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武器站走向网络化

2016-09-26 12:26
兵器 2016年9期

美国精确遥控公司研制的TRAP T360超轻型网络化遥控武器站是一种网络化的超轻型无人遥控武器站,可安装在装甲车辆、无人车、地面、屋顶等多种平台,用于重要建筑、地下设施、军事基地和碉堡等设施的防御。TRAP T360采用最新的PRL目标跟踪技术,可储存目标位置信息以便发起突然袭击。武器站具有360°高速、高精度旋转能力,因此攻击速度更快、目标跟踪能力更强。武器站上可配备多种武器,包括M249式5.56毫米机枪、M240式7.62毫米机枪、M82A1/ M107式12.7毫米狙击步枪、M2式12.7毫米重机枪,以及口径37?40毫米、有效射程为40?400米的非致命武器,可发射的非致命弹药包括橡皮弹、颜料标记弹、催泪弹、烟幕弹和闪爆弹等。

无人车新动向

法国赛峰集团开发的eRider概念车采用4座4驱和可选有人驾驶设计,除后勤支援外,还能利用全天候侦察、定位组件为快反部队提供情报搜集和打击能力。爱沙尼亚的米尔莱姆公司开发的“飞马”多任务无人车则结合了徕卡地理系统公司的“飞马”2机动测绘平台,能为军民用用户提供边界巡逻、民用工程及救灾测绘,其摄像机3D测量精度可达2?3厘米,特别适于核设施或武装冲突地区。俄罗斯国防部虽然早在2000年就开始无人车研究和试验,但相关研发大多搁浅或拖延,最近又计划将无人装备配备到摩步营一级,每营配备5个机动指挥控制站、2辆无人侦察车,另有配备122毫米火箭弹、80毫米无制导火箭弹和9M133“短号”反坦克导弹的无人车各6辆,还有7架无人机。

反无人机出现新技术

继2013年验证用高功率微波使小型无人机失效之后,雷声公司最近又推出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车载型,希望引起军方兴趣。也在研制之中的机载型称为电子对抗高功率微波先进导弹(CHAMP)计划,2016年内将开展一系列测试,今后可与防空导弹一起作为分层防空体系的一部分。不过该装置现有的样机长约6米,正在进一步缩小体积、增强功能。另外,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在2015年成功测试R&S ARDRONIS无线电监视与反无人机系统后,又推出了配套的定位与拒止套件。该系统利用EB500系列紧凑型数字接收机探测、识别和监视400兆赫?5.8吉赫范围的无人机遥控信号,甚至能在无人机尚在地面时就完成定位,发出预警。加装拒止干扰装置后,还可对低空无人机进行压制,使其失效。

欧洲推出两款镇暴武器

比利时STENTOR系列PHD-146紧凑型便携式远程声学吓阻装置包括电池在内仅重13千克,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和先进的音频设计,声音嘹亮清晰,具有超强的远程定向发射能力,在大风和噪音影响下也可传播1500米,使用146分贝的输出峰值时可用于人群控制。法国韦尔内·卡隆公司最新推出的闪光弹SUPER-PRO口径44毫米,长33厘米,重1.55千克,两根发射管可发射橡皮弹和粘性弹,人机工学握把左右手均可操作并可单手使用,枪管配有瞄准装置。“投掷者”-40口径40毫米,长33?55厘米,重1.65千克,配有可调枪托和人机工学握把,左右手均可操作,枪管前部和侧面有皮卡汀尼导轨。

自行榴弹炮新动向

韩国K9“雷电”155毫米52倍口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射程达18?40千米,其改进型“金刚”刚获得印度国防部订单。最近韩国国防采购管理局又为它提出了全自主无人榴弹炮概念。该概念虽然仍配有2名乘员,但通过与有人的射击指挥车、反炮兵雷达和其他目标捕获系统联网,以及采用基于现有模块化装药的炮弹/发射药自动装填系统,该炮射击过程全自动,只在机动时人工操作。这对韩国当前面临的反炮兵任务尤为重要。俄罗斯的2S35“联盟”-SV15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最大射速超过10发/分,超过德国PzH2000和美国“帕拉丁”PIM,目前正考虑开发一种基于“卡玛斯”6560型卡车底盘的2S35-1“联盟”-KSh的轮式版本,并测试了射程70千米的新型火箭增程弹。

