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的建议

2016-09-22 09:31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企事业人才队伍管理制度

莫 丹 苏 然



新形势下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的建议

莫 丹 苏 然

近期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强国,则必然要求“知识产权强企”。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对外合作、海外布局等问题,本文结合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对新形势下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归纳为两个加强建设和三个重要措施,即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跟踪预警、开展知识产权全方位策划与布局、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运营。

2015年12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称《意见》)。该《意见》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是我国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企事业单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强国,则必然要求“知识产权强企”。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对外合作、海外布局等问题,本文结合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对新形势下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归纳为两个加强建设和三个重要措施,即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跟踪预警、开展知识产权全方位策划与布局、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运营,如图1所示。

“知识产权强企”需要企事业单位加强建设

加强建设一: 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

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由国家政府部委、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企事业单位作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负责本单位知识产权的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持、实施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强企”的基础,也是“知识产权强企”的首要任务。

当前,虽然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但是存在制度较简单、不完善等问题。“知识产权强企”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新要求,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必须是能够形成系统的、有效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的管理制度。同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涉及内容覆盖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等多方面,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高层领导、项目队伍领导、中层领导、主管人员、法律人员、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等各方面人员。

加强建设二: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增多的趋势,具有知识产权从业资质(例如:专利代理人资质、版权代理人资质、律师资质等)的人员增多的趋势。

图1 知识产权强企的两个加强建设和三个重要措施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人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数既具有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又通晓行业专业技术知识,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知识产权强企”工作的重点。企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也要注重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同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在知识产权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分配机制,在绩效考核和晋职晋级等方面加大知识产权考评力度,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产权强企”的根本保障。

“知识产权强企”需要企事业单位采取重要措施

重要措施一: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跟踪预警

“知识产权强企”工作需要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开展。企事业单位对自身知识产权现状是很容易掌握的,那么对行业知识产权情况或者竞争对手知识产权情况的了解,则需要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跟踪预警机制来实现。同时,知识产权跟踪预警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根据跟踪预警结果,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避免产生不利后果,让知识产权真正支撑管理者决策、服务科研生产一线。

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跟踪预警机制至少包括组织机构、工作方案、风险判断、应对策略四个部分。这里,尤其以风险判断、应对策略两个部分最为核心、不可缺少,它们是知识产权跟踪预警机制是否健全的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判断的准则是判断他人已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与企事业单位已经采用的技术或有可能采用的技术的贴近程度,如果贴近程度越高,则风险越大。在高风险情况时,必须立刻采取措施,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一般风险时,提醒有关人员在科研、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注意避免发生侵权他人知识产权问题;在无风险时,研究分析知识产权具体情况,提出可能的参考借鉴思路。

重要措施二:开展企事业单位全方位知识产权策划与布局

从现今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知识产权工作内容不仅包括专利,也包括商标、版权等。像单纯的为某项目技术申请一两件专利的工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要求,“知识产权强企”需要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知识产权策划与布局。

开展全方位知识产权策划与布局,首先需要将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到企事业单位科研生产全过程中,从科研生产前期、中期到后期全过程跟踪。同时,知识产权策划与布局工作不仅聚焦于科研创新技术专利挖掘与专利申请工作,对可能形成的商标、版权(例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都予以考虑并开展。进一步地讲,知识产权策划与布局还应当贯穿于技术采购和市场运营过程中,开展知识产权引进与知识产权输出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证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当前,一些企事业单位涉及对外合作情况,加强企事业单位重点技术或产品的知识产权海外策划与布局应尽早提上日程,取得海外知识产权不仅仅能够提升知识产权附加值,更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国际影响力。

重要措施三: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运营

当前,企事业单位正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例如:很多科技创新技术申请了专利,获得了专利权。推动企事业单位专利的许可转化,探索专利权投资、融资、入股等产权运营方案,让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热点与难点。

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时,必须明确不同的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存在不同的利弊问题。例如:专利权转让是最基本也是最明确的方式,能够充分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但它的弊端是只适用于应用前景非常明确的专利技术,而且一旦专利技术转让也就失去了技术的拥有权,可以说当企事业单位认为某项专利技术具有好的发展前景时,又选择转让专利权,是特殊情况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运营方式。又如:知识产权的融资,其能够对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有充分的体现,但是融资操作中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像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问题很难给出双方均满意的合理结果。

“知识产权强企”需要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当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后,应当充分研究,共同协商,建立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自身的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可以说,真正的“知识产权强企”必定是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佼佼者。

结束语

为实现与国家有关政策制度设计的有效接轨,适应企事业单位深度发展要求,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企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强企”工作,通过“知识产权强企”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事业单位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企事业单位蓬勃发展。

莫 丹 苏 然

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

莫丹(1978-)女,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专利代理、知识产权。

10.3969/j.issn.1001-8972.2016.11.050

猜你喜欢
企事业人才队伍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军工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困境分析与对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