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长腿叔叔”,让生命影响生命

2016-09-13 05:06张慧娟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俊王阳陪伴

张慧娟

我们从书信里读到过这世上最美的语言、最真的情感,但也许不知道的是,这种语言还可以用来陪伴和支持一群孩子,成为他们心灵的伙伴。

因为这种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常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

给孩子们一个“长腿叔叔”

3年前,李微从就职16年的公司辞职,加入到丈夫温志刚的“父亲参与促进中心”团队,并担任指导中心干事。这是中国唯一一家致力于父亲参与理论研究与父亲参与指导的服务机构,提供父亲参与的支持服务。

因为致力于亲子教育的缘故,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李微的关注。

他们像小候鸟一样,跟随父母从农村“迁徙”到陌生的城市,但因为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动儿童。他们的父母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忙于生计,疏于对他们的关爱。这其中,还不乏一些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

李微起初想给这些孩子的父亲不定期举办讲座和分享会,希望他们能更多地陪伴孩子,但对于这些忙于生计的父母来说,听讲座远没有挣钱更重要。于是,她把视线转到了孩子们身上。

曾有一首小诗,深深打动过李微,诗虽然不是孩子们写的,却仿佛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希望有个真心听我说话的人,不仅只是了解,而是开放地接纳。我希望有个不会总是责怪我,并与我同行的人,不仅不评断我,而且也不急切地想改变我。我希望有个可以让我诚实分享内心害怕与孤独的人,因为我并不是外表所显现的那么坚强。我希望有个倾听我内心困顿与挫折的人,而不是假定失败都是我造成的。我希望有个可以在他(她)面前哭泣的人,我希望有个可以真心分享爱的人,我希望有个可以祝福我的人。”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更渴望的是陪伴、倾听和内心的支持,李微决定从这里入手。该用什么方式去做孩子们的陪伴者和倾听者?李微想到了书信。她对于书信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国外读书的那7年,是父母和朋友的书信陪伴她走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内心还全是温暖和力量。

李微决定在打工子弟学校设立信箱,跟孩子们通过书信沟通。她还给自己的项目起了个名字,叫“长腿叔叔信箱”。

就这样,这项公益项目在2014年4月启动了。李微在合作的打工子弟学校设置了长腿叔叔信箱,每个月,她都会亲自去取信件,将信件取回后,逐个拍照、录入电脑,然后分发给志愿者。最初,这项繁琐的工作,都是由李微一个人来做,虽然工作量非常大,身体难免疲惫,可当她拆开那一封封信,一个字一个字读的时候,就仿佛忘记了疲惫,“活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了”。

和李微一起给孩子们写信的最初只有几个志愿者,有的是“父亲参与促进中心”的志愿者,有的是李微的朋友,都是抱着满腔的热情来给孩子们当长腿叔叔。看到第一次只收到两封信,李微的内心还有些小忐忑,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是否会接受。但慢慢地,开始有了10封、20封……到后来越来越多。两年多的时间,李微和志愿者已经给孩子们回信2000多封。信件数量的大量增加,除了说明书信的方式很受孩子们喜欢,也充分表明,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倾听和陪伴。

关注、陪伴和支持,给予孩子内在的力量

孩子们的来信,大多涉及的还是“学习成绩”“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同学关系” 等内容,虽然和其他儿童的问题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李微和志愿者们都明白,这些孩子缺少的就是陪伴、关注和支持,而他们要努力做的也是这些。

作为“长腿叔叔信箱”元老级的志愿者,张绍光有着很深的体会。“有些孩子,甚至在来信中并不写什么具体内容,只是给长腿叔叔画一幅画,或者写一句‘长腿叔叔,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孩子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可以陪伴和关注他的人。这种陪伴、关注和支持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很多孩子因此内在的力量不断增强,变得更自信更勇敢,更敢于做自己了。”

张绍光曾经收到过一封特殊来信,是一幅素描画,信里没有任何文字,信封上,孩子画了一个蘑菇图案的邮票。那一晚,张绍光静静地看着孩子的来信,看了好久,想了好久,才给这个叫萧萧的孩子回信。

张绍光在回信中首先肯定了萧萧在绘画上的努力付出:“你一定是练习了许多遍,下了许多功夫,才画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你也一定是挑選了一幅自己最满意的画,寄给叔叔的,是希望叔叔能看到你的努力和进步,对吗?”他还称赞了那个小蘑菇邮票:“你是想做出来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信封,对吧?这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蘑菇邮票。你太棒了,怎么会想到画这样一枚邮票呢?叔叔非常喜欢。”信的最后,张绍光还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我们眼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希望你能经常用画笔告诉叔叔,世界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好吗?”

