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成为企业出海的“定心丸”

2016-09-24 08:28王素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王定心丸信保

文/王素

中国信保成为企业出海的“定心丸”

文/王素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反复曲折的形势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防范风险、拓展市场、支持融资、补偿损失等作用,提振广大外经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对广大外经贸企业尤为关注的理赔服务,中国信保细化理赔服务、提高理赔速度,以实际行动护航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信保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8.51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见图1)。

图1 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支付赔款

为民营企业挽回巨额损失

中国信保的数据显示,2015年投保企业的出险致损原因主要包括:买方拖欠、买方拒收、买方破产、开证行拖欠、开证行拒绝承兑,以及海外政治风险等。其中,买方拖欠占到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损因的80%以上,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当充分认识并防范上述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见图2)。

西王集团是一家以玉米深加工和特钢为主业的大型工业企业,年加工玉米300万吨、特钢300万吨,是中国精品钢基地、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电弧炉炼钢生产商。近期,西王集团遭遇海外开证行无理拒付风险,中国信保及时赔付1000多万美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15年6月,阿尔及利亚一家买方通过法国中间商找到了西王集团,计划采购2.77万吨方坯,价值约1200万美元,采用即期信用证方式结算。西王集团了解到阿尔及利亚银行存在较高的风险,主动向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申请了银行资信调查和信用限额。在中国信保确定承保后,西王集团积极安排生产并按照合同及时发货。

天有不测风云,货物在途期间,国际钢价大幅下跌。与此同时,西王集团收到了买方发来的拒收函电,表示货物存在放射性问题,拒绝接收货物。即使此后西王集团提供了SGS出具的无放射性检验报告,买方也未更改态度。更紧迫的是,银行方面也提出“不符点”,拒绝履行信用证约定的付款义务。面对买方拒收和银行拒付的双重危机,西王集团只能向中国信保报损。中国信保获悉后,立即介入案件,一方面稳定企业情绪,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减损举措。经过分析,中国信保认定银行方面拒付理由不符合《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有关程序性规定,银行应无条件履行付款义务;买方拒收的真实原因不是放射性问题,而是市场价格下跌的原因。此后,中国信保一方面通过海外机构继续向开证行施压,另一方面立即启动定损核赔。

为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中国信保依据保险合同就企业的损失进行了足额的赔偿,赔款金额高达1000多万美元。从企业通知风险发生到获得赔款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西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本强说:“这个案子我们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市场风险这么大,我们做国际贸易这么多年,真的没想到这么大金额的即期信用证,开证行能够违反国际惯例擅自违约;二是没想到这么大的案件中国信保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支付赔款。说句实在话,这个案子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么圆满的结果,是中国信保的专业给我们企业创造的价值。”西王集团副总经理王红雨更是感慨万分:“此次企业面临巨额损失,中国信保雪中送炭,不愧是为外贸企业排忧解难的好帮手。”

多项措施促成 “定心丸”

西王赔案只是中国信保强化理赔服务的一个缩影。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信保研究制定并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理赔服务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积极支持企业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为提高理赔响应速度,中国信保采取“理赔风险总量控制,业务操作分级授权”模式,即由总公司集中处理数量占比较少的大金额赔案,而将数量占比较多的中小金额赔案授权营业机构处理,加快了对企业报损案件的响应速度。中国信保还开发上线了“信保通”网上报损索赔操作系统,实现客户报损通知、索赔申请和单证资料的无纸化传递,同时简化业务和财务操作流程,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纸质单证往来,既加快了理赔响应速度,又提升了客户理赔服务体验。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中国信保采取针对性的理赔措施。对优质客户全面推行“理赔绿色通道”服务举措,对满足一定标准的索赔案件提供“先赔付、后调查追讨”的优惠理赔服务,支持行业龙头出口企业大胆开拓国际市场,带动行业整体出口。国内某大型企业2015年1月16日~5月8日期间向土耳其一家买方出运13票货物(空调机),支付方式为赊销90天。因买方收货后拖欠货款,该企业遂向中国信保报损。中国信保介入调查后,确认保险责任后,根据“理赔绿色通道”的服务原则,先行向企业支付了29万美元赔款。目前,中国信保委托的海外渠道正继续向买方施压,要求其尽快履行付款义务。

同时,中国信保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企业实际,定期为企业提供各种风险预警,举办风险管控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信保累计举办各类国际贸易风险防范讲座数百场,为国内数千家出口企业提供专业培训与咨询,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替小微企业撑起“安全伞”

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通常面临风险管理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中国信保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出险案件中,78.2%为买家或开证行拖欠导致(见图3)。针对小微企业的这一情况,中国信保建立了小额案件“简化流程、简化单证、简易勘查、快速理赔”服务机制,取消客户报损环节,大幅删减索赔单证要求,取消货物处理前置程序,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出口的政策。2015年1~11月,中国信保小微业务下累计发生赔案1143起,累计赔付金额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11年以来,中国信保已累计向小微企业赔付4.82亿美元(见图4)。

图3 小微企业出险原因

图4 2015年小微业务赔付情况

据统计,中国信保成立以来,及时高效地履行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累计向近9000家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71.4亿美元。其中,2011~2015年9月,中国信保累计支付赔款53.47亿美元,近5年年均增长27.9%。

猜你喜欢
西王定心丸信保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定心丸
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西王,玉米铺就的“金色大道”
西王食品陷百亿互保危机
外贸企业出口信保运用管理分析
——以G公司为例
移动支付进医院需要“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