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2016-09-23 09:38郭相英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效用要素样本

郭相英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郭相英

通过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分析,界定出财务管理的评估指标,并据此构建出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关系模型。进一步通过对我国14家企业328份问调查卷进行财务管理效用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对降低经营成本的影响效用最大,其次是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以及内控管理,财务评价的影响效用则最小。实证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且对财务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影响分析

一、前言

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实现的,而这四个方面的活动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实现。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实现降低成本、持续销售增长、盈利提高和现金流平衡,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所以财务管理在降低经营成本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乎到整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现阶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理念在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财务管理控制着企业发展的经济命脉——资金,同时还渗透和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所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活动的核心。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有: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规划企业内部物品采购工作,筹集、使用与分配资金,监控财务工作执行状况,严明纪律等。所以,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关键就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资金,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共有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30多种,如:CMS成本管理体系、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BSC平衡计分卡、TCM全面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SCM战略成本管理、MB职能基础全面预算、CEWS成本预警系统、供应链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法、职能基础成本核算、CQ质量成本、项目成本管理、CVP本-量-利分析……等等,这些管理方法都有其各自的意义和作用。但中国的企业能从360度成本管理的角度全面应用或有针对性地应用这些方法的却很少,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的职能基础的成本核算。

目前,由于有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经营成本管理上具有非价值补偿化,进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既不能照搬国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能照搬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方法。所以,需要从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出发,引申出符合相应行业的成本控制方法。本文从国内目前财务管理工作出发,探讨财务管理工作对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机理,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供经验借鉴。

二、经营成本与财务管理

(一)经营成本控制现状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运营进程中也开始注重成本控制的问题,尽管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市场观念。我国许多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

第二,产品定价与成本颠倒。企业改革后,延续了以往产品收费的标准。企业经济的市场化发展,使得一些企业愈加重视利益的追求。产品的价格不断提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会选用特殊的营销模式,通过颠倒产品定价与成本来换取短期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经营成本控制方式落后。随着一体化经济的快速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其运营服务范围也得以拓宽,这就使得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为复杂,产品收支与成本控制难以掌控。在现有企业成本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再加上企业内部财务核算方法比较陈旧,导致经营成本控制方式落后,严重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四,降低经营成本意识不高。有些大型企业内部设计所需资金基本上源自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这些不同于私人性质的企业。因为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致使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有很大的区别。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财务管理比较松散,再加上企业之间业绩互相攀比,使得他们不惜增加经营成本来提升自身的业绩。由于降低经营成本意识不高,造成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财务管理要素

在日常经营、业务活动进程当中所牵涉到相关的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构成了财务管理。其中,财务活动是指企业资金在运营进程中所有活动的总和;财务关系是指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财务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评价与分析等构成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当前以及预测未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对这种状况予以改善和调整。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最客观的依据和标准,用科学的指标去评估企业的运营绩效。此外,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稳步提升企业基金、保值或者增值企业的资产,最终实现最大化的结余。为了完成上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思维是:有效控制经营成本,以合理的产品定价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企业持续健康营运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本文将财务管理要素作为投入指标要素,由于本文要分析的是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所以将低经营成本界定为财务管理的产出指标要素,通过判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来进一步判定财务管理与经营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投入要素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评价五个方面,分别用CM、BM、IM、FM、FE来表示,而财务管理产出要素就是低经营成本,用LTC来表示。

(二)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我国14家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于是就存在有14 个DMU(决策单元)表示财务管理决策,同时每一个DMU都存在有五种投入指标与一种产出指标的评估要素。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参数,基于此可以构建出财务管理与经营成本控制之间的效用模型:

式(1)中,D意为决策企业的技术效用,技术效用是用来表示财务管理进程中的综合效用。maxGt表示第t个 DMU财务管理决策单元的实施效用;xj与yj是指第j家财务管理的DMUj的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α与β分别表示财务管理投入和产出要素指标的权重。

然后,构建出财务管理纯技术效用模型式(2):

模型(2)中,D*表示财务管理实施的纯技术效用,纯技术效用是用来体现财务管理活动状况的好坏度,其中ht值是用来判定规模效用的状态,当ht=0的时,决策企业的规模效用不变;ht〉0时,决策企业规模效用减少;ht〈0时,决策企业规模效用增加。规模效用可以用技术效用与纯技术效用之间的比值来表示,据此便可求出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用。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选取国内14家企业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样本范围涉及到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抽样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问卷的设计方式为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通过对管理层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的访谈调查,得到相关的实证数据。问卷调查采取随机现场访问方法,共发放366份问卷,回收328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通过整理得出实证数据,具体结果详见表1所示。

