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效益研究

2016-09-16 03:55石诗雯房耘耘石学峰滕乐飞袁淑婷丁方然
中国医院 2016年9期
关键词:床位数中医医院床位

■ 石诗雯房耘耘石学峰滕乐飞袁淑婷丁方然

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效益研究

■ 石诗雯①房耘耘①石学峰①滕乐飞②袁淑婷①丁方然①

数据包络分析 规模效益 二级中医医院

目的:对2013年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规模效益进行评价,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931所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进行评价,对医院的运行效率、规模收益及床位数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效率的平均得分要高于纯技术效率得分;从规模收益状态看,全国52.52%的公立二级中医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其余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整体床位数过剩。结论: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规模效率有待调整;床位数过剩是影响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效益的原因之一。

【Key words】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economy of scale, the second grade TCM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s: To evaluates the economic scale of government owned second grade TCM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Methods: This dissertation has adopted super efficiency DEA model to evaluate 931 second grade TCM hospitals in aspects of efficiency, scale effect and beds.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s of scale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scores. From the status of return to scale, 52.52% of the TCM hospital is in the stage of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the rest at the scale of diminishing return to scale. The total beds in second grade hospitals are more than use. Conclusions: The government owned second grade TCM hospital scale efficiency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excess beds is one of the reason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cale.

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11, East of North 3rd R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029, PRC

公立二级中医医院作为我国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改善二级医院的运行效率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等多项文件均提出了医院规模标准的问题。本研究主要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规模效益进行评价,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统计年报数据库;样本医院为全国公立中医医院,包括公立中医医院、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公立民族医医院。剔除研究期间停办或者新办的医院数据、医院前后内涵或外沿变化很大的数据以及未分级公立中医医院数据后,最终确定公立二级中医医院944所纳入分析,其中13所因为投入产出数值过大,超出线性规划计算精度范围而出现求解失败情况,因此在分析结果时剔除该13所二级医院,剩余931所公立二级中医医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政策文件以及书籍的研究,总结国内外医院规模经济效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归纳目前较为成熟的测算方法及指标筛选方法,为确定本研究数据包络分析与生产函数分析指标提供参考信息。

1.2.2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RS & VRS模型对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收益状态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的投影方法将非DEA有效的中医医院的投入指标进行调整,得出强有效状态下二级中医医院的适宜投入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评价指标筛选

评价指标经过指标库的建立、备选指标变异系数的筛选、备选指标聚类分析以及备选指标相关性分析等步骤,最终筛选出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数据包络评价指标。最终确定的投入指标为执业(助理)医师数、实有床位数、医疗业务成本以及财政补助收入,产出指标为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以及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2.2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DEA效率结果分析

2.2.1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效率情况分析。2013年全国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偏低,因此综合技术效率也偏低。(1)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得分为0.6163分,最低得分为0.034分;综合技术效率≥1的医院有36所,占全部医院的比例为3.87%;综合技术效率<1的医院有895所,占全部医院的比例为96.13%。(2)纯技术效率:平均得分为0.7229分,最低得分为0.1661分;纯技术效率有效(纯技术效率≥1)的医院有85所,占全部医院的比例为9.13%;纯技术效率无效(纯技术效率<1)的医院有846所,占全部医院的比例为90.87%。(3)规模效率:平均得分为0.8914分,最低得分为0.0309分;规模效率有效(规模效率≥1)的中医医院数为0。

2.2.2全国不同地区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效率情况分析。从地区角度分析,东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不论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要稍微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共有二级中医医院301所,其中纯技术有效(纯技术效率≥1)的医院32所,占比10.63%;中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311所,其中纯技术有效(纯技术效率≥1)的医院30所,占比9.65%;西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319所,其中纯技术有效(纯技术效率≥1)的医院23所,占比7.21%。东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平均规模效率为0.9007,规模效率>0.99的医院有67所,占比22.26%;中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平均规模效率为0.8875,规模效率>0.99的医院有76所,占比24.44%;西部地区二级中医医院平均规模效率为0.8867[1],规模效率>0.99的医院有56所,占比17.55%。

表1 不同规模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效率情况

表2 不同地区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收益和床位配置情况

表3 不同规模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收益及床位配置情况

2.2.3全国不同规模公立二级中医医院效率分析。从医院规模角度分析,床位<100张的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综合技术效率最低,均值仅为0.566;200~300张床位的二级中医医院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均值为0.642。总体看,10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综合技术效率相差不大。

