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5到“状态-6”

2016-09-26 10:51
兵器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战斗部试验场鱼雷

王海风

2015年11月上旬,俄罗斯突发了一次未知真假的“泄密事件”。一家“马大哈”的俄国电视台,在播放俄总统召开高级安全会议的新闻时,将一份超级核鱼雷构想文件画面播放了出来。外界对这个型号从不知晓。一时间,有关苏联/俄罗斯核鱼雷的记忆,又从历史深处被人们挖掘了出来。

核弹与鱼雷的结合

在1951年的一次试验中,图-4轰炸机成功试投了原子弹。然而,如果是在实战条件下,使用图-4核攻击美国本土却存在一些战术技术上的问题。首先,图-4的飞行速度不快,当时的苏军战斗机很难为其提供全程护航。那么在赴美航程的后期,它实际上就是美国战斗机的活靶子。其次,虽然图-4能勉强飞临美国领空,但如果从苏联本土起飞的话,真正符合航程标准的出发点和路线并不多,美国人可以轻松计算出它的飞行线路并进行预先的防空和拦截准备。

于是乎,向来思维发散的苏联人很快将眼光放到了本国的强项——潜艇上。在一些苏联人看来,如果拿潜艇作为核武器的载具,有其独有的优点。首先,潜艇隐蔽性强,可以偷偷地靠近美国海岸再进行攻击,这样的成功率可能会大一些。更关键的是,至少在苏联人的心理层面上来讲,在和美国人较量的时候,苏联的潜艇部队比空军更拿得出手。

苏联人说干就干,很快开始了实现使用潜艇投放核弹的具体技术进程。在工程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核弹的口径和现役鱼雷发射管标准口径差异太大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思路。苏联军方倾向于缩小核鱼雷的尺寸,以配合海军标准鱼雷发射管的口径。苏联科技界的某些人则想要扩大海军装备的尺寸,保留核弹的超大口径。就目前的资料披露看,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于是后来就形成了由军界和科技界各自推动一种核鱼雷计划并行实施的情况,这就是T-5和T-15两个项目。

填补空白的T-5

当时,在苏联海军司令部下属第六局(局长彼得·福明),有关海军核武器的发展、如何在核条件下保护海军目标等所有与核战争有关的海军课题,都由这个部门掌管。因此,当发展核鱼雷的想法正式进入实施议程后,具体工作就交到了第六局手里。

1953年底,海军第六局通过国防部第六局正式提出了有关533毫米口径远航程核战斗部鱼雷的战术技术指标。这种核鱼雷就是后来的T-5。

T-5的研制有多家单位参加,其中最主要的研制单位包括核鱼雷的总体研制单位400科研所(今圣彼得堡“海军水下武器集团公司-水电设备”),以及核战斗部和自动化部分的研制单位,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第11设计局(今俄联邦核中心)。

11局于1954年10月19日进行了T-5核弹头的首次陆上试验,但当时安置于15米高塔上的核弹头在试验中并没有发生链式反应。据在场者记载,“预料中的耀眼火焰和迅速增大的蘑菇云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一只‘小火鸟和一顶‘小帽子”,这是苏联核试验史上的首次失败。

另一方面,没搭载核弹头的T-5鱼雷在湖上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水上试验。先是在伊塞克湖上进行了工厂测试,总共发射了约15条鱼雷。随后又在拉多加湖上启动了国家测试,该阶段总共发射了7条鱼雷,其中6条成功。

然而,要真正检验该鱼雷的有效数据,最终还是要进行核装药后的整体发射试验。而拉多加湖距离列宁格勒不远,不是一个合适的核试验场所。因此苏联人最终决定在俄罗斯联邦西北部巴伦支海上的南新地岛进行T-5的后续实验。

1954年7月31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在新地岛特定地区兴建该试验场的命令。当年9月17日,试验场正式开始动工,最终形成的试验场包括黑湾、别洛什亚湾和罗佳切沃三个区域。1955年8月底,试验场第一阶段主体建设完工,8月25日,苏联部长会议马上下达了进行首次水下核试验的命令。这种几乎是争分夺秒的命令进程,也能看出当时的美苏对抗激烈程度是多么的大。

第一次水下核试验最终于1955年9月21日进行,目的是采集水下核爆炸对潜艇、水面船只、军用设备和岸边设施的影响数据,以及水下核爆本身的物理学数据。试验场的平均水深为35米,最大水深为70米,试验使用的是3000吨(一说3500吨)当量的核弹头。为这次实验安排了多个船只和岸上效应目标,目标上总共安装了100个传感器,其中75个安装在船只上,25个安装于岸上目标。出于可操作性、安全性等多种考虑,这次试验使用专用拖曳设备在12米水深拖曳核弹进行。

