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下的供给侧改革

2016-09-22 12:27史朋飞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摘要:在新一届政府胜任以来,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的发展状态,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产能过剩和其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为首中央核心领导层为了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局势,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在新常态经济下谋求新的进步,使中国经济在未来数十年以内能够平稳发展。中央放弃了原有的需求的方面调控经济的政策,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的思路。在这几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供给侧改革。让这一经济学名词变成了社会所讨论的新晋经济热点。就在今年的7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习近平亲自主持的有关经济座谈会上,主要讨论的就是供给侧改革。本文从萨伊定律这一定律分析当前的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萨伊定律;供给侧改革;供给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2;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1

一、萨伊核心思想阐述

萨伊定律这两年被提及的概率远超之前,现象的背后既有中国特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的因素,也有经济学说史上对这一思想的争议。我们从它产生的源泉去探究一下萨伊定律的真实含义。

在他的学术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在萨伊提出了一些观点,国家要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商品基础才能扩大,经济的供给能力才会增加。理解萨伊思想要考虑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西欧的社会工厂手工业的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低下,萨伊提出的理论有着现实的意义。接着他分析了经济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无法避开的核心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萨伊的经济观点就是在厂商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这种这种生产过程会产生属于自己的需求。美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①中,关于萨伊这段描述有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萨伊的核心思想。

p表示产品的价格,D表示社会的需求量,i表示产品的序号,S代表总供给。n-1是产品的个数。通过这个数学上建立的等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萨伊所认为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萨伊强烈反对政府对正常经济秩序的干预,认为经济完全有能力自我平复,无节制的干预只能让政府自食其果,带来负的外部效应,给双方都带来损害。萨伊的学说一提出来就饱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这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思想有不同之处。在100年以后世界经济大萧条中,萨伊的这套学说不能解决当时复杂的社会经济困境,能够实际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少之又少,被政治家和政府的经济学家顾问弃如敝履,他们都普遍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加强国家对经济形势的把控能力。在后来几十年内,凯恩斯能解决一切经济难题,凯恩斯理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萨伊理论的支持者则饱受打击。

为了说明萨伊的结论,我列举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的案例。在社会经济体系里,存在单一生产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雇佣工人从事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为500万元,设商品全部销售,收入同样是500万元。厂商要支付生产要素的成本,生产车间工人的薪酬,所有的加起来也是500万。同样的收入对应同样社会需求。通过这个例子,可以了解萨伊的核心思想。用非经济语言普通大众能理解的话来说,生产产品的过程(即供给)会自己产生全部社会需求,无需外部力量干预。这可与我们所熟悉的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截然相反。

二、萨伊定律的适用性讨论

讨论完上面的内容,有一个随之而来,凯恩斯和萨伊的经济主张哪个是最有效和实用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真实的经济波动环境要比经济学教材上所描述的场景要复杂的多,在现实生活在并不能满足一些经济学原理所依赖的基础假设的条件。就像前面举的例子,偌大的中国不可能只存在一家生产企业。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微观经济学假设显然在现实国民经济中并不成立。在我一个经济学初学者的角度看来,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二者都有对的地方,也有自身存在的弱点。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大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它强大的功效让很多国家对此深信不疑,在一定经济周期内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正如我们国家所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所借鉴的正是萨伊的思想。

那么萨伊定律是否适用于我们国家呢?我们将之放到大的历史和经济背景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去回答这个问题。2008年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国家,我国这个世界第二庞大的经济体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制造业衰落,来自中国市场之外的需求急剧下跌,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我国GDP为316752亿元,虽然总额小幅度上升,但是年均GDP增长率只有9.63%,要知道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14.16%,下降了将近5%,下降的幅度太快。从数据上看到,当时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可想而知,中国经济承担了多么大的压力。为了提振经济,应对不景气的经济,国务院拿出了4万亿刺激经济,拉动需求的增长。现在听起来依然很振奋人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提供巨额资金,为市场来了巨大的信心。这使得2009年我国GDP仍然保持了9%的增长率。这笔资金流向了高铁和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的钢铁企业,建筑行业和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代表的能源行业。8年过去了,这次中央的强力救市政策饱受学者诟病。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但盲目的信心和缺乏市场预判导致出现了庞大的过度产能,东西太多卖不出去,资源被大批量的浪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企业竞争力都下降了不少。这正是需要供给侧的关键节点,以消除总需求刺激政策带来的弊病。

三、结论

在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本里,曾提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的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企业在生产中的生产组合方式。这些因素都在经济的供给管理方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破坏经济原有的运行机制。政府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出台法律保护产权和建立一些列制度规范经济管理。市场可要比政府更懂经济规律和经济形势,政府适当加以引导即可。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对前面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萨伊定律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央领导层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供给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萨伊定律也存在局限之处。我们应该采用其有利的一面推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

注释: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2015.

参考文献:

[1]叶德磊.萨伊定律新谈[J].南开经济评论,1988(6).

[2]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

作者简介:史朋飞(199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经济体制学。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