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规律提高医学教学效果

2016-09-15 06:41申国明黄金玲陈光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法

蔡 标,申国明,黄金玲,陈光亮,朱 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规律提高医学教学效果

蔡标,申国明,黄金玲,陈光亮,朱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8)

医学学习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有方法的.依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产生的艾宾浩斯记忆法是公认的、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在医学的教育中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会学生掌握艾宾浩斯记忆法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设计中安排让学生进行记忆回想的时机和次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规律并理解所学的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做好医学教学工作,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医学;教学;艾宾浩斯记忆法

记忆对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医学的学习更为重要.医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太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无论是西医课程中的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西医基础课或临床课,还是中医课程中的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基础课或临床课,都需要学生去记忆,且这些课程都存在着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的现象,容易造成上课能听懂,下课即忘记,考前全背完,考后即忘记的现象.因此,在医学教学中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指导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掌握记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艾宾浩斯记忆法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寻求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教学方法,以期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关于艾宾浩斯记忆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又称“保持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的.他在实验中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他提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认为“先快后慢”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新学习的知识如没有及时复习,一天后只能保持原来的33%),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逐减减慢,最终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同时,艾宾浩斯发现,不同性质的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便于理解、有规律的材料如文章、诗歌比较容易记忆,而那些无意义、无序的材料如YIC、CEX等则较难记忆,以后也很难进行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理解了,可以记得更全面、迅速而牢固,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则效果很差[1].

通过艾宾浩斯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对知识的保持就越好.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

图1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2 艾宾浩斯记忆法在医学教学中运用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中,一般一次课两个学时,且多门课程同时进行,所以排课时两次课一般会相隔几天.根据遗忘规律,如没有经过特殊要求或安排,下次课再进行同一门课程教学时学生基本上会把上次课所学的东西遗忘的差不多了,能记住的所剩无几,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安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的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促进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应从下面5个方面着手.

2.1教会学生掌握艾宾浩斯记忆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在第一次课上,教师可以花上一些时间和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会学生掌握艾宾浩斯记忆法,并强调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进行规划,避免死记硬背,使学习更有效率,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即将学习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

2.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安排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复

当一次课结束时,学生已经开始遗忘,特别是到第二天遗忘的会更多,如果不及时复习,等隔几天上下次课时,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几乎都忘记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住规律,抓好三个点:上课前、上课时、下课前.上课前要把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告诉学生,明确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内容了解即可,然后进入正题;上课时要重点突出,把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用星号标出,适当重复并设问,让学生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很深的印象,且为课后的有效复习打下基础;下课前对本次课所学内容总结一下,尤其要重申本次课所需掌握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后要复习,尤其是第二天要及时复习,并布置课后作业.同时,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强化:第二次课前,课前留5分钟让学生对上次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然后提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隔几次课,再次安排复习提问.每章内容结束后安排三种不同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重复:一份课后作业、一份章节摘要、一份思维导图,分别在章节结束后的第一次课、第二次课、第三次课上交.通过对教学计划进行特意安排,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重复,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2.3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在规律,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

有规律的、便于理解的材料不易遗忘.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规律,理解所学的内容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全面剖析,注重总结出知识的内在规律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把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在讲解《生物化学》中“三羧酸循环”时,明确“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途径和互变的枢纽”,让学生明白糖、脂肪、蛋白质三种物质代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易遗忘.

2.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印象深刻,遗忘较慢,反之则遗忘较快.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加课堂讨论和自主学习等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比如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强化与临床医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结合,少讲纯化学的知识,通过设问解释“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豆、豆芽、豆制品哪种营养价值最高?”“、痛风病人为什么不能吃海鲜”等临床或生活实际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打造一个学生喜爱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强化实验教学和技能操作,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技能操作是医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技能操作,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医学基础课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实验的开设中,除开展验证性实验外,要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专业课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强化学生对技能的训练,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结语

医学学习离不开记忆,科学记忆方法离不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在医学的教学中,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和艾宾浩斯记忆法,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处运用,注重“重复”和“理解”,对于做好医学课程的教学,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0-121.

G642

A

1673-260X(2016)08-0076-02

2016-05-18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jyxm189),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xjjy011),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2150)

猜你喜欢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法
试析艾宾浩斯记忆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中职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学习浅析
中学课堂启发式教学之思考
艾宾浩斯记忆模型在电力运维自学习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遗忘曲线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德语教学
答案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