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桂西瓜2号’的选育

2016-09-14 09:41李桂芬李天艳黄金艳覃斯华叶云峰柳唐镜洪日新李文信
中国瓜菜 2016年9期
关键词:无籽西瓜单瓜可溶性

李桂芬,何 毅,李天艳,李 智,黄金艳,覃斯华,叶云峰,柳唐镜,洪日新,李文信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宁 530007)

1 育种目标

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耐贮运等杂种和多倍体优势特性,特别是果实不含种子,食用方便,且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功能物质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欢[1-4]。目前,在美国、西班牙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西瓜种植中,85%以上面积都种植三倍体无籽西瓜[5]。但是由于三倍体无籽西瓜存在的发芽率较低、需要人工授粉,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导致我国进入21世纪后无籽西瓜面积增长缓慢[6-7]。我国现阶段农村适宜劳动力流失严重,因此,目前我国无籽西瓜的育种方向是重点选育适合简约化栽培的无籽西瓜新品种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瓜农种植效益,促进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5,8]。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美观的中小型无籽西瓜作为精品西瓜生产正成为市场消费的潮流,适合小家庭消费。因此中小型无籽西瓜也是无籽西瓜育种方向之一[8-10]。为丰富西瓜品种的多样性,创新无籽西瓜生产种群,笔者在已有的育种基础上[11-12],确定适合简约化栽培的中果型无籽西瓜为主要育种目标,以满足西瓜生产多元化的需求,为广西西瓜产业提供高档精品无籽西瓜新品种,提高广西西瓜产业的竞争力。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来源及特性

2.1.1 母本选育及特性 母本‘X4n-1-4-5-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瓜甜瓜课题组于2008年用2个四倍体西瓜‘广西402’和‘JL4n’杂交后,连续自交6代分离获得的综合性状突出、遗传稳定的株系。‘X4n-1-4-5-1’属于中果型四倍体西瓜,果实圆形,表皮浅绿,布有隐网条纹,皮厚0.8~1.1 cm,皮质坚韧,不易裂瓜,瓜瓤鲜红一致、无黄筋块,纤维少,质地细腻、汁多清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一般单果质量4.5 kg。坐果性较好,第1雌花开花节位为8节,第2雌花开花节位为15节,平均单瓜结籽50粒,种子卵圆形,棕色,千粒重62.3 g,果实发育期30~35 d,抗病、抗逆性强。

2.1.2 父本选育及特性 父本是从2007年春引进的9份二倍体有籽西瓜新品种中筛选出的高糖优质单瓜,经过3年8茬连续自交、分离纯合,筛选出一个早熟、长椭圆形、花皮、红瓤、质优的二倍体西瓜自交株系,代号‘HL6-2-5-4-1’。‘HL6-2-5-4-1’果实椭圆形,果形端正、光滑饱满,表皮绿底覆盖墨绿条带,皮质坚韧,皮厚0.9~1.2 cm,瓤色大红一致,剖面光滑,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瓤质脆清甜,口感好,品质优。单瓜质量4.5~5.5 kg。种子黑褐色,平均单瓜结籽240粒,种子千粒重约36.9 g。果实发育期27~30 d,配合力好,是理想的杂交组合二倍体西瓜亲本。

2.2 选育过程

2010年春根据育种目标组配制8个无籽西瓜新组合,2010年秋进行小区栽培观察测定及室内分析鉴评,最终筛选出‘X4n-1-4-5-1’בHL6-2-5-4-1’新组合。2011年开始经过多点多造组合栽培观察及综合鉴定评价,‘X4n-1-4-5-1’בHL6-2-5-4-1’无籽西瓜新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11—2013年连续在武鸣县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5年在南宁市周边地区进行生产试验;2015年参加广西区种子管理总局组织的广西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经过多点多茬新组合栽培观察及综合鉴定评价,其丰产性和抗逆性均表现突出,特别是果实外形美观、大小适中、肉质清甜爽口的优良品质,符合市场的需求,2015年将其命名为‘桂西瓜2号’,2016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瓜2016001号”。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1—2013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用当前广西栽培面积较大的中果型品种‘珠农大美人’作为对照品种,分别在广西南宁武鸣周边地区连续2年进行露地爬地和1年大棚立架栽培方式品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爬地栽培品比试验小区面积为25 m2(2.5 m×10.0 m),行距2.5 m,株距0.4 m,每个小区种植25株,折合每667 m2种植667株,采取双蔓留单瓜整枝方式。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小区面积19.5 m2(2.2 m×16.5 m),株距0.5 m,行距2.2 m,双行品字形种植,每个小区种植30株,折合每667 m2种植1200株,采取单蔓留单瓜整枝方式。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在露地爬地品种比较试验中,‘桂西瓜2号’果实发育期比对照长3 d;在大棚吊蔓品种比较试验中,‘桂西瓜2号’果实发育期比对照长2 d;在2011年春秋2茬品种比较试验中,‘桂西瓜2号’平均单果质量3.94 kg,比对照增加0.52 kg;667 m2平均产量2628.0 kg,比对照增产15.3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比对照高0.6%。在2012年春、秋2茬品种比较试验中,‘桂西瓜2号’平均单果质量 4.13 kg,比对照高 0.62 kg;平均667 m2产量2751.9 kg,比对照增产17.6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高0.55%;在2013年春秋2茬品种比较试验中,‘桂西瓜2号’平均单果质量 2.58 kg,比对照高0.29 kg;平均667 m2产量3128.8 kg,比对照增产12.70%;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高0.55%(表1)。