被关注的力量是神奇的。

一个月之后,萧萧又寄来3幅静物素描画,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还留下了一行文字: “长腿叔叔,这几幅画你一定要给我寄回来啊!”这让张绍光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比第一次更愿意、更敢于表达了;提出把画作寄回去的要求,说明孩子更“在意”自己的作品了,也说明他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关注而更有自信了。

“当孩子被积极关注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身上也有那么多优点、有那么多值得被关注的地方,他们内在的力量就会增加。”

张绍光还谈到另外一个孩子,他在来信中说:“为什么我老是被打?昨天我的头又被人打破了,眼睛也受伤了,腿还被踢了。”

“我想先抱抱你,给你一个安慰和鼓励。因为,被人欺负被人打,你一定很伤心很难过对吧。”志愿者在回信中,先安慰了孩子,接着又告诉他如何不再被欺负的办法,“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躲着他们,也不能因为害怕而在他们面前哭,他们会因为你害怕而继续欺负你;找个时间,直接告诉他们,或者写张纸条告诉他们,你不和他们打,并不是因为害怕他们,而是因为不想打架,不想让老师和父母责备;不建议一开始就求助老师,而是自己去面对欺负你的人,因为老师不能无时无刻都保护你;还可以告诉他们,是长腿叔叔要你去找他们谈谈的。长腿叔叔希望你们能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如果他们能做到不欺负别人,长腿叔叔会写一封信给他们。期待你的好消息。”

后来,这个孩子给志愿者写了一封回信,他信中说:“亲爱的长腿叔叔,谢谢你,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打我了,因为我变得很强大了。”看到回信,志愿者的内心无比喜悦,“我反复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你的来信,从这一个个坚韧的字里面,我看到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勇敢和发自内心的强大。我想,这种力量和勇敢会让你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变得从容。”

长腿叔叔不仅对孩子产生了影响,甚至对孩子的父母也会产生影响,志愿者王阳就接触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叫小俊的孩子,他在来信中问:“长腿叔叔,妈妈总打我,该怎么办?”王阳在回信中,给孩子讲了自己小时候因为淘气和犯错挨爸爸妈妈打的故事,同时也谈到自己的委屈和后悔。

让王阳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之后,小俊的妈妈竟然写来一封信。

“长腿叔叔,谢谢您对小俊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一直不知道小俊给您写信,直到有一天放学,我看到他的书包里有一个白色的、叠得整整齐齐的小信封,那是您给孩子的回信,我才知道,小俊给您写过信。看完您给孩子的回信,我很难过也很自责,我一点都不了解孩子,也从来没有走进过他的内心世界。那天,我问起小俊,他是不是给长腿叔叔写信了,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很平静地告诉我:‘是啊,妈妈,怎么了?’在我的印象里,小俊一直都是很胆怯的孩子,可那一天,他回答我的语气竟然那么坚定,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仿佛突然变得有勇气、有力量了,我挺高兴的,这大概是长腿叔叔给予小俊的力量。小俊还跟我说,通过跟长腿叔叔的信,他明白妈妈为什么打他了,因为是他‘错’了。听到小俊的这些话,我偷偷哭了。我深刻地反省自己,我有多久没有好好爱过他了,我甚至都不记得上次抱他是什么时候了。长腿叔叔,我是不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妈妈,只看到孩子的错,却没有想过自己为孩子做过什么,又爱过他多少……”

小俊妈妈长长的3页纸还写了很多,这些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了王阳,让她更加理解长腿叔叔对于孩子们,以及他们父母的意义。不仅孩子们需要关注与支持,那些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们一样需要理解和帮助。

