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男生与女生的体育态度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016-09-12 06:18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8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锻炼态度

李 冉(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体育院校男生与女生的体育态度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李 冉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体育态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个体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3个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探讨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为管理部门进行高校体育决策,为培养体育发展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增强体质,并推动体育的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体育院校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体育态度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文体育学术期刊,获取了近15年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1.2.2问卷调查法 从北京体育大学9个院系的在校本科学生中分层抽取180人(每个院系男女生各10人)为调查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体育态度概念进行梳理,确定了态度、现状和原因3个维度,编制了包含11个题目的问卷。通过现场发放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9份,回收率为99.9%。通过统计“社会赞许量表”得到有效问卷120 份,该量表满分为13,得分大于或等于7时,表明被试者在心理上产生了较高社会期待效应,倾向于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评价而故意表白自己或者可能是作答不够认真,其所有数据均不再进入有效数据中。实际测量时如果被试者漏答该量表中的问题,缺失数据一律按照得分处理,因为漏答此类题目,也是答卷不认真的表现。量表有效回收率66.67%,其中男生52名,占43.33%,女生68名,占56.67%;非体育生63名,占52.50%,体育生57名,占47.50%。

1.2.3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进行统计,显著性水平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表1 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态度卡方检验

通过12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发现封闭性问卷中有积极体育态度的大学生占72.5%,其中选择“很喜欢体育”的大学生占42.5%,选择“比较喜欢”的同学占30%,对体育态度保持中间状态的占22.5%,消极体育态度的大学生占5%。虽然具有积极体育态度的大学生比具有消极体育态度的大学生多,但处于可变化的体育态度保持在中间状态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也不存在一定比例。表1显示,在体育态度方面,男生和女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4<0.05)。对体育锻炼是否有必要性的看法中,保持积极态度的占98.18%,其中认为很有必要的同学占55.45%,认为有必要的同学占42.73%;保持中立态度的同学占1.82%。男生和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性(表2,P=0.546>0.05)。

表2 男生和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看法的卡方检验

2.2影响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因素

2.2.1对体育持积极态度的原因对体育持积极态度的同学中,因为体育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有积极态度的占50%;因为体育能促进学习进步、全面发展的占11%;因为体育排减压力、放松身心的占21%;因为很喜欢体育中的一些运动项目的占19%;因为体育能健美体形的占8%;其他原因占1%。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重视程度不同。健身价值观以其高赞成率占据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内容体系的主导地位,成为体育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龙头,说明健身强体作为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属性,已经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2.2.2对体育持消极态度的原因对体育持消极态度的同学中,因为不爱好体育的占34.78%,因为体育锻炼后有汗味而不喜欢的占21.74%,因为锻炼身体而感觉不适和认为体育比较野蛮的各占17.4%;认为喜欢体育的人大多数是学习成绩不好,避免自己有这种倾向的和其他原因的各占4.35%。

2.2.3限制自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 因为学校大部分场馆不开放而限制自身体育锻炼的学生占33.18%,因为雾霾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占37.67%;因为作业多、没时间的占9.42%;因为缺乏体育器材的占8.52%;受网络吸引而限制了自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占7.17%;对体育没兴趣的占4.04%;天气因素与体育资源获得的受限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影响比较大。只有充分挖潜,因地制宜,加大资金的投入,才能克服困难,增加场馆设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2.2.4选择体育为特色的北京体育大学就读的原因 因为喜欢体育而选择就读的占30%;因为喜欢北京这座城市的占21.95%;因为高考分数原因的占21.34%;因为其他原因的占14.63%;因为高考志愿填报失误的占6.10%;因为喜欢自己的专业但不喜欢自己的体育方向的占5.49%。

2.3体育现状分析

2.3.1院系体育氛围 院系有积极体育氛围的占69.09%,其中体育氛围特别好、很多人参加的占25.45%;比较好的占43.64%;体育氛围一般的占22.73%;体育氛围比较差的占7.27%。由卡方检验结果显著性水平(P=0.445>0.05)可知,男生和女生对院系体育氛围的看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2.3.2喜欢的体育项目 在关于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中,喜欢游泳的占13.35%,喜欢篮球的占12.26%,喜欢散步的占11.72%,喜欢羽毛球和跑步的各占11.44%,喜欢骑自行车的占10.63%,喜欢网球的占8.72%,喜欢足球的占7.63%,喜欢乒乓球的占4.36%,喜欢体操的占3.81%,其他项目占4.63%。

3 结论和建议

3.1结 论

包括:(1)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体育态度总体上比较积极,但中立态度与消极态度在体育院校中仍呈一定比例,在中立与消极的环境中不利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可能最终导致体育人才的部分流失。(2)大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受体育健康身心功能的影响最大,消极的体育态度受体育兴趣的爱好最大。(3)大学生院系里的体育氛围总体呈积极氛围,但消极的体育氛围也占一定比例,需要受到关注并进行引导。

3.2建 议

包括:(1)应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的力度,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引导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处理好学习压力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促进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一致性,增加校内体育人口。加强对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组织和指导,积极开展体育校园文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体育主流价值观中,培育正确的体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还应该打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满足大学生的不同体育诉求,扎实推进体育规章制度的各项建设进程。同时,开展坚持全面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2)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促使大学生端正体育态度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应对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各种挑战。应继续加强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宣传,强化大学生的健康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应加强对体育的健身、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宣传,多方面刺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学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同辈群体对体育态度影响的重要,加大校园内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要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彻底转变自己的消极态度,同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进行体育活动的环境。

[1]苏利强,鲁建明,张玮.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与健康维度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17-1119.

[2]赵进杰,高玉敏.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 (2):117-118.

[3]潘治贤,孙明兴.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122-123.

[4]陈开梅,董磊,杨剑.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态度与体育价值观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22(3):277-279.

[5]付东.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3(6):76-79,103.

G804.27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8-123-03

2016-07-06

李冉,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锻炼态度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2015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北方赛区)北京体育大学女排与各队二号位队员拦网效果分析
态度决定一切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