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提议重新定义“癌症”

2016-09-18 10:06编辑绣夫
科学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巴雷特研究所博士

编辑/绣夫

医学专家提议重新定义“癌症”

编辑/绣夫

现今人们往往闻“癌”色变,罹患癌症就好像被判处了死刑一样。然而,癌症究竟是什么病?弄清癌症的定义,对癌症和某些像癌症的疾病之诊断和治疗又有什么意义呢?

癌症的当下定义

一般而言,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人体间叶组织(指胚胎发育时,由中胚层的间充质分化发育来的组织的统称,如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脉管组织、骨及软骨组织、黏液组织、淋巴造血组织、横纹肌及平滑肌组织、滑膜等均属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上文提到的肿瘤,则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它们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这一点恶性肿瘤尤其明显。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向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研究人员建议改变癌症的定义

美国主要的癌症研究机构担任顾问工作的一组专家不久前建议,应当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彻底改革,其中包括改变癌症的定义,并把这个词从一些常见的诊断中彻底去除。

这些建议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个工作组,并在2013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例如,他们说,一些癌前病症,例如影响乳房的原位导管癌(原位导管癌,又称为乳腺癌0期,指肿瘤细胞仅局限在导管内并未转移到周围脂肪组织),许多医生认为这不是癌症,应当去掉“癌”这个字进行重命名,这样患者就不会太害怕,也不太会寻求可能是不必要的、且有潜在伤害的疗法,包括乳房切除手术。

这个工作组中包括一些癌症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工作组还建议,许多在乳房、前列腺、甲状腺和肺部等部位进行的癌症筛查中发现的病变,完全不应被称为癌症,而是应当被重新归类为IDLE症状,意思是“上皮源慢性病变”。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一些或全部用词转变,即便真的会出现,也只能是在多年以后,而一些癌症专家也对工作组的观点表示强烈反对,但这份出自这样一组顶尖科学家、并得到国家癌症研究所明确支持的报告,会把争论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并很有可能会改变美国对癌症的讨论、定义、治疗方法和未来的研究。

美国癌症学会首席医疗官奥蒂斯•W•布劳利博士虽未直接参与这份报告的撰写,但支持报告的观点,他说:“我们需要一个21世纪的癌症定义,而不是19世纪的癌症定义,而我们一直都在使用后者。”

呼吁转变的原动力来自医生、科学家和患者权益倡导人士越来越强烈的担忧。他们害怕几十万名男男女女正在接受不必要的、有时会有损外貌且有害的疗法来治疗癌前和癌性病变,而这些病变的发展如此缓慢,很有可能永远都不会产生损害。

近年来,高敏度筛查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发现这类所谓“偶发瘤”的可能性。偶发瘤指医学扫描检查时意外发现的肿瘤,这些肿瘤几乎永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然而,一旦医生和患者得知了这样一个病变的存在,他们通常会觉得应该要进行活检、治疗并摘除它,这往往会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和风险。这通常被称为过度诊断,而患者因此而承受的不必要的治疗则称为过度治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有关负责人称,过度诊断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该研究所的一个研究重点。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瓦默斯博士说:“我们还是无法说服人们,乳房X线照相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试和其他筛查手段所发现的问题并非总是传统意义上‘会杀死你’的恶性症状,正如公众正在逐步认识到这一点,一些科学家也正在认识到这一点。”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卡罗尔•弗兰克•巴克乳房保健中心主任劳拉•J•埃瑟曼博士是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她说,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更改筛查中发现病变的名称。

不同意见:修改术语无法解决问题

这些提议不会被所有人接受。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伊夫琳•H•劳德乳房医学中心医疗总监拉里•诺顿博士认为,更大的问题是,目前医生无法明确地告诉患者,哪种癌症不会发展,哪种癌症则会致死,而修改术语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他说:“哪些原位导管癌病例会演变成恶性癌症,哪些不会?我很希望我们知道这个答案。但并没有非常精确的方法,比如,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和肿瘤,就能明确地知道这是生长速度缓慢的癌症。”

诺顿博士没有参与此项研究报告的工作,他承认,医生们的确需要投入精力,更好地与病人就癌前和癌性病变进行沟通。他说,他常常对病人说,即便原位导管癌可能看似癌症,但它的表现未必和癌症一样,就像有人“打扮得像个罪犯”,其实未必真的是罪犯,除非此人违反了法律。“术语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毫无疑问,这一点是需要解释的。”诺顿博士说,“可是即使突然改变术语,也不能回过头去修改几百年的医学文献。”

那些赞成通过简单地改变名称而将癌性病变降级的人表示,有过这样的先例。这份报告的作者埃瑟曼博士指出,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改变了一种早期尿路肿瘤的名声,移除了“癌”一字,称它为“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另外,一个常见的被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子宫颈抹片检查结果被重新分级,定义为低度病变,而不是恶性肿瘤之后,女性就会更愿意接受观察,而不是要求治疗。她说:“改变我们用来判断不同病变的语言至关重要,这样做能让患者们相信,他们不必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激进治疗。对于大众来说,问题是一听到‘癌’这个字,就以为如果不治疗就会死。我们应该把‘癌’这个字留给那些极有可能会产生问题的病症。”

由于医生们还没有明确的方法,根据症状来区别良性、生长缓慢的肿瘤和恶性病灶,他们就会把每一个病例都当成可能会恶化的来治疗。结果是,医生们会发现并治疗大量似乎具有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的患者,如原位导管癌、一种称为巴雷特食管的病症、小甲状腺肿瘤和早期前列腺癌。但是,即使对这些病症进行多年激进治疗,侵入性癌症也没有相应地减少,这说明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极其普遍。

研究如何识别良性肿瘤与恶性癌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也呼吁医学界更多关注如何识别良性的、生长缓慢的肿瘤和恶性疾病,进行更多这方面的研究,包括集中汇总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增进对那些看来不太可能演变成癌症的病变的了解。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经在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3年前,瓦默斯博士成为研究所主任以来,已列出了一系列“挑战性问题”,目的在于鼓励科学家关注关键领域,其中包括过度诊断的问题,以及通过分子检测来区分生长缓慢的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问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另一个项目—巴雷特食管转化研究网络,主要关注于食管内膜的变化,这种变化多年来被视作是食管癌的前兆。虽然患有巴雷特食管的患者会定期接受扫描检查,有时候通过去除食管内膜来进行治疗,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多数时间,巴雷特食管都是良性的,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治疗。许多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如今进行合作,将组织样本收集起来促进研究,进而确定巴雷特食管何时最容易癌变。

瓦默斯博士说:“我们的研究人员现在不只是在寻找及早发现癌症的方法,他们也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发现癌症时,靠哪些因素判断其影响会有多么严重?而20年前发现癌细胞时,就会感觉有极大的可能会死掉。现在和那时的想法完全不同了。”

猜你喜欢
巴雷特研究所博士
枪械图鉴——巴雷特M82系列步枪
睡眠研究所·Arch
制冷博士来帮忙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