欧美激光武器新进展

继30千瓦激光武器随“庞塞”号展开作战试验后,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还将测试150千瓦激光器,其GBAD DE OTM(行进间陆基防空定向能概念演示)项目则将把30千瓦激光器和“毒刺”导弹集成在海军陆战队的“悍马”等战术车辆上,为小部队对抗低空/高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有人飞机,预计2022年定型,未来还可能用激光武器取代导弹。MBDA德国公司也计划将激光武器与“西北风”防空导弹和MPCS炮塔集成到“拳击手”等多种陆/海基平台,并联网到一体化防空系统中,以对抗炮弹、无人机等目标。

韩国军工野心勃勃

2014年韩国进口武器78亿美元,曾居世界首位;在2011?2015年世界武器进口总额中韩国占2.6%,居第10位。但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武器出口竞争力不足,韩国尚无一家企业销售额进入世界军工50强。2015年韩国排名最前的韩华集团居第53位,LIG Nex1公司、韩国空天工业公司和韩华泰科公司分别居第59、61和73位。而以色列2016年度GDP虽然只占韩国的23%,却有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以色列空天工业公司分别居第29和32位。在无人机领域,韩虽已排名世界第7,但诸多核心部件仍依靠进口,为此韩国制订无人系统发展五年计划,以争夺年均增长22%、2020年可望达673亿美元的全球市场。2017年韩国将为智能汽车和高端无人机分别投资7800万和4769万美元。

俄军工发展资金紧张

虽然2016年俄武器出口额已达46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50亿美元,但俄还需要156亿美元增强国防和工业实力,包括淘汰落后技术,替代依赖外国提供的部件和技术,完善军工技术装备,特别是舰用和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更新陆海军武器系统。预计到2020年将有929套改造或新建生产设备投产,开发1300项技术。2015年俄国家军工订货任务完成率达到97%,空天军现代化武器比例占到64%,今后4年内将达到预定的70%。近三年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增加近1.5倍。不过围绕正在制订的《2018-2025年国家武备发展纲要》,普京强调保持已有发展速度,但俄财政部只能提供1902亿美元资金,而军事部门要求的是3812亿美元。

印度欲监视孟加拉湾

最近,印度著名军事评论员普拉松·森古普塔推测:印度将在日本援助下,建造从苏门答腊岛北端一直延伸到孟加拉湾的海底传感器监听网。印度在这一带的海军航空基地改造、在扼守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要冲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加强电子情报侦察设施、建造从金奈到布莱尔港的海底通信光缆等工程,日本都有意提供资金支持。完成后,这条光缆还很可能并入美日现有的SOSUS水下音响监视网。2015年印度总理访美期间双方达成了加强海上安全合作的共识,2016年3月的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各国也希望印度加强印度洋防御。虽然可能有数据共享和投资巨大等压力,水下监听网对反潜能力不足的印度仍举足轻重,特别是在中国潜艇近年已开始出现在印度洋的情况下。

乌克兰国防工业转型

由于俄罗斯市场的中断,乌克兰正将国防工业整合为国家控股的国防工业集团旗下装甲战车、航空、雷达无线电与防空、造船与海军装备、火炮与弹药、出口六大核心产业集群。近期正在将科研、主机厂、部件设计和制造厂合并到以安东诺夫设计局为基础的乌克兰航空制造集团中,未来可能还会扩大规模。乌还退出了俄、乌、北约三方战略空运合作,单独为北约提供安-124运输机,北约也将对乌提供40个领域的援助。虽然还需要改革外资不得超过49%等障碍,乌也打开了与来自法国、波兰、土耳其、美国,未来还包括德国和英国等伙伴合作的前景。在与沙特合作的安-132D运输机项目中,就用霍尼韦尔、利勃海尔和普惠加拿大公司等西方子系统替换了俄制系统。