连接,是一种相互的收获

两年来,志愿者给孩子们回复了2000多封信,通过书信,跟孩子们建立了连接,连接的背后,常常有着许多温暖和感动,还有志愿者的自我成长。

张绍光谈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个小感动。

两年前,有一个和张绍光一直保持书信来往的小男孩叫吉杰,在来信中提到,自己的同学快要过生日了,希望长腿叔叔能帮他做一个小手工,作为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那段时间,张绍光的手不巧被切伤,没有办法帮吉杰做手工,他便鼓励吉杰自己动手给同学做一个小折纸,也许会更有意义。

信件寄出一个月之后,张绍光再次收到吉杰的来信,让张绍光没有想到的是,吉杰竟然在信封里夹了一个创可贴,还写了一行字:“长腿叔叔,我送给你一个创可贴,希望你的手能尽快好起来。”张绍光一下子就被感动了,孩子们身上那种纯真自然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

和孩子们的联系有时候也会面临“离别”。有一个跟志愿者保持通信一年多的孩子,有一天写信说,自己就要回老家了。“长腿叔叔,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家了,这是我给您的最后一封信。虽然我没有见过您,但我知道,您一定很高很威武。下次,您的回信我就有可能看不到了……”志愿者看着来信,心里有种莫名的不舍。尽管隔着信纸的只是一个并不熟悉的面孔,可彼此建立起来的那种连接感,还是让志愿者涌出了离别的惆怅。

“那时候我们多开心啊,你总是给我折那么多好玩儿的东西,带给我那么多的快乐和温暖。这些快乐与温暖,将长久地留在长腿叔叔的心里,我好想说一声:谢谢你!

“长腿叔叔无比希望你仍然能收到这封信,因为在这封信里,叔叔要和你讲一件重要的事:如何与一个人长期地保持通信。

“你知道吗?即使没有长腿叔叔志愿者,你也能和别人保持通信。是谁来做这件事呢?对了,就是邮递员叔叔!我们每个人住的地方,都有一个地址。如果我们在信封上写清楚你想把信寄到的那个地址,邮递员叔叔就一定能送到那里……”

志愿者在回信的过程中,情绪一次次不能自已。也许就是这种连接感,让志愿者和孩子们之间有了一次又一次动人的交集。

连接不仅于此,很多志愿者还从孩子身上,收获了很多。

“很多时候,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觉察孩子,同时也觉察自己。比如,有时候看到孩子的来信,总有想帮助他们的冲动,甚至有时候还会产生焦慮。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焦虑?这种自我觉察的背后,常常能梳理自己内心的许多问题。这种通过自我觉察来认识自我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内在的成长。”虽然给孩子们回信,经常会花去张绍光不少时间,但他却把这个过程当成享受,“能静下来用心跟孩子们交流,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他也因此,常常在给孩子们回信的时候,忘了外面的世界。

喜欢用故事来给孩子们回信的王阳则说,她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常常会把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又重新梳理一遍,让她重新体会那种美好、懵懂和羞涩。那种体会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疗愈。“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孩子书信交流,不只是支持到孩子,同时也支持到我自己。让我重新回到自己的少年时代,重新梳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也重新体会到父母的爱。有些爱,是我们当时没有体会到的。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今,“长腿叔叔信箱”公益项目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人。李微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做孩子们的长腿叔叔,做孩子们心灵的陪伴者。

“长腿叔叔充当的是一个共情的角色,陪伴、倾听和支持孩子们。当我们静静地去感受孩子,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的时候,就能看到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这也许是被他们身边人疏忽的。孩子们为什么愿意跟长腿叔叔交流,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积极地关注了。当我们被认真、真诚(不是夸大)地关注的时候,内在的力量是在增强的。所以,每个志愿者都在努力扮演这样的积极关注者和积极陪伴者,这也是长腿叔叔存在的意义。”

就像有的孩子在来信中所说:“长腿叔叔,谢谢您可以这样关心我;长腿叔叔,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但我觉得您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这大概就是李微希望长腿叔叔做到的:用心倾听、用爱陪伴、用生命影响生命。当然,最能影响孩子生命的,其实还是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爱所产生的力量,是长腿叔叔无法比及的,希望这些孩子的父母也能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小俊王阳陪伴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等待偃蒙命绽放
“陪伴”等十二则
女哥们概述
音差阳错
陪伴
邻桌的故事
识时务者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