除拖船本身被炸得粉碎外,一艘300米距离处的靶船在核爆中沉没,其它目标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此外,相互距离较近的船只所受到的损坏也较大,因此在试验后根据数据设计了核条件下的船只安全间距。

T-5在新地岛试验场的第二次试验于1957年9月7日进行。这是一次陆上试验。此次试验的情况公开资料记载不详,比较确定的只有弹头当量约为32000吨,此外根据米哈伊洛夫《苏联核试验》第一卷的说法,这也可能是该试验场在苏联时代的唯一一次地上核试验。

1957年10月10日,在新地岛试验场进行了T-5的第二次水下核试验。这次实验不仅要测试水下核爆炸对于大气和海军目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测试由潜艇直接发射核鱼雷的可靠性。本次试验的发射平台是北方舰队第73独立潜艇大队的一艘613型潜艇,它先进行了三次没有核装药的同类鱼雷发射(其中有一枚发射失败),随后又在10千米距离处向停泊在试验场内的水面船只发射了装核弹头的T-5鱼雷,弹头当量为10000吨,爆深35米。核爆当场击沉了两艘驱逐舰、两条潜艇和两艘扫雷船,“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苏联海军由此认可了T-5核鱼雷的表现。

1958年,T-5核鱼雷正式列装苏联海军。正式列装的T-5鱼雷长7920毫米,口径533毫米,重2200千克,航速为40节,航程10千米,核弹头当量约为3000吨。

T-5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填补了苏联海军核战略的设定空白。然而,由于它存在存储和保障条件苛刻、战斗准备时间长、战术发射战位潜深小等缺点,因此实际产量并不算大。随着技术和战略设定的发展,苏联海军又很快发展出了新的水下核武器,于是在六十年代末T-5停产。

停留纸面的T-15

如前所述,苏联科技界对核鱼雷有着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谈的超口径T-15核鱼雷。有趣的是,虽然这个项目最后实际上没有研制成功,但噱头大的项目往往广为人知,因此T-15的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要比T-5大得多。

首先发起T-15概念的人是阿尔费罗夫,这是一个典型的第一代苏联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他在沙俄时期的社会身份是电影放映员和邮差,在苏联时期先后担任过鱼雷艇指挥官、飞行观测员、列宁格勒红海军鱼水雷学院科研中心副主任、若干家鱼雷厂领导等职务。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担任了第11设计局副总师和副局长,并参加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由于其独特的专业经历,在苏联进行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中,阿尔费罗夫组织力量进行了某种“超大型氢鱼雷”的研究,并获得了项目代码“T-15”。不过这个项目没有什么后续详情,很可能是被终止了。

再次提出这种“超级核鱼雷”概念的就是核科学家萨哈罗夫了。根据萨哈罗夫的设想,“超级核鱼雷”的核弹头当量为1亿吨,爆炸引起的海啸将摧毁美国海岸线附近包括更深处的所有目标。

比较奇怪的是,T-15的设计研发是在苏联海军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由苏联中型机械部和400科研所协作。根据设计,这种鱼雷的口径约为1550毫米(一说1530毫米),长度为2355毫米,总重约为40吨。

而就在这款鱼雷的实际制造八字还没一撇的情况下,斯大林已通过苏联部长会议于1952年9月9日下达了“关于设计和建造627目标”的命令。根据该命令,“627目标(即后来的627项目)”不仅要解决核动力上潜艇的问题,而且还要能够使用T-15作为核攻击武器。因此,潜艇上不仅要有两根533毫米的标准鱼雷发射管,而且还要有一根1550毫米的非标鱼雷发射管。

作为苏联的第一代核潜艇计划,627项目的进行处于严格保密之下。直到1954年下半年,当苏联中型机械部和造船工业部的专家组将初步完成的技术方案提交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席团又将技术方案转交给苏联国防部审核的时候,苏联军方、特别是海军才知道这一消息。

苏联海军立刻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T-15的航程过短(只有约40-50千米),载弹潜艇无论是接近美国海岸还是发射后撤离,都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特别是按照这种鱼雷的爆炸当量,发射后很难保证不波及发射潜艇自身。另外,苏联海军的反对可能还有一些管辖权方面的考虑在内。

由于海军方面的强烈反对,627项目取消了T-15核鱼雷的内容。根据1955年3月26日的苏联部长会议第588-364号决议安排,627项目最终是一种安装8根533毫米标准鱼雷发射管(携带533鱼雷20枚)的核动力常规鱼雷潜艇。