小卫星市场大爆发

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未来10年(2016-2025)全球将发射超过3600颗小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总价值220亿美元,比过去10年增长76%。其中,遥感卫星增幅最大,预计将超过2100颗,仅前4位的企业就将发射1400颗,通信卫星也将大幅增至近800颗(还不包括SpaceX公司的STEAM星座),大部分属于计划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OneWeb公司。小卫星一般分为质量小于10千克、10至50千克、50至250千克和250至500千克4个类别。目前全球共有200家小卫星制造商,利用现成商用技术,其研发成本和周期不断下降,利润较低的制造业务甚至流行外包。未来10年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也将达53亿美元,比过去10年增长76%,为此还将涌现出更多小型运载火箭并完善服务,但发射价格可能不容易下降太多。

韩国出售高分卫星图像

2016年7月,韩国SI成像服务公司开始在全球销售Kompsat-3A多用途卫星的光学图像。2015年3月发射的Kompsat-3A卫星可提供优于0.5米分辨率的图像,这使韩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公开销售0.5米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国家。Kompsat-3A的相机研制得到空客德国分公司和德国宇航中心帮助,运行轨道从2012年发射的Kompsat-3的675千米降至528千米,因而分辨率也从0.7米升至优于0.5米。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IAI)为意大利军方研制的Optsat-3000光学卫星可在450千米轨道达到0.38米分辨率,但不会商业销售,不过该公司计划2020年前发射分辨率0.3米的商业卫星。

美开始测试防空反导雷达

2016年6月6日,由雷声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AN/SPY-6(V)防空反导雷达(AMDR)部署到太平洋导弹靶场,开始作为一体化防空反导防御(IAMD)体系的一部分,对空中和水面目标进行实弹测试。该项目2013年10月进入工程、制造和发展阶段,2015年5月完成系统关键设计评审。AN/SPY-6是一种双波段(S波段用于防空反导,X波段用于平面搜索)有源相控阵雷达,灵敏度比现役SPY-1D(V)大为提高,可在两倍距离上探测到尺寸缩小一半的目标。通过增加更多收发模块以及冷却、电气和控制组件,它还能增大功率。从2019年安装到首艘第III批次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起,它还将用于航母、两栖舰、护卫舰、LCS“濒海战斗舰”和DDG1000驱逐舰。

美俄升级鱼雷

2016年5月,洛-马公司获得美国海军7280万美元的合同,升级广泛装备洛杉矶级、海狼级、弗吉尼亚级和俄亥俄级核潜艇的MK48重型鱼雷。为此开发的宽带先进声纳系统(CBASS)具有主动/被动复合自导、宽带信号处理、多波段探测、反对抗和发射后不管能力,特别增强了在声学环境恶劣的浅水环境对抗先进常规潜艇和高性能水面舰艇的能力。俄海军也计划2017年全面投产Futlyar新型深水鱼雷,以装备北风之神级、亚森级和亚森-M级核潜艇。目前仍在试验的这种鱼雷以Fizik自导鱼雷为基础,Fizik刚刚取代80年代研发的USET-80鱼雷。Futlyar仍采用尾流自导,航程50千米,最大速度超过50节,最大潜深400米,但同时增加了线导模式,自导距离也更远。

