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是否存在?

2016-09-10 07:22吴应海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男孩子男孩危机

吴应海

★【新闻聚集】

目前,有一种“男孩危机”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男生成绩比不上女生,体质也有所下降。为此,不久前的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10周年校庆上,特别举办了男孩教育论坛。在论坛上,有初中男生提出:男生的柔美也是美,中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这种观点,更让学校意识到构建“男孩教育”模式的紧迫性,更希望能培养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不少学校将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计划开发系列男孩课程和活动帮助男生成长与发展。

★【校园BBS】

主持人:各位同学,“男孩危机”到底存不存在呢?我们又如何去思考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青春树:“男孩危机”是危言耸听吗?我们不妨来看一组统计数据:中国校友会网统计发现,在2000-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女状元有522人,占总数的51.84%;男状元有485人,占总数的48.16%。其中,女状元从2000年最低的40.00%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62.79%,上升势头迅猛,男状元比例则从2007年的60.00%下降至2012年的49.38%,跌幅明显。教育部网站发布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1.74%,比男生多857672人。这是高校女生数量连续第5年超过男生,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不难看出,在学习成绩上,现在的男孩确实普遍不如女孩。

高高的山冈:以学业成绩来断定“男孩危机”显然不科学,因为男生成绩不如女生是现行的教育弊端造成的。一方面,为了短时间内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学校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忽视了男孩更擅长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乃至空间、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同样面对教师的讲授,男孩的大脑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乃至抗拒,从而危及他们的学业表现。另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要给文化课让路,有的甚至干脆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更别提野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再加上不少家长家务活大包大揽,要求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男孩运动和动手的机会严重不足。于是羸弱、腼腆、说话声音小成为许多男孩的集体画像。

海螺:虽然不少人不愿意承认“男孩危机”存在,但现在的事实是,缺少阳刚之气的男孩子确实越来越多,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一剪梅:我觉得,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体力劳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男性气质的多元化,比如说“文弱”“斯文”,所以,所谓的“男孩危机”到底存不存在,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主持人:的确,“男孩危机”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作强度的减轻,所谓的“男孩标准”已悄然发生变化,大家可就这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卜算子:是呀,近代以来,智慧在帮助男性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男性的气质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对此也越来越包容。但对于男性社会角色的期待,有一点却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更多承担,更多责任,这是社会对于男性更为根本的要求。

雁南飞:我们不能否认男生的柔美也是一种美,但是,以柔美为美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男性青少年当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且成为时尚的时候,对阳刚之美淡漠,甚至排斥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问题了。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男人的责任问题,强健体魄和阳刚之气,更有利于男性完成社会赋予他的角色,更有利承担他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此社会要包容多元的男性气质,但仍然要鼓励和引导男生要更爷们一些。

无所谓:我认为,“男孩危机”不宜放大,尤其没有必要说得危言耸听。在初中这个年龄段,相比较而言女孩发育更早,身心成熟度更高,同龄相比差异较大。不过,人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教育过程中留下的缺失,随着逐步的成长,会一定程度找补回来。比如我们只听说过“男孩危机”,没有听说过“男人危机”,便是这个道理。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假设“男孩危机”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呢?

蓝眼睛:“男孩危机”也好,“女孩危机”也罢,归根结底是“教育危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包括学生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育考核和评价制度等存在一系列的弊病,制约和束缚着男女生的心智发展、身体素质、人格养成、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抹平了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所以,要想培养“阳刚男孩”,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阳光女孩:我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构建“男孩教育”模式,让男孩子有更为清晰的性别意识,更加强健和阳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确当下作为一个男孩,将来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对于社会和家庭,要负起一个男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永远不想长大:我认为,培养阳刚男孩,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社会要有鲜明的性别特点倡导导向,另一方面家庭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把男孩子当男孩子教,把女孩子当女孩子养。男女有别,各安其位,才可能培养品质优良、性格健全、健康文明的下一代。

三点水:作为一道世界级难题,“男孩危机”已引起各国广泛关注。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男孩实践和运动的机会,着重培养男孩阅读习惯,实行男女分教,以及提高男教师比例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英国大学中男生比例在五年间从41%上升到46%。美国教育专家则在研究更符合不同性别孩子发育特点的学习新方法,让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松果来学习数学,可以在池塘附近边闲逛边学习生物。而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和代表委员们也在为实行“因性施教”、以综合评价代替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而奔走呼吁。

主持人:我想,不管“男孩危机”是否存在,作为学校,都应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同样应注意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让男孩子都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男孩子男孩危机
学舞蹈的男孩子
男孩今年六十岁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你好,男孩子
“危机”中的自信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老男孩
危机来袭/等
男孩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