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2016-09-27 03:08余亚军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发展

余亚军

摘要:在当前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也存在某些认识上的不足,一些深只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忽视了数学本质的东西。如何使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更有效,数学味更浓?本文对此作了几点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生;学习;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24-01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否则,理念付诸行动时往往走形式主义的路子,反而是一种倒退。以下结合对几个教学案例的思考,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感悟。

1.重视操作活动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果只关注操作活动本身而没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下面以六年制第七册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两种教法为例,略加探讨。

案例(一),教师首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接着让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形纸片分出一个1/2:然后教学1/3,先通过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问: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生: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形纸片分出一个1/3……:依次教学1/4,1/5,1/10,每个环节都按照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这样的顺序进行下去。学生在操作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课堂却很沉闷,没有激情,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依样画葫芦,思维活动并不活跃,缺少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样单一重复的操作活动能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思考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二),教师也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但并没有像案例(一)那样对教材中呈现的5个分数都按照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这样的顺序进行。而是把重点放在对1/2和1/4的操作上,在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分出一个1/4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并进行小组交流,说理由:为什么不同的分法,不同的形状却都能用1/4表示呢?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真正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整节课松弛有度,层层递进,富有挑战性,改变了案例(一)徘徊在一个层面上进行重复操作的现象,使学生学得更有瀲情,教学效果更好。 从上面两个例子说明,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重视让学生操作,而更应重视在操作中思考、探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培养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不能只重于形式,而忽视数学本质的东西。

2.自主探究与接受学习

课改强调变过去的接受学习方式为探究学习方式,是教育理念的进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不要理解为全盘否定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节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需要教师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数学经验,并形成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六年级"圆的周长"这一课为例:课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合作探究:学生用绳测法,滚动法等来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填写记录单。汇报交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至此,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已经富有成效可就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各抒己见,相持不下,这时教师应适当地"收",运用"讲授法"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和"π",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听"的热情依然不减,好像就等着老师来揭开谜底似的。因为学生在这时侯既有对准确数据的迫切需要,又通过探究活动对圆周率的意义具有坚实的认识基础,此时用讲授法来传授这部分的知识,笔者认为是恰当的,这是典型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教学是讲效率的,不能提倡一种而去否定另一种,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3.关于合作交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就充分表明了古代贤人对合作交流的重视。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向发展的过程。可见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一种必不可少的教与学的方式。现在有许多课,一上课学生就分小组围坐在一起,从发现探究到解决问题,都是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程度的确提高了很多,也有许多好的课例供我们学习借鉴。但我认为大可不必生搬硬套,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并不都是围坐在一起,那么不围坐在一起就不能合作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合作更多时候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就像前面提过的"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接着提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不会马上就想出来,或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他就自然而然产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愿望。然后教师再来一个"顺水推舟":小组同学讨论讨论,选择一种你们小组认为可行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猜想,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是不会流于形式的。

其次,要处理好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而忽略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否则的话,学生很容易形成两级分化,小组合作时总是一部分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在做,而中等或偏下程度的学生仅是跟从附和,照样是学得被动,课堂中应该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合作探究时要分工明确;交流讨论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

综上所述,转变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闹,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来组织教与学的活动,以期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促进学生在数学上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