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2016-09-20 02:37广东省水电医院药剂科广州511340
北方药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曲塞单药类药物

罗 琼(广东省水电医院药剂科 广州 511340)

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罗琼(广东省水电医院药剂科广州51134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 年1月,因为一线治疗失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和24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5.5)岁,采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对照组53例,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和25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5±6.2)岁,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缓解率、控制率、一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都低于对照组。结论:应当采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单药 铂类药物 二线治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由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增多,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日渐明显,由于吸烟、职业环境、基因等客观因素,肺癌患者人数逐年提升,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占我国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根据有关报道,大概70%以上的病例确诊的时候已经属于晚期,这样就已经失去了动手术的机会[1]。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因为一线治疗失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采用两种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因为一线治疗失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和24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5.5)岁,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对照组53例,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和25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5±6.2)岁,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时间要大于10min,每天。每21d为一个周期,根据不同情况,治疗时间为2~6个周期。预处理:治疗前需要补充叶酸,直到治疗后21d,还要在治疗前1d,和治疗当天以及治疗后的1d口服地塞米松片。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时间要大于10min,每天,另加顺铂75mg/m2,每天。每21d为一个周期,根据不同情况,治疗时间为2~6个周期,并在治疗中给予水化治疗。预处理跟观察组一样。

1.3观察方法: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为参照RECIST1.0标准,完全缓解为CR,部分缓解为PR,稳定为SD,进展为PD,缓解率为ORR,控制率为DCR。

1.4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比较分析。对数据资料,以t或者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后,可以看出虽然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对病情的缓解率、控制率和一年生存率上要比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可比性,见表1。2.2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上要比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 论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症状早期表现在咳嗽、胸部胀痛、低热、血痰等,晚期表现在体重降低、咯血、呼吸困难,病因多样,如吸烟、职业影响、空气污染、辐射、遗传、肺部感染等。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较快,很少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或体征,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机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虽然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出来大部分患者已经为晚期,化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多数患者的一线化疗结果并不理想,会发生恶化的现象。据报道,肺癌一线化疗总缓解率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需要进行二线治疗[3]。培美曲塞是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标准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4]。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疗效不亚于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治疗后的毒副效果小于同类产品[5]。培美曲塞是抗叶酸制剂,通过干扰细胞复制过程中的叶酸代谢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6]。培美曲塞作用机制独特,抗瘤谱广,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目前已成为NSCLC二线治疗的标准选择[7]。

本次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月因为一线治疗失败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7例,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虽然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对病情的缓解率、控制率和一年生存率上要比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可比性。而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要比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多。总而言之,在缓解率、控制率和一年生存率上两组并无显著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实验证明应该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进行治疗。

[1]武宁妮,程静,吉兆宁.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2):136-140.

[2]周向毅,周婷,邱晶,等.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8):896-898.

[3]张广云.培美曲塞单药化疗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8):985-986.

[4]陈文怡,王韡旻,刘俊,等.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J].世界临床药物,2015,36 (8):529-533.

[5]于飞,刘晓晴,李晓燕,等.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2):117-121.

[6]范姗姗,安广宇,严冬.培美曲塞单药与联合铂类药物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J].癌症进展,2013,11(3):243-248.

[7]方学辉,吴倩,韩雪梅,等.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肿瘤,2013,33(10):919-921.

R734.2

B

1672-8351(2016)02-0154-02

猜你喜欢
曲塞单药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培美曲塞与叶酸不可不说的二三事
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雷替曲塞及其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转氨酶的影响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