规模效率方面,如表1所示,床位<100张和床位>400张的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效率最小,200~300张床位的公立中医医院规模效率均值最大。

2.3公立二级中医医院规模收益情况分析

从总体看,公立二级中医医院中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医院分布较为均衡。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规模收益递减的医院占比逐渐增加。

从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大部分公立二级中医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中部地区两种收益情况较为均衡分布,西部地区大部分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从表2可以看出,不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二级中医医院床位都较少,院均床位数在130~140张之间,而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二级中医医院床位普遍偏多,院均床位数在265~315张之间。

从规模角度看,规模越小的中医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医院占比越高,而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医院占比逐渐降低。表3显示,200张床位以下的中医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较多,而多于200张床位的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较多,400张床位以上的中医医院无规模收益递增情况。

2.4非DEA有效二级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投影分析

利用数据包络(DEA)可以测算出每所非DEA有效的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各项指标在强有效数据包络面上的投影值,即医院要达到强DEA有效指标需要经过怎样的调整。本研究测算了2013年非DEA有效的931所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实有床位指标在强有效数据包络面上的投影值并进行分析。

从总体看,931所非DEA有效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实有床位数呈现过剩状态,整体过剩72794张,过剩比例为37.43%;投影后的院均床位数由209张减少到131张,院均过剩78张。897所医院处于实有床位过剩状态,其中最大过剩比例为96.61%,最小过剩比例为1.31%;897所医院需要从189105张床位减少到115315张方可达到强DEA有效,减少比例为16.07%。剩下的34所公立二级中医医院实有床位不足,其中最大不足比例为113.40%,最小不足比例为1.14%;如果要达到强DEA有效,则总床位数应该由5388张增加到6383张,增长比例为18.47%。进一步研究发现,公立二级中医医院中实有床位过剩的比例主要集中分布于20%~60%,过剩比例相对较高;而实有床位不足的比例主要集中分布于20%以下,不足比例相对较低:即实有床位过剩的问题要比实有床位不足的问题严重。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医医院床位过剩比例相差不大,其中中部地区床位过剩比例最大,为40.98%,东部地区过剩比例为38.14%,西部地区床位过剩比例为37.73%(表4)。

表4 不同地区非DEA有效公立二级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投影情况

3 讨论

目前多数公立二级中医医院的床位数仍处于过剩的状态,且实有床位数越多,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况越多,规模效率越低[2-6]。大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向大型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层架构转变[7],二级医院面临着转型发展和提高效率的迫切要求,或者向三级医院发展,或者下沉成为社区医疗机构,或者向康复机构和护理机构转型,但提升效率并不是增加实有床位数,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服务产出和运行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8-14]。

[1] 李显文,徐盛鑫,张亮.基于效率的医院规模经济实证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4):65-68.

[2] 潘景香,王小万,李健,等.二级医院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7):84-87.

[3] 段光锋,金春林,张雪,等.上海市二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效率的动态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6):438-441.

[4] 宋汉晓.城市二级医院何去何从[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9):14-18.

[5] 虞兰香,李丽勤,罗阳峰,等.公立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效率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11-12.

[6] 邱亭林,刘尚梅,喻达,等.从床位利用评价医院临床工作效率[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6):39-40.

[7] 谭忠婕.基于规模报酬拐点的二级公立医院适宜规模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8] 雷海潮,周志男,谢学勤,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三级医院适宜规模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3):11-14.

[9] 刘琳.基于DEA的首发基金临床医学联合攻关项目绩效评价[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 0] 滕乐飞,石学锋,程薇,等.京津冀公立中医医院规模效益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3):40-43.

[11] 柳洪杰.北京市A区区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效率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1 2] 杨慧亨,杨文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床位配置效率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34-35.

[13] 张彦琦,唐贵立,王文昌,等.重庆市县级及以上医院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30-32.

[14] 刘宏韬.数据包络分析在医院效率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石学峰: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E-mail:shixuefeng981206@163.com

Analysis on the economy of scale in government owned secondary TCM hospital

SHI Shiwen, FANG Yunyun,SHI Xuefeng, TENG Lefei, YUAN Shuting, DING Fangran//Chinese Hospitals. -2016,20(9):20-22

北京市西城区卫生计生委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课题“西城区‘十三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思路及措施研究”

①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②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12号

2016-01-04](责任编辑 鲍文琦)

猜你喜欢
床位数中医医院床位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