工裁走。”经此种种,才能完成电视新闻制作向网络新闻过渡的任务。正因为从形式到人员,再到内容的革新,新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受大众喜欢。可以说,新媒体是一个时代的果实,也是媒体工作者创新之后的结晶。

上述部分的讨论都是围绕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信息进行的。新闻信息是又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案例素材来源,所以新媒体的崛起从间接意义上来说,又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的重构。一方面,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应用,另一方面,又以新媒体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又借助新媒体进行有个性的进一步延伸。而在学习之余,又利用新媒体进行娱乐、缓解压力。可以说,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条件,教师要追寻媒体变迁的规律,让教学跟紧时代的步伐,创新教学理念,投入到新媒体教学研究中,将其暗含的对教学的作用体现出来。当然,不仅是课堂教学,学校更应该将新媒体运用起来,充盈学校的政治宣传部,使之借助学校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化,细化到每个学生。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左膀右臂,面对新媒体平台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家庭更要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引导学生去糟粕取精华。但是,单纯的、有意识的选择仍是不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的有关监督部门要保证学生在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学习。

新媒体的崛起和转型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和重构,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状态下,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利用新媒体的丰富形式作为思想政治知识的承载展现形式,丰富课堂、扩展学生视野;利用新媒体平台上丰富的信息素材来佐助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建立理论与生活实际之关系,让学生从案例之处看到自己;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的事件视频、文字、想法上传网上,为弘扬中国主流价值观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中信.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7).

[4]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作者:刘薇(1982-),女,天津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社会重构思想政治教育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