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煦的司令部

2016-09-12 07:58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少校事事元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胶着之际的1918年夏天,只有36岁的罗斯福时任海军助理部长,他被派到欧洲视察美军。视察前他先拜访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他原以为福煦元帅的总司令部一定是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事务繁忙。但他见到的却是隐没在树林之中的一个平静小城堡,大门口只有一个士兵站岗,由一位少校带他去见元帅,期间没有遇见多少人,元帅一人坐在大厅安乐椅上全神贯注地读着小说。

罗斯福感到非常吃惊,一位统帅400万大军的元帅,在炮火连天的形势下居然有心情读小说,一个指挥大大小小上百个战场的统帅部居然看不到多少军官和士兵。他急切地问元帅:“您这总司令部一共有多少人?”得到的回答是:“2位上校,3位少校,10个士兵。”罗斯福对于这个回答惊讶万分,甚至有些不解。

福煦元帅看出了罗斯福的惊讶心情,解释说:“我的统帅部只考虑重大战略决策,故不需要冗杂人员。作为统帅,最重要的是摆脱琐碎小事干扰,我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5公里以上地区的得失,二是各兵团后备兵力的变化。”

罗斯福深受震撼,这种摆脱小事而集中精力于研究重大决策的做法使得他后来特别注意于区别对待和重点用力,他深刻认识到:一个英明的决策者总是善于抓住重点,绝不平均用力,因为他明白,他的全部决策行为的整体效果并不等于各项决策效果的简单相加,如果全部平均用力,事事都要求达到同样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那就可能导致事事不科学,导致事事低效率。

猜你喜欢
少校事事元帅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
祈祷
“元帅”在西方最初竟是“弼马温”
元帅出走
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
被麻醉的少校
元帅和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