3.2 区域试验

2015年参加广西区种子管理总局组织的广西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试验地点分别设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百色市、梧州藤县。均采用当前中果型主栽品种‘珠农大美人’作对照。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25.0 m2,长10.0 m,宽2.5 m(包沟),单行种植,株距0.4 m,每小区种植25株,折合每667 m2种植667株,采取露地地膜覆盖、双蔓留单瓜栽培模式。在2015年广西西瓜区域试验中,‘桂西瓜2号’与对照‘珠农大美人’平均果实发育期分别为34 d和31 d;‘桂西瓜2号’平均单瓜质量为3.46 kg,对照平均为3.03 kg;‘桂西瓜2号’平均667 m2产量为2158.1 kg,对照平均667 m2产量为1833.9 kg,比对照增产20.6%;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当(表2)。

表1 ‘桂西瓜2号’露地及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2 ‘桂西瓜2号’区域试验结果

3.3 生产示范试验

2013—2015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江南区延安镇、青秀区那陈镇、武鸣区两江镇、马头镇、锣圩镇和崇左市驮卢镇及北海市平阳镇进行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其中,在南宁江南区延安镇、青秀区那陈镇、武鸣区两江镇、马头镇、锣圩镇和崇左市驮卢镇采用露地爬地方式,在南宁西乡塘区坛洛镇、武鸣区武帽和北海平阳镇采用大棚立架栽培方式。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桂西瓜2号’667 m2产量为2394.5~3001.5 kg,比对照品种‘珠农大美人’增产8.9%~19.3%;大棚生产栽培‘桂西瓜2号’667 m2产量为3031.8~3553.3 kg,比对照品种‘珠农大美人’增产9.8%~12.6%;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06%,与对照‘珠农大美人’相当(表3)。

表3 ‘桂西瓜2号’生产示范试验结果

4 主要特征特性

‘桂西瓜2号’为中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中熟,果实发育期 28~35 d,全生育期春茬 85~110 d,秋茬70~85 d。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不易早衰,第1雌花始于9节,易坐果,果实外观美,大小整齐一致,不易畸形。果实高圆形,果皮翠绿色布有明显墨绿条带,有光泽,皮质坚韧,皮厚0.8~1.1 cm,果皮硬度 25.4 kg·cm-2,耐贮运,瓜瓤大红色,剖面光滑,不空心,无黄筋块,纤维少,白秕籽小而少,无籽性好,汁多,质实、细密、清甜爽口,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果实品质优良。一般单瓜质量2.5~4.5 kg,露地栽培667 m2产量 2394.5~3001.5 kg,大棚生产栽培 667 m2产量 3031.8~3553.3 kg。该品种适应性广,市场竞争力强,可作精品西瓜生产,种植效益高,适合种植西瓜的地区均可推广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桂西瓜2号’栽培技术同一般三倍体无籽西瓜。根据品种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1)催芽播种:催芽采用人工嗑种,30~32℃恒温催芽,胚根长0.5~1.0 cm即可播种。(2)育苗移栽:幼苗长至2叶1心移栽定植,露地爬地种植可单行和双行种植,双蔓整枝;大棚立架栽培宜采用双行种植,单蔓整枝。(3)人工授粉:配置二倍体西瓜作授粉品种,开花盛期,每日清晨进行人工授粉,帮助坐果。(4)选瓜、留瓜:1株选留1瓜,一般选择第3朵雌花坐果。大棚栽培果实长至约0.5 kg及时吊瓜和疏果。(5)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在病虫害初发阶段开始防治。苗期注意预防疫病和猝倒病,使用600~800倍苗菌敌喷淋,同时注意控制水分以加强炼苗。中后期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果腐病、炭疽病、斑点病、蔓枯病。细菌性果腐病用800倍春雷霉素·王铜、或600倍2%春雷霉素+2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治;炭疽病、斑点病、蔓枯病可用1000倍咪鲜胺+1000倍异菌脲防治。虫害主要有黄守瓜、瓜绢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蓟马等。蚜虫、蓟马可使用啶虫脒、吡虫啉防治;黄守瓜可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或三氟氯氰菊酯防治;瓜绢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

猜你喜欢
无籽西瓜单瓜可溶性
红粉佳人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瓜位叶性状对西瓜小果型自交系材料单瓜重的影响
封面说明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可溶性ST2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血清可溶性ST2与血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无籽西瓜─新优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