俄兜售航母

据印度军方高层透露,2016年7月初俄罗斯代表团访印时正式表示:愿意以23000E型航母方案为印度建造核动力航母。印度计划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母有意采用核动力,美国愿意提供电磁弹射器但不打算提供核反应堆技术。由克雷洛夫国家科学中心设计的23000E型航母2015年首次展出模型,成本估计为62.75亿美元,排水量10万吨,长330米,最大航速30节,载机80?90架,有两台电磁弹射器。动力采用专为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研制的РИТМ-200型核反应堆,可使用丰度低至20%的铀-235燃料(上一代破冰船的反应堆需要40%?90%),方便出口。印度估算购买现成的核动力航母至少需120亿美元,而且若购买俄航母,美国将不提供电磁弹射器,因而尚未决定。

美军设想陆军火力用于海岸防御

在2016年5月25日的美国陆军太平洋地面部队协会研讨会上,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指出:既然陆军在太平洋地区驻军,就可以关注如何从陆地向其他区域投送力量。今后,可以将陆军的M109A7“帕拉丁”自行榴弹炮、M142型HIMARS高机动轮式多管火箭炮系统用于海岸防御;将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和海军目标定位系统联网,用于跟踪并打击空中来袭目标。舰载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可以利用16号数据链,经附近舰船中继,将海上目标提供给陆军指挥系统,引导“帕拉丁”或HIMARS从陆上打击敌舰船。HIMARS射程15?70千米,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时射程超过300千米,“帕拉丁”可发射美国陆军现役所有的155毫米炮弹,包括射程超过40千米的M982“神剑”远程精确制导炮弹。

德国潜艇动向

除了用214型潜艇参与印度新潜艇采购竞争外,2016年6月30日,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与印度国防部签署价值3700万美元的合同,为其改装两艘德制西舒马级潜艇并为其装备“鱼叉”潜射导弹。目前印度的13艘潜艇均接近退役,在75和75I工程计划的12艘新潜艇接替之前必须进行大修和延寿。为此印度2014年安排了7亿美元改装6艘潜艇,包括两艘俄制艇在俄大修。德国海军还与拥有一艘基洛级和4艘原挪威海军科本级潜艇的波兰海军合作,内容包括联合指挥、通信互通和联合训练,波兰也正打算从法国或德国采购新潜艇。随着更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参与,这种合作可能为北约范围内的海军合作提供范本。

台制订舰艇更新计划

2016年6月20日,台湾地区海军公布了耗资147亿美元,争取在2017?2040年间自产一批舰艇的计划。目前只有3个项目正式立项,预计共耗资18.75亿美元,2017~2025年完成。其中1.6万吨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定于2017年开工。除AAV7两栖战车和通用登陆艇外,它还设有直升机甲板,但没有机库。该舰还加强了两栖登陆指挥能力,并装备自产的TC-2N中程防空导弹;将于2017年开工的11艘“沱江”级双体轻护舰的首批3艘将有CS/MPQ-90相控阵雷达和4座4联装TC-2N;高速布雷舰将于2017年开建4艘。另外,自产潜艇仍在开发;6000?8000吨级“宙斯盾”驱逐舰设有相控阵雷达、Mk41垂直发射系统和16联装反舰导弹;2000?3000吨级新型护卫舰也将装有自产“宙斯盾”系统、“天弓”3/“雄风”2/3反舰导弹和TC-2N。

F-35陆续成军

在2016年6月6日?17日的首次模拟海外部署中,美空军F-35A战斗机以100%的架次出动率完成88架次飞行,维护任务完成率达到92.3%,16次投弹有15次命中目标,与F-15E的对抗保持全胜。美空军首架作战型F-35A于2015年9月交付部队,现有21名飞行员和106名地勤取得操作认证,2016年2月首次投放激光制导炸弹,5月开始四机编队训练,年底将初步形成战斗力,到2019年底前将部署3个中队共78架。2016年8月,美海军F-35C舰载机将在“华盛顿”号航母上开始第三轮研发测试,计划2018年服役。美海军陆战队也将同时开始F-35B的第三轮研发测试和部分作战测试,前两个作战中队分别于2015年7月和2016年5月初步形成战斗力,计划每年接收两个中队20?24架。

