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玛看现代女性的婚恋家庭观

2016-09-22 03:27余田田
人间 2016年6期
关键词:婚恋观

余田田

摘要:本文以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解读讲述了她走向死亡的性格上的因素。她之所以会服毒自杀,主要是因为她不满平庸,贪图物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最终导致幻想破灭,走上自杀,本次论文将探讨现代女性的婚恋观。

关键词:性格悲剧;婚恋观;不满平庸;物质功利;依附他人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2-01

一、爱玛的性格悲剧

(一)不满平庸的爱玛

1.童年教育。从小说中可了解到,爱玛进城在修道院读书,让她有一种优越感、与众不同。在修道院里有个出身贵族的老姑娘讲的小说,小说中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让她羡慕不已。久而久之,她也渴望生活在城堡里,憧憬有个疼人的小哥哥会爬上比钟楼还高的大树给你摘红果,或是赤着脚在沙滩上跑去给你带来一个鸟窝。①于是回到乡村后,平淡宁静的田园生活让她觉得枯燥乏味。

2.从爱玛到包法利夫人。婚姻与自己幻想的生活差距太大。夏尔不懂浪漫,缺乏生活的激情。特别是用餐的时刻,小说写道:“她觉得面前盆子里盛着生活的全部痛苦,白煮肉的热气,勾起心底种种令人恶心的联想。”②而对这些,她恨夏尔的一切,自己是那么的痛苦,而他又是那么地幸福③生活的空虚使她滋生通奸的欲念。

3.情妇生活。罗多尔夫的引诱使她陷入了偷情的欢乐。当第一次幽会后,她说出的话却是“我有情人了!我有情人了!”④这满足了她的幻想,希望能找到浪漫的骑士爱情。但时间冲淡一切,尽管用各种方式挽回,无奈情人还是走了。与莱昂的交往更是肆无忌惮,近乎狂热的行为致使莱昂也抛弃了她,情妇生活只换来的是一大笔债。而当她向他们伸出绝望之手时,却没有一个肯拉她。爱玛在小说中说到“我苦苦哀求,求你帮个忙,帮个谁都愿意帮的忙,可你却拒绝了,因为这要破费你三千法郎”。⑤她霎时明白她所相信以及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假的,最终精神崩溃、负债累累,走向了自杀。

(二)贪慕虚荣的爱玛

1.贪慕虚荣的少女时代。爱玛贪慕虚荣、向往奢华是导致她走向悲剧的必然因素。

首先是父亲对他的影响,父亲生活各方面都讲究。因此,爱玛耳濡目染,或多或少都会收到他的影响。

其次是修道院的环境。向往那些高大的烛台放在祭台上,小说里浪漫的爱情还有宫廷的富丽。在她看来一切刺激缠绵的爱情都与奢华的环境脱不了干系。

2.人生转折点。受邀去侯爵府参加舞会。她完全被里面的人和物给震撼了,这里完全满足自己的幻想。以至于在以后的每个星期里,爱玛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忆那场舞会,“哦!一星期前,两星期前,三星期前我还在那儿来着!⑥”。她买了一张巴黎地图,还订妇女杂志,了解当下的歌剧日程安排,以寻求在想象中满足自己的贪欲。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贝尔特,因为这是她参加舞会时听见一位侯爵夫人这样叫一位小姐。可见她的那次舞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3.物欲的膨胀。在与情夫幽会时,她大把大把地挥霍钱财,最终到了钱财无法还清的时候。她去求公证人,踏入房门口放着早餐的餐桌,两口银暖锅,水晶的门球,镶木的地板和家居摆设,都显出精心照料的英国式的整洁,一尘不染地闪闪发亮;“这才叫餐厅,”她心想,“我想要的不就是这么一间餐厅吗。”⑦在危机关头,她想的是人家的餐厅,而不是自己的安危。可见,她的贪慕虚荣已达到了一种无可救药的地步。

(三)依附心理

1.望夫成龙。从少女到少妇,从少妇到情妇,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让她糜费殆尽了。她把希望寄放在丈夫身上。奥梅先生推荐包法利做跛脚手术,爱玛也希望借此名利双收,自己的幻想也就能成真了。然而手术失败,名誉也受损。让爱玛对夏尔仅存的一丝悔恨也消失殆尽。

2.代价。当出现问题时,她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夏尔,从没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不为家庭做出改变而努力。家庭不是由一个人来维持,而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共同合作。因此,她把希望幸福全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做出努力去实现,最终导致了家庭的毁灭。

二、 从爱玛到现代女性

(一)爱玛对幻想的执着。爱玛幻想惊心动魄的骑士爱情,厌恶平淡的生活。因此在发现婚姻生活枯燥时,她发生了婚外情,她不断地用物欲与肉欲来燃烧自己,但终究是被情人抛弃,债台累筑,走上自杀这条道路。 纵观她这一生,她结婚、偷情、借债都是为了摆脱平庸,过上幻想中的生活。

(二)爱玛悲剧的反思价值

1.幻想与现实。和爱玛一样,所有的女孩子都有美好的幻想,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剧中男主角不仅颜值高,身价高,学问高还身赋特异功能,满足女生们心中所有的幻想。而在现实的择偶条件中,她们和爱玛一样,沉醉在浪漫的幻想中。女生一定要有思考能力,看清事物本质,并积极投身于工作或有意义的事情中。

2.自身价值。爱玛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夏尔、情人身上,却落得悲剧收场。而现在有些女性要嫁给富二代,甚至有的人甘愿被包养。造成的原因,除了外部原因,主要还是内部因素。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提高自身修养。自身价值不是在别人身上得到体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

3.责任与义务。其实爱玛是可以生活得幸福的,她有爱她的丈夫,全心全意地满足她的要求。她有一个女儿,可以体会作母亲的幸福。可她的婚姻观里,没有责任与义务,只在乎自己所谓的浪漫爱情。因此,在追求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堕落,走向灭亡。对一个家庭而言,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是首要的。

注释:

①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7页

②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2页

③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34页

④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98页

⑤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80页

⑥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1页

⑦福楼拜著周克希译、《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67页

參考文献:

[1]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李艳:爱玛之死——论《包法利夫人》的欲望叙事,兰州大学,2010年版;

[3]王增岩:《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经典话研究,湘潭大学,2011年版;

[4]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西南大学,2006年版;

[5]王宇星: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版;

[6]李婷: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版;

猜你喜欢
婚恋观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关于当代高知女性婚恋问题研究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浅析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
平行研究视角下的《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之比较
大学生婚恋的伦理审视
日本近代婚恋观对中国创造社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