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2016-09-26 12:35龙银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对策

龙银芬

【摘要】在日渐浮躁、日渐功利化的今天,感恩成为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呼唤感恩是呼唤人性的复苏和回归。00后独生子女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感恩意识却很淡薄。本文通过感恩缺失的原因的分析,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拥有一份感恩情怀。

【关键词】感恩缺失 原因 对策 积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31-01

引言

《东方直播室》的一期节目中有一个互动环节的节目——用“太棒了”造句。卡耐基培训学校的老师给主持人骆新的情景是“假如您的汽车丢了,用”太棒了“造句。骆新的回答是“我都胖成这样了,就是长期开车的结果,车丢了,我可以开始走路了,我一定可以成功减肥,这太棒了!”这是一个培养情商的互动节目,但是也让我们理解到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个老话题,但在这些“00后”的孩子面前,却又似乎是个崭新的命题。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感恩之心的丧失呢?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一)对家庭:感情淡漠,不尽孝道

大多数中学生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的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二)对学校:教育之恩,淡漠如水

一些学生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把美好的师生感情变成了简单的“商品关系”,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是应该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三)对社会:关爱之恩,渐被冷落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多时候表现为自私自利,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

(四)对自我:漠视生命,迷失自我

当今的中学生,处于一个新旧价值观更替的时代,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中的形形色色的行为和矛盾,稍有不顺,便消极应对。他们喜欢表达个性,而无所羁绊地宣泄激情,就会走向情绪泛滥而不可控;无所约束地追逐个性,就会在所谓的个性中迷失自我。

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归因

(一)家庭因素——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使得家长们总是会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种不健康的家庭观念,使子女认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感恩回报,而且可以无休止地索取。

(二)社会因素——社会教育存在偏差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竞争性逐渐深入人们心中,受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许多人往往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唯利是图,忽视了道德,弱化了社会责任感,淡漠了公德心。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

(三)学校因素——学校教育过于片面

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最关心就业问题。

中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策略——我感恩我行动

(一)抓典型,营造感恩的氛围

梦想秀舞台上,以感恩承载梦想的追梦人也不在少数。百善孝为先,退役冠军邹庆东为救母亲性命,现场金牌抵押筹集医药费;孤儿闵坤先后被两任养父母收养,为答谢第一任父母的养育之恩,想为生活拮据的他们开个餐馆。《梦想秀》这档节目或多或少在传递感恩正能量。

(二)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养成教育之中,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将懂得感恩的习惯纳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让感恩行为经常化。让学生感受到感恩不应该只是哪一天的应景之作,而应是每天的必修功课。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具体做到:①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②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③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④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三)让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成为感恩的榜样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还来源于老师的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通过设计“家校共育感恩心”联系手册,把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动记录下来。学期结束,班级里面通过评选出最具感恩心的十名同学进行表扬,以此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

(四)构建感恩网络,让学生在文化中熏陶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恩电影,组织学生学唱感恩歌曲、手势语比赛,诵读感恩美文,讲述感恩故事,出感恩板报,写感恩日记,看感恩书籍,说感恩之言,做感恩之事,班班有感恩口号,从学生中征集感恩心语等等。这样感恩文化就会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

http://www.ganenedu.com/中国感恩教育网

http://www.gelzjy.com/北京感恩励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感恩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背起爸爸上学》《外婆的家》、《天国的孩子》、《阿甘正传》、《美丽心灵》、《隐形的翅膀》、《暖春》、《放牛班的春天》……

感恩书籍:《心灵鸡汤》、《长腿叔叔》、《灵犬莱西》、《我与地坛》……

感恩节目:《中国梦想秀》感恩女孩闵坤、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主题演讲、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

总结

马克思指出“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去欣赏别人;感恩是人际关感恩系和谐的原因,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感恩,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家庭”英语是family。6个字母分别:f=father,a=and,m=mother,i=I,l=love,y=you,连起来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父母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父母的爱是低调的、深沉的、无私的。感谢父母,是感恩教育最基础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感恩,对那个我生命中最想说谢谢的人说声“谢谢!”

参考文献:

[1]陈昌兴,刘利才.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4):23-25

[2]张丽.关于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6)

[3]高菊芳.关于我校感恩教育时效性的几点看法[J]《教育届:高等教育研究》,2015(2)

[4]孙玮玮,陈美芬.青少年感恩教育文献分析及启示[J]榆林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小学生感恩习惯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