美国发展无人机助推段反导

虽然基于波音747-400的Y A L-1“机载激光”试验台被放弃,美国导弹防御局的定向能武器发展路线图仍设想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完成机载激光助推段拦截弹道导弹。到2019财年,该局将从多个高能激光武器项目中择优按比例放大,2021财年集成到波音的“鬼眼”或通用原子公司的MQ-9“死神”无人机上。可能选用的激光器包括二极管泵浦的碱金属激光器(DPAL)、光纤激光器以及在研的新概念激光器,其功率能达数百千瓦,但更重要的是重量/功率比。YAL-1A的化学激光器的这一指标仅有55千克/千瓦,现有光纤激光器和DPAL样机为35?40千克/千瓦,计划2018或2019财年演示的120千瓦级DPAL和50千瓦级光纤激光器可达到5千克/千瓦。

可种植的飞机和隐形机器人

传统的飞机都是通过材料加工制造出来的,但英国BAE系统公司提出了在大型实验室通过化学过程快速“种植”出小型无人机原型机的想法。借助称为化学计算机(Chemputer)的技术,构成飞机机体和一些复杂电子系统的材料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快速“生长”,从而在数周内按需要制造出小批量的小型无人机,而使用传统方法则需要几年时间。除用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小型无人机的军事行动外,该技术也可用于生产大型有人驾驶飞机的多种功能部件。这也是3D快速成型技术继3D打印后的一个全新境界。类似的生物技术还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在陆军和空军资助下开发的新型皮肤。用于DARPA的“阿特拉斯”人形机器人后,将使它形成触觉,还能变色,隐入周围环境。

B-21可望充当大型突防制空机

最近,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设想将B-21隐身轰炸机作为导弹平台,对F-22和F-35指示的目标齐射(远程)空空导弹。在构想第六代战斗机时,美军已经放弃了单纯的战斗机概念,转而采用渗透型制空(PCA)的概念。PCA平台应该具有隐身能力、高效发动机和一体化航电,有较大航程和有效载荷能力,还能迅速融合最新技术 。其中,B-21这样的平台任务是渗透到敌方空域,但并不在最前沿,而是利用网络中心战能力提供强大精确制导火力。利用这种模式,老式轰炸机也可能有从防区外充当导弹射手的潜力。另外,空战司令部高官还提出聚焦夺取任务所需时间和地点,而不是整个战区范围的持续空中优势,因为在严密防空区域夺取压倒性制空权过于困难与代价高昂。

美国准备六代机动力

2016年6月30日,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分别为通用电气和普惠公司提供了近10亿美元,用于为期5年的自适应发动机成果转化项目(AETP)。初步要求是开发能用于F-35A的200千牛级发动机,计划2019年整机试车,参加替代F135发动机的竞争,开发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原型机则计划2021年整机试车,以助力美国空、海军的六代机的高速和远程性能。经过将于2017年初结束的AETD计划的验证,美国已掌握了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借助自适应风扇和第三涵道等几何可变结构动态调节风扇压比和涵道比,在低速下增加外涵道流量,提高推进效率并降低油耗,能以客机的燃油效率巡航,高速下则提高核心机流量,为起飞和加速提供更大推力和额外冷却空气。

航母着舰大为简单

由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和海军研究办公室合作开发的“魔毯”系统2015年开始在“乔治·布什”号(CVN 77)航母上试验,2016年7月在“乔治·华盛顿”号(CVN 73)上完成全部试验,秋季将初步投入应用。“魔毯”是“用于航母精确进近和回收的海上增强引导综合控制技术”的英文缩写。对装备了数字式飞控系统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等舰载机,通过将飞控系统中的飞机姿态与航母位置进行实时计算,预测飞机和母舰航线将如何相交,能使飞行员在着舰前最后的进近阶段修正航迹的次数从数百次降至个位数,在甲板上着舰的位置也更接近理想位置。由于飞行员工作负担大大减轻,这将从根本上减轻甲板作业人员和飞行员的训练需求,节省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