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育王问题探讨

2016-09-20 13:17马平信
中国蜂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育王王浆复式

马平信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南寨西村)

蜜蜂育王问题探讨

马平信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南寨西村)

蜜蜂育种

《中国蜂业》2016年第2期刊登了周伟和邱汝民老师《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一文,文中部分观点我有不同看法,希望和大家交流。文章中提到“复式移虫培育出的蜂王体型小,产卵不规则。复式移虫蜂王浆过剩,导致处女王发育不正常,有的似乎与工蜂相似,复式移虫导致蜂王浆过剩,工蜂泌蜡使王台口增高,幼虫与王台中的蜂王浆分离,无法取食营养造成处女王不健康,体型小而营养不良”。

《程序化养蜂法》第三节育王条件对蜂王质量的影响中介绍了养蜂科技人员用4组条件相似的蜂群为哺育群,分4组作对比试验。第一组移虫蜡碗点浆;第二组蜡碗点蜜;第三组蜡碗复式移虫;第四组直接移虫,不给任何饲料,使各组所处的环境都一样。其结果是复式移虫组蜂王初生重250.82 mg,点蜜组250.36 mg,直移组228.21 mg,点浆组最次为226.07 mg。由于点浆组用的是普通生产的72小时的蜂王浆,加水稀释后用于点浆。结果说明,72小时王浆不适合做1日龄蜂王幼虫饲料。复式移虫蜂王小幼虫发育不受影响。点蜜组用的是巢脾上的封盖蜜,当幼虫移入哺育群中,工蜂立即将蜂蜜舔食干净,并立即饲喂幼虫,同时也可能是蜂蜜增加了工蜂分泌王浆中的糖分,刺激和增大了蜂王幼虫的饲喂量,使其体内产生较多保幼激素,从而使蜂王幼虫发育完善。由此可见,复式移虫培育的蜂王初生重总是稳定的。所以在育王实践中提倡第一次移虫,用培养24小时的蜂王浆给蜡碗点浆,也可以点蜜(巢房中封盖新鲜蜜),待幼虫被接受后,再进行复式移虫,这样才可以保证育出优质蜂王。

关于王台中的王浆过剩促使蜂王幼虫“掉浆”的现象并不是复式移虫所致,蜂王幼虫饲料1日龄幼虫与以后几日龄幼虫饲料的质量数量都是不一样的,王台中王浆数量72小时最多,王台中王浆过剩是浆蜂高产的特点,也与哺育群蜂箱摆放不平,育王过程中受干扰及震动等因素有关。应保证哺育群有足够的哺育蜂维持和调节蜂巢内温湿度,同时保证一切条件正常。在移虫后第二天用小刀割去王台加高部分,阻止工蜂把王台加工过高,防止蜂王幼虫“掉浆”。

《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文中有“人工育王选用3日龄小幼虫移虫”的方法不符合蜂王发育程序。蜂王发育周期卵期3天,未封盖幼虫期5天,封盖期8天,共计16天。培育蜂王利用幼虫的虫龄及孵化前的卵重是提高蜂王质量的关键。人工培育的优质蜂王卵巢管数平均约314根上下,这不仅和蜂王幼虫在整个发育期内的生活条件有关,而且主要取决于所用幼虫的虫龄。雌性蜜蜂幼虫的卵巢早在孵化时就已经开始进行分化,经过24小时后工蜂幼虫的卵巢发育比同龄蜂王幼虫卵巢发育慢很多,因此培育蜂王用的幼虫应小于24小时,最好是卵虫刚孵化6~8小时的小幼虫育王。3日龄幼虫已经是大幼虫,再过2天就进入封盖期,还能移虫育王吗。

《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文中“将选用育王群的蜂王进行按时控制产卵,可用王笼控制,也可采用框式产卵控制器限制,框式控制器控制蜂王产卵时间在10天左右,王笼控制一般7天,蜂王产卵限制后放出自己产卵有15天兴奋期,在3天以后蜂王产的卵较大,可获取移虫育王,优点是能培育出体型较大的处女王”。

《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文中第四节提倡将蜂王控制在幼虫脾上限制产卵,蜂王的产卵量逐渐减少,工蜂照样饲喂蜂王,蜂王体内营养积累,腹部也不会收缩。这样限制蜂王产卵后产的卵重量增加,卵长度增加,是我们需要的大卵。如果把蜂王控制在蜜粉脾或蛹脾上,不如在卵虫脾上好,同时容易造成蜂王腹部收缩,达不到控制目的。

蜂王品种不同,其初生重也有差异,不控制蜂王产卵育王,处女王初生重在248.31~254.4 mg。大卵培育蜂王初生重260.8~267.59 mg。

《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文中“处女王初生重160 mg”不是优质蜂王的标准。有资料证明大卵培育的蜂王卵巢管数多,蜂王产卵力强。这是我学习《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结合自己多年养蜂实践对利用大卵培育蜂王的认识,欢迎蜂友能共同探讨,也非常感谢周伟、邱汝民老师利用《中国蜂业》这个平台讨论科学培育优质蜂王技术。

猜你喜欢
育王王浆复式
我场2021 年育王情况与育王体会
我国主要蜂产品2020 年1~11 月进出口情况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徐祖荫谈中蜂
澳门复式住宅
沉重的教训引出宝贵的经验
黑龙江地区提高王浆产量的几项措施
复式亭全计重收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