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牧草套种芒果园生产力及土壤营养变化初报

2016-09-27 09:32曹树威蔡小艳易显凤赖大伟邓素媛蒋玉秀赖志强
农产品加工 2016年16期
关键词:豆科扁豆白花

曹树威,蔡小艳,易显凤,赖大伟,邓素媛,蒋玉秀,赖志强

(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豆科牧草套种芒果园生产力及土壤营养变化初报

曹树威,*蔡小艳,*易显凤,赖大伟,邓素媛,蒋玉秀,赖志强

(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

针对广西山多地少,果园下大面积土地未得以充分利用而造成土地浪费的现状,研究利用芒果园中套种优质豆科牧草白花扁豆,同时设置未套种牧草的相邻空白芒果园区作为对照,各种牧草套种区及空白区面积均为90 m2,测定牧草产量、芒果营养及土壤肥力,分析套种豆科牧草果园生产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白花扁豆套种1年,测产3次,年均鲜草产量为24 555.6 kg/hm2,干草产量为5 217.75 kg/hm2,鲜干比为4.71∶1;白花扁豆区芒果总酸、总糖相对于空白区分别降低50%和7.1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70%;白花扁豆区10~20 cm深度土壤相对于空白区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分别提高9.89%,66.7%,10.2%,69.05%,24.1%,速效氮、速效钾、pH值分别降低0.55%,11%,4.3%,全效磷、速效磷、有机质等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套种;牧草产量;芒果营养;土壤肥力

0 引言

广西是一个山多地少、平地面积少的省份[1],平地及多数丘陵地区有大面积的果树种植,果树下大面积的空田长期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2]。果树下的土壤板结,土壤养分流失,因此果树下大面积空闲田是亟待开发的土地资源[3]。果草套种是充分利用果园下空闲田的优良模式[4],果树下套种牧草,带动畜牧业发展是提高土地产值、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构思[5]。优质豆科牧草套种果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果园空闲田,获得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牧草饲料,而且可以增加果园土壤的肥力[6-7]。豆科牧草由于自身特性,具有专一性寄生固氮菌寄居于其根部,因此在固氮菌作用下,豆科牧草的固氮效率大幅提高,固定所得氮素不仅可以供豆科牧草使用,而且多余的氮素可以释放至土壤中,增加土壤肥力[8-10]。白花扁豆是一种适应性好、产量高的豆科牧草品种[11]。本研究通过优质豆科牧草白花扁豆套种芒果园,测定套种模式下豆科牧草产量,检测土壤肥力的变化,并对果产量及果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果草套种模式下豆科牧草套种对果园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1.1供试材料

芒果品种:台农1号(Tainong No.1);白花扁豆(Semen dolichoris Album)。

1.2试验方法

1.2.1果草套种

选择树龄6年的芒果园,郁闭度中等,在芒果园下设计白花扁豆套种模式,套种区面积90 m2(6 m×15 m),并设置相邻的空白芒果园区作为对照,对照面积90 m2(6 m×15 m)。果园下翻耕后,采用条播方式种植,条播间距30 cm,播种深度5 cm,苗期需要定期清除杂草,补充水分。

1.2.2牧草产量测定

采用刈割的方式测定牧草产量,白花扁豆自苗期生长至拉伸长度约为2 m即可进行刈割,刈割时留长30~50 cm;待新一茬生长超过2 m即可进行重复刈割;刈割时在套种区测定总的鲜草产量,并折算为亩产量,同时采集1 kg鲜草,自然风干后测定干草产量。

1.2.3芒果营养测定

分别测定白花扁豆套种区及无牧草套种空白区的芒果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指标,比较分析芒果营养品质变化;每个小区取样时均需随机选择10棵芒果树,从每棵芒果树各取成熟芒果1颗,混合后进行测定分析。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测定方法依据SB/T 10203—1994。

1.2.4土壤营养测定

在矩形的白花扁豆套种区及无牧草套种空白区各随机选取3个点,在10~20 cm深度处采集相等质量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后分别测定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等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比较分析芒果园中套种白花扁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等指标测定方法分别依据NY/T1121.6—2006,NY/T53—1987,NY/T88—1988,NY/T 87—1988,LY/T 1229—1999,NY/T 1121.7—2014,NY/T 889—2004,NY/T 1121.6—2006,NY/T 1121.2—2006等标准。

2 试验结果

2.1牧草产量

芒果-白花扁豆套种模式下,在芒果园郁闭度中等条件下,白花扁豆能较强适应芒果树下的环境,套种1年,刈割测产3次,其中第2次刈割产量最高,鲜草产量9 209.55 kg/hm2,干草产量达到2 002.05 kg/hm2,比第1次及第2次刈割产量分别高23.74%,16.52%,鲜草年总产量为24 555.6 kg/hm2,干草年总产量为5 217.75 kg/hm2,鲜干比为4.71∶1。

单次刈割牧草产量变化见图1,套种区白花扁豆产量见表1。

图1 单次刈割牧草产量变化

表1 套种区白花扁豆产量 /kg·(hm2)-1

2.2芒果营养

白花扁豆-芒果套种区芒果总酸、总糖相对于空白区分别降低50%和7.1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70%。经方差分析,芒果总酸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芒果营养指标见表2。

