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内蒙古绿色名片

2016-09-20 23:26高旭天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呼伦贝尔农牧业

高旭天

盛夏八月,绿动青城。8月6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绿博会期间,超过10万人次入场参观展会。不论是对于市民还是客商,这都是一次充满惊喜的体验。

绿色品牌大阅兵

在巴彦淖尔展区,一面色彩缤纷的果蔬墙前围了一群人。“这个瓜叫斯田哈密瓜,产于乌兰布和沙漠地带,主食就是有机富硒肥,又被称作大漠长寿瓜,昨天布展的时候就有好多市民抢着要买。”内蒙古博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据了解,该公司致力于向全国展示和推广河套地区的有机富硒果蔬品牌,他们的产品除了蜜瓜和西瓜,还有番茄、黄瓜等品种。

在呼伦贝尔展区,大兴安岭诺敏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吴丽英正忙着给顾客取货。他们带来参展的“诺敏山”牌有机黑木耳是自治区名牌产品。依托大兴安岭富饶的物产,该公司开发林下资源用以加工有机食品,有黑木耳、山野菜、山野果等近百个品种。

而在乌兰察布展区中央位置,各种各样的马铃薯品种和让人垂涎欲滴的马铃薯食品,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消费者。来自察右后旗的北方马铃薯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他们的“后旗红”牌马铃薯,这个品牌今年3月在国际上获得5A级品牌认证。

绿博会期间,我区有2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97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33家盟市级龙头企业以及大量生产名优特新农畜产品的中小企业、示范区、合作社等参展,产品涉及137类4069个品种,涵盖乳、肉、绒、粮、油、薯等主导产业。这不仅是一个荟萃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的大展台,也成为一次全区绿色农畜产品品牌的大阅兵。

品牌建设为抓手

近年来,一批内蒙古农畜产品知名品牌赢得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从鄂尔多斯、鹿王羊绒制品走红世界,到伊利、蒙牛、科尔沁等一大批草原品牌覆盖全国市场,一张张独领风骚的绿色名片,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内蒙古,认识了大草原。

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内蒙古大力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本土绿色农畜产品企业和品牌。推进品牌建设,着力培育区域性优质品牌,已是我区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抓手。从2013年起,锡林郭勒盟一方面培育统一的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一方面启动实施了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今年已完成80万只羔羊全产业链追溯档案建设,使锡林郭勒羊肉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呼伦贝尔市采用“呼伦贝尔+商标+企业”商标的形式进行运作,打出“呼伦贝尔黑木耳”“呼伦贝尔羊”“呼伦贝尔牛”“呼伦贝尔马铃薯” 4张大牌,形成了整体的品牌效应。截至目前,已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56家,“三品一标”农产品截至2014年已达2038个。

品牌经济促升级

绿色品牌带富了一方百姓,“跟着名牌好赚钱”已经成为内蒙古广大农牧民致富“法宝”。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内蒙古乳品企业,以“现代奶站+个体牧场+养殖小区+牧场园区”的新型模式,带领广大奶农共奔富路。国内最大的专业牛肉供应商科尔沁牛业,则通过“公司+基地+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肉牛集约化、规模化产业链条,受益者首先是当地农牧民。

如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产品输出的重要载体,是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的主体力量。随着品牌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区农畜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着产业的更新换代,促进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更凸显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呼伦贝尔农牧业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