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如何“修身”以“养性”

2016-09-14 01:08陆洋秦梦琪
齐鲁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济南人修身济南市

陆洋+++秦梦琪

近年来,专业竞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的趋热令济南呈现出多元化的体育文化特征。全民健身趋势下,济南人正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大概也是体育精神惠及民众的基本要义之一。

济南人热衷于哪些运动?城市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动消费能力如何?在政府引导下,这座原本不算活跃的城市又将被植入怎样的体育基因呢?

从“跑马”到广场舞:全年龄段的健身计划

对于马拉松爱好者云莺来说,跑步已经跟吃饭一样,成为生物钟的一部分。接受记者采访时,云莺已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跑了一个多小时。“边跑边聊就行,没问题。”电话里的云莺气息丝毫不乱,她告诉记者,这些天去北京看望女儿,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

今年52岁的云莺本名张庆梅,是山东建筑大学的一名老师,网名云莺的她另一重身份则是济南跑吧俱乐部网上论坛的版主,跑龄10年。”从大学操场到马拉松赛场,从每天4公里都累得浑身难受到一举拿下42公里不在话下,她在跑吧发布论坛的帖子详细记录着跑步的经历:“全年365天,出勤245天,完成跑量5551K,平均每天22.6K。从年初到年尾,我辗转全国各地,共参加马拉松比赛27场。”这是张庆梅的2015年跑步总结。

对于历城马拉松协会副会长吴晓霞来说,长跑之路的开启缘自减肥的目的。2010年,她去北京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经过4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最后到达终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伟大。”

“近几年来,马拉松越来越热。以前参加马拉松赛事,是主办方邀请我们去,不仅住宿全包,还发奖金、奖品。而如今,不仅全部自费,还要交一两百元的报名费,这还不一定能参加上。因为报名的人太多,是要摇号的。”吴晓霞称,她所在的协会自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经有1000多名成员,“各个年龄段都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最多。”

吴晓霞介绍,如今济南的马拉松团队已有二十余支,跑步的热情弥漫在泉城的各个角落。每个月,他们几乎都要参加一两场赛事。每周还会组织约跑,跑程最多为20公里。“围着东荷西柳跑一圈是4.6公里,千佛山一圈有5.6公里。奥体中心车少路宽,校园里安全,都是不错的跑步地点。”

张庆梅和吴晓霞们的跑步经历是济南人健身的一个缩影。

相关统计显示,济南市民参与健身活动中有61%的人会选择跑步或散步,32%的人选择健身操,27%的人选择登山,18%、16%以及12%的人分别喜爱扭秧歌、球类运动以及太极拳等武术项目;还有13%选择了其他健身项目。

其中,大多数人习惯参与1-2项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一些人选择晚饭后出来散步,放松心情,增进身心健康。健身操这一类的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运动难度还是强度,都不大;而且这些活动项目具有明显的健身性、韵律性和表演性,受众性强,人们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陶冶心情。登山项目深受济南市民的喜爱,早晨千佛山、英雄山等是大众健身的好去处。还有一些武术爱好者在公园或广场的空地上进行练习:古人所谓“修身养性”,济南人正在通过不断“修身”达到“养性”的效果。

笼式足球里的公共健身变革

5月22日,齐鲁周刊社携手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世茂集团济南·宽厚里、鲁能体育文化公司、北京龙足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打造了全国首家城市CBD公益体育公园——济南世茂城市体育公园。其所推广的笼式足球搭建伊始,便引发过往人群的热议。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笼式足球,颇有些街头足球的味道。

“实际上,早在2014年,我们就开始了笼式足球的推广。当年是《齐鲁周刊》创刊15周年纪念年又恰逢世界杯,我们在年初策划了一系列庆典活动,笼式足球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齐鲁周刊副社长刘子亮说,当时的活动只持续了3个月。

“今年国家在大力推广体育产业,球迷人数增多,目前济南市区内免费的足球场地却不多,同我一样爱好踢球者发现,每次心血来潮踢球时,都需开车到处找场地,时常城南城北、城东城西跑遍了,寻不到一处好场地,只得扫兴而归。”刘子亮说,运动和文化的紧密结合,是构思2016世茂城市体育公园项目的初衷,公园为“全民健身”而来,“寸土寸金的商业区为何不能融入体育元素,打造一片城市公益绿地?2014年的‘笼式足球更像是一个产品,现在的却是一种产业。”

“笼式足球”受欢迎的程度,折射出社会和人们的心态,他们比以往更注重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感。“笼式足球场采用全封闭球网设计,完全不必担心给周边商铺及路人带来影响。球场内草皮健康环保,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此外,它解决了济南人休闲与活动半径的问题。这一运动模式正在济南展开快速复制。

据刘子亮介绍,“7月30日,乘着里约奥运的东风,环宇城“超级球场”强势入市,再次在业内注入一缕新风。”通过打造多功能、全新体验的运动场地,使更多成人、儿童都能享受家门口运动的乐趣,为泉城市民开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未来,我们欲向其他省市,或更大型的体育公园模式发展。也在探索像奥林匹克公园一样,大型专业的足球运动场所。”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而且受到经济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健身方式无法满足济南人日益上涨的需求,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始参与其中。不同专业的体育运营商也已嗅到产业的商机。

从政策规划到“全员参与”:

为城市植入体育元素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8月8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等文件陆续出台。在此氛围下,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济南奥体中心联合区域内“奥体健身大本营”所有健身俱乐部共同开展10余个健身项目免费体验,包括踏板操、芭蕾形体、瑜伽、篮球等,丰富的健身体验项目让市民大呼过瘾;在全民健身中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众多项目也免费向社会开放;而在槐荫区体育活动中心,田径、有氧健身、器械力量健身、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等项目也迎来众多粉丝。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济南市共举办较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100多次,直接参与人数达到1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济南市体育局组织的济南市元旦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济南市第四届冬季畅游泉水国际邀请赛、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全民健身日活动、全民健身纪录挑战赛、大明湖端午节龙舟大赛等传统届次的全民健身活动。

近年来,济南市政府及体育局大力发展济南体育事业,分别建设了服务于专业体育赛事的各类场馆以及举办承办了多项国际性体育赛事。此外,济南体育专项规划中也包含了“对济南市中心城区1022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布局,并对单位附属体育设施开放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中心城区范围外各村镇、县(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26日,山东省体育局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细致介绍。《意见》指出,到2025年山东要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新建社区和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40%以上,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全省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超过5个,打造国际知名体育企业和国际名牌体育产品, 形成2-3家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40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等目标。

猜你喜欢
济南人修身济南市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作品赏析(1)
最亲民的泉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