(二)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效用检验

借助于本文构建的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效用测量模型,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1)与模型(2)中进行分析检验,选用数据分析软件DEAP2.1对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效用的DEA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

为了进一步分析财务管理投入要素对降低经营成本的影响效用,可以运用DEA核算方法求得财务管理投入要素与降低经营成本要素的权重值,具体见表3所示。

(三)结果分析

1.从效用值的视角分析。经过对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效用实证检验可以看出,所选中的14家企业中,样本3、样本5、样本7、样本11与样本13五家的综合技术效用值、纯技术效用值与整体效用值均是1,说明这四家是有效的DEA;样本4财务管理纯技术效用值是1,但是其余效用值均不等于1,这就说明样本4财务管理的规模效用处在弱有效DEA状态;样本6技术效用与纯技术效用值均低于0.5,说明该样本的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表1 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要素数据

表2 企业财务管理投入与产出效用检验结果

表3 财务管理投入要素与降低经营成本要素的权重值

2.从效用状态的视角分析。依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样本3、样本5、样本7、样本11与样本13五家的财务管理效用状态是不变的,据此可以推出这五家财务管理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之间的比率是恒定的,也就是说不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投入量是多少,其对经营成本降低效用是不变的,此时这些可以采取稳健型的财务管理政策;样本2、样本4、样本8、样本10以及样本14的财务管理效用状态处于不断增加的阶段,也就表明随着财务管理投入要素的增多,会提升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效用,此时可以采取进取型财务管理政策;剩余4家财务管理效用处于持续降低阶段,表明不管投入多少财务管理要素,也不会提升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效用,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大量的财务管理投入还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此时企业需要采取收缩型财务管理政策。

3.从权重的视角分析。根据表3求得的财务管理投入要素与降低经营成本要素的权重值可以看出,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财务评价五要素的权重值分别为4.882、3.868、2.695、4.346、2.164,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要素中成本管理要素对降低经营成本的影响效用最大,其次是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以及内控管理,财务评价的影响效用则最小。

五、结果与改进措施

依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视角提出以下几点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的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制定财务管理策略。不同地区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的效用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城市下不同的财务管理效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针对自身财务管理发展状况,选取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比如样本2、样本4、样本8、样本10以及样本14此类就可以采取进取型的财务管理策略,可以增加财务管理各方面要素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与之相反,样本1、样本6、样本9与样本12这类企业就需要减少财务管理各方面要素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以防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第二,制定整体性的财务管理策略。管理层要重视财务管理对降低经营成本的效用,转变传统的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重视财务管理背后的潜在成本效用。但是,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项目,要以全局的观念去探讨问题,要从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财务评价这五个方面的要素状况去评价财务管理水平,不能仅仅看到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

第三,突出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要素。要及时开展产品成本预测活动,制定一定时期的产品成本控制目标与控制水平,分析比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目标的各个方案,选用最合理的经营成本决策;此外,要根据选用的产品成本决策,制定经营成本管理规划,并将此方案作为降低经营成本的参考,同时还需要对日常经营成本状况进行监督,及时找出并克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损失与浪费现象。

第四,注重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要素。资金管理主要是通过决策与计划,建立完善的资金利用与分管机制,监督与检查资金的运用状况,考核资金的利用效用。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帮助有效组织资金供应、提升资金利用效用,进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第五,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统筹兼顾内控管理及财务评价。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编制企业经营工作、现金流量以及投资行为等方面的预算,借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来保障预算决策所确立的最佳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施,最后通过科学的财务评价来确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晔.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探讨.财会通讯.2010(8)

2.黄朝凯,林锐涛,姚伟智,林幕群,于洋.基于准实时数据的反窃电在线监测及诊断分析模型的研究.电子设计工程.2015(14)

3.王振宇.新医改政策下对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和财务监管体制的初步研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 (8)

4.朱优红,李澍,彭丹丹.结合新财务制度谈医院内部预算管理难点与对策.财会月刊.2012(17)

5.孙国珍.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影响研究——基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视角.财会通讯.2015(23)

猜你喜欢
效用要素样本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潜力分析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高等院校对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效用研究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