表2 芒果营养指标 /g·(100 g)-1

2.3土壤营养

芒果-白花扁豆套种模式下,10~20 cm深度土壤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速效磷、有机质等含量分别比空白区相应含量提高9.89%,66.70%,10.20%,69.05%,24.10%,而速效氮、速效钾、pH值分别降低0.55%,11.00%,4.30%。经方差分析,全效磷、速效磷、有机质等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土壤营养指标见表3。

表3 土壤营养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合广西本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解决基础应用问题为出发点,拟为解决广西果园下大面积空闲田的充分利用问题提供基础研究工作。广西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种植果树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因此不同种类的果园所适合套种牧草会表现出差异。对于一种特定的豆科牧草是否适合套种某种果园,需要参考牧草套种时牧草产量高低、果实品质变化及套种后对土壤肥力的变化等指标。本试验结合广西百色地区气候特点,研究了芒果园中套种优质豆科牧草对果园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究芒果树下套种豆科牧草的效应。第一,探究了芒果园下套种优质豆科牧草白花扁豆时的鲜草产量及干草产量。结果显示,牧草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果树下空闲田的土地产值,是果园下空闲田套种优良牧草品种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试验中白花扁豆在中等郁闭度的芒果园中年鲜草产量达到24 555.6 kg/hm2,干草产量为5 217.75 kg/hm2,从产量方面而论是一种理想的套种品种;第二,通过果实营养分析研究优质豆科牧草套种对芒果品质的影响。牧草套种的前提是不会降低果实品质或者提高果实品质,因此果树下套种牧草品种的选择须参考果实品质的变化,试验中套种区芒果总酸含量相对于空白区下降50%,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变化不显著,果草套种改善了口感;第三,果树下套种豆科牧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选择套种牧草品种的重要参考。在套种了白花扁豆之后,土壤中的全效磷、速效磷、有机质等分别提高66.7%,69.05%,24.1%,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套种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由于白花扁豆根部具有较多的根瘤,固氮能力强,而多数固氮微生物同时具备强的解磷能力,因此土壤中磷含量显著提高。

[1]黄焕光.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土地资源 [G]//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1992.

[2]罗荣太.广西加速加大草业发展势在必行 [J].草业科学,2003,20(7):41-44.

[3]李翠屏.论广西国土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利用 [J].城市地理,2014(16):105-107.

[4]曾馥平,王克林,李玲,等.荒坡地新建果园几种间种模式及资源利用:以广西环江肯福异地扶贫示范区为例 [J].山地学报,1999,17(3):265-269.

[5]吴会熹.“粮草、果草、林草”套种发展农牧业生产[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1997(2):31-32.

[6]易显凤,赖志强,蔡小艳,等.果园套种豆科牧草试验研究 [J].草业科学,2010,27(8):161-165.

[7]袁远亮,孙辉,唐亚.固氮植物篱梯埂套种桑树效益初探 [J].生态农业研究,2000,8(2):69-71.

[8]李国良,张政勤,姚丽贤,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福建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J].土壤通报,2012,43(4):867-871.

[9]程斯,何丙辉,王侨,等.不同果草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 575-4 577.

[10]刘长全,傅金辉,李发林,等.果园生草、套种绿肥对红壤幼龄果园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J].福建农业学报,1998,13(S1):96-101.

[11]赖志强,蔡小艳,易显凤,等.广西饲用植物志(第一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1-84.◇

Report on Production and Soil Nutrients Variation of Mango Orchard Inerplanted with Leguminous Forage

CAO Shuwei,*CAI Xiaoyan,*YI Xianfeng,LAI Dawei,DENG Suyuan,JIANG Yuxiu,LAI Zhiqiang
(Guangxi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

Aimed to the condition that there exit lots of mountains but less field in Guangxi and the field under most fruit trees is free,the research interplanted high-quality leguminous forage with mango trees,the area of which is designed to be 90 m2,with the neighbouring free field of the same size as contrast and further measuring the production of forage grass,nutrients of fruits,the soil nutrients,analyzing the change in fruit production after interplanting.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rplanting measuring the production thrice,the production of fresh grass in a year reach 24 555.6 kg/hm2while that of the dry being 5 217.75 kg/hm2with the ratio being 4.71∶1.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the total acid and total sugar of fruits from trees interplanted with grass decrease by 50%,7.19%while the soluble solid increase by 2.70%and the total nitrogen,the total phosphorus,the total potassium,the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the organic matter of soil in the depth of 10~20 cm increase by 9.89%,66.7%,10.2%,69.05%,24.1%while the available nitrogen,the available potassium and pH decrease by 0.55%,11%,4.3%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p<0.05).

interplant;forage production;mango nutrient;soil fertility

TQ920.6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8.044

1671-9646(2016)08b-0052-03

2016-06-2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BA05307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合14125008-2-13)。

曹树威(1987— ),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学。

蔡小艳(1982— ),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亚热带牧草选育及开发利用。

易显凤(1977— ),女,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热带亚热带牧草研究与推广、能源草的开发与利用、岩溶区生态治理。

猜你喜欢
豆科扁豆白花
科学家破解豆科植物幸存“密码”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青岛崂山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
一种新的花柱多态现象——白花丹科植物细裂补血草
民族药白花丹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汤
旱地豆科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调皮鬼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