T-15,最终成为了一种只存在于纸面上的兵器。

标准口径的通用型核战斗部

在鱼雷核武器的开发进程中,苏联海军第六局和鱼水雷管理部门逐渐产生了研制某种与鱼雷的特定型号无关的、可以安装在任何一种533毫米标准口径鱼雷上的通用性核装药独立战斗部的想法。该想法获得了苏联国家的高层支持,1957年2月13日,苏联中型机械部和造船工业部接到了关于设计制造“独立特种战斗部”的高层命令。

根据海军第六局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该“独立特种战斗部”的装药需达到10000吨当量。1959年11月到1960年1月,苏联进行了携带“独立特种战斗部”的测试版鱼雷射击试验(未进行核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60年10月,成功进行了首批5条安装“独立特种战斗部”的实战鱼雷组装,送到了北方舰队的潜艇部队进行试射。

1961年,苏联最高当局决定进行一次陆海军联合演习,以检验核战争条件下的部队机动和作战能力。“独立特种战斗部”鱼雷也被列入了参加本次演习的装备目录。演习中在12500米处发射了四枚带有“独立特种战斗部”的鱼雷,其中的两枚分别在25米水深和临近水面处进行了核爆。

1962年,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签署命令,允许将5条“独立特种战斗部”鱼雷下发到具体船只进行战斗值勤。最后北方舰队的一条627A型潜艇、一条641型艇,以及太平洋舰队的两条613型潜艇和一条641型潜艇分别得到了一条“独立特种战斗部”鱼雷。据某份资料的说法,古巴导弹危机时期,在现场附近就有携带该型核鱼雷的苏军潜艇活动。

由于“独立特种战斗部”鱼雷在各方面的指标都优于T-5鱼雷,而且保存相对容易,因此一般认为它是T-5鱼雷淡出的最直接原因。

就这样,苏联在核鱼雷方面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虽然最终并没有真正进行实战,但在当年那种紧张对抗的气氛下,美国军方所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真真假假的“状态-6”

光阴荏苒,半个世纪转瞬即过,俄罗斯的西部边境线已然倒退回了彼得大帝时期。而且,这并不是一条祥和的边境线。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集团压境的情况下,一些苏联时代的构想又重新被俄国人翻了出来。

2015年1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召集的高级安全会议上,众人重点讨论了如何应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在俄美关系日趋恶化的今天,召开这样一次会议并不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在俄罗斯电视台对此次会议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画面突然划过了一位将军手持的文件,在那份文件上,记载了一种从未披露过的俄国新式武器——“状态-6”。

根据电视画面,该系统的全称是“大洋多用途系统‘状态-6”,开发单位为俄国老牌军工单位红宝石设计局。该系统的设计用途是“摧毁敌人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设施,通过建立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区来造成敌人无法承受的破坏,以确保敌方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无法在该地区内实施军事、经济和其他活动”。

在任务说明的下方,是两艘潜艇和一条标注为“自行水下航行器”的、酷似鱼雷的设备。这条“鱼雷”应该就是该系统的核心战斗部分,潜艇应该是载具。

“鱼雷”下方的说明字迹比较模糊,标注了其航程为10000千米,航深为1000米。而作为载具的两条潜艇(09851项目和09852项目)中,一条的外表看不出什么异常,另一条则在腹下又携带了一个类似微型潜艇的水下设备。最后,文件上标明的工期是在2020年进行国家测试。

虽然俄国官方在事后进行了“消毒”,但人们目前依旧无法判断这次“泄密”到底是真的还是俄国高层有意为之。由于该项目泄露出来的数据着实有些离谱,因此很多人、特别是西方人,还是倾向于此次泄密是俄方战略欺骗,该项目并不存在。

在笔者看来,目前的可能性事实上有三种:1.真项目真泄密,2.假项目假泄密,3.真项目假泄密。如果是其中第三种情况,那么应该是俄方为了抢时间、缓解压力或者其他目的而刻意为之的。普京在会议上曾经表示,俄国会让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功能归零。从苏联时代核鱼雷的发展思路和技术积累来看,“状态-6”属实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如果这个项目真能落实,那么普京的说法就不是空话了。而从技术上说,“状态-6”应该认为是T-15而不是T-5乃至“独立特种战斗部”的继承者。

天上的对抗不占优,就从海里想办法。这种体系对抗中的创新思维和另辟蹊径,在历史上不乏先例。那么俄罗斯会不会在战略威慑方面再出奇招,“状态-6”会不会在某一天真的投入战备值班,现在还都难以猜测。

猜你喜欢
战斗部试验场鱼雷
基于LS-DYNA的巡飞弹安全性分析研究
鱼雷:貌不惊人,却威力巨大
水下的暗战(一)
重型鱼雷研发有多难
电磁发射战斗部抗大过载设计与分析
浅谈武器战斗部的未来发展方向
俄罗斯海军计划于2017年接收新型鱼雷
本田重建加利福尼亚试车场
战斗部动爆破片仿真及特性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