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行业,突出原创性

2016-09-29 16:10黄宇孟令洋章颖
出版广角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思考

黄宇 孟令洋 章颖

【摘要】文章以中国农业出版社为例,对其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科技图书的特点和条件做了分析,并对原创图书的策划和操作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入选条件;思考

【作者单位】黄宇,中国农业出版社;孟令洋,中国农业出版社;章颖,中国农业出版社。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了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和推进“走出去”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该工程分为人文社科、文艺少儿、科学技术三个类别,每个类别选出100种具有原创价值的图书。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图书须为国内作者、国内出版的精品力作,要在内容上体现原创性,能够反映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创作成果。

科技原创图书是“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出版社作为国内农业出版领域的排头兵,自“三个一百”工程启动以来,每届都有图书入选。本文以中国农业出版社为例,分析其入选“三个一百”工程图书的特点和条件,为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策划和操作提供依据。

一、 入选“三个一百”工程图书特点和条件的分析

1.依托行业,体现专业特色

科学技术类图书的出版与行业紧密相关,能够反映该行业科技的新成果。每个出版社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卫生出版社以医学类图书出版为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要出版建筑类图书,而笔者所在的中国农业出版社是农业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综合性出版社,主要出版农业专著、农业科技普及读物、教材、年鉴等,承担着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农业科技领域最新成果的出版工作。行业的专业编辑与行业内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一本科技原创图书出版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编辑对行业科研动态有足够的关注,二是当高水平的作者有了适合的作品通常会优先考虑业内知名度高、声誉好的出版社。因此,科技类图书的创作与出版需依托行业,体现专业特色,总结该领域新成果,为相关行业发展服务。

2.选题起点高,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对中国农业出版社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9种图书进行分析发现,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外,其余图书都被列入该社的重点图书行列,即受到该社专项基金资助。其中《中国蔬菜栽培学(第二版)》《小菜蛾的研究》《中国水稻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大豆高光效育种》分别受到国家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国家出版基金、中华农科教基金等项目资助;《科技馆里的奥秘》为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并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可见,该社入选的“三个一百”工程图书,在选题立项时,都经过了严格的论证、筛选。另外,出版的图书能够解决受众的实际问题也是重要因素。 如《柑橘病虫害原色图鉴》一书,紧贴生产实际,为生产服务。众所周知,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果树。柑橘在我国江西、湖南、湖北等19个省份都有栽培,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柑橘产业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规模化种植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柑橘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严重威胁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准确地识别柑橘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优质、高产,促进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组织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编写了该书。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邓秀新院士给予该书极高的评价:“《柑橘病虫害原色图鉴》是我国柑橘病虫害图鉴领域较系统的一本专著。该书将对我国柑橘生产发挥广泛的指导作用,为提高我国柑橘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柑橘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优秀的作者

优秀的内容是优秀原创图书的灵魂,也是科技领域学者的创新思想和科研成果的总结。一流的作者是优秀原创图书质量和影响力的保证,尤其是科技专著的作者,须在其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才能得到业界的认可。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入选图书除《科技馆里的奥秘》作者为科普作家外,其余作者都是我国农业行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院士。如《中国水稻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一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主编。万建民院士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农业部科技委生物技术组副组长、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技术责任人、农业部水稻生产指导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水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等生物工程研究及应用。这样的作者组织出版的图书反映了该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学术水平,该著作的出版在业界也有很好的反响。

4.推荐专家层次高,推荐意见很重要

按照入选 “三个一百”工程图书的要求,参选图书需要提供相关行业的专家推荐意见。推荐专家的意见也可以说是图书入选的重要因素。推荐专家是该领域的学术权威,其学术地位是公认的,那么由其推荐的原创图书的学术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农业出版社入选的图书大都由院士撰写推荐信,如《中国水稻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一书,不仅作者是院士,而且推荐专家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得主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士;而《绵羊实体解剖学图谱》由已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动物生物技术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院士做了推荐,他给予了该书很高的评价。这些专家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图书学术水平、实际生产的意义给予的肯定是参选图书入选“三个一百”工程图书的重要保证。

5.强调图书的原创性

入选“三个一百”图书原创出版工程的图书,一定要突出其原创性。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红岩指出,“看一部著作是否成功,除了要看它是否原创,还要看它是否有正确、充实的内容,在学术上是否有创新,对某个问题有没有深入研究,在学术上有没有权威性。在此基础上,如果它具备通俗的形式,那无疑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2011年入选“三个一百”出版原创出版工程的图书——《中国蔬菜栽培学(第二版)》充分体现了图书原创性的特点。该书介绍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原创的蔬菜栽培理论和技术,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特有的日光温室等生产设施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适于中国国情的规模化、集约化穴盘蔬菜育苗的理论与技术;以及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进行产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的原理和技术。从权威性上讲,该书的编写团队由全国各地蔬菜界知名专家100 多人组成,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蔬菜生产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从内容上看,该书对每个蔬菜生产技术专题做了详细介绍。

6.优秀的编校质量和装帧设计

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不能入选“三个一百”工程。优秀的原创图书,除了内容本身很重要,编校质量也应该是优秀的。中国农业出版社的书稿编辑出版严格实行“三审三校”,重点书稿由审读室专家进行审读,力求编校质量达到优质。

书籍的装帧设计要具有视觉美感,能够吸引人。一本优秀的原创图书更是不能例外。中国农业出版社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图书,除《科技馆里的奥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两本科普读物采用平装装帧形式外,其他均采用精装设计。精美的装帧设计与好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才更能显出书的完美。装帧设计不只是封面设计,从开本、内文的版式,图书的正文,封面的纸张选择等都要围绕专著图书的风格进行,做到装帧设计的传递信息与图书内容相呼应。

二、加强原创科技图书出版创作的思考

1.把握原创科技图书出版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明显加大,极大地推动了科学事业发展。

2.出版社要提高认识,做好出版规划

优秀的学术专著,能够打造出版社的品牌,提升出版社的学术品位和业界影响力。优秀的出版社,不能只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要鼓励编辑策划学术图书。例如,中国农业出版社高度重视专著图书的出版,设立了重点图书资助基金。入选“三个一百”出版工程图书,也都曾列入该社重点图书,这为图书的出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证。另外,从入选图书来看,出版社的出版规划非常重要。没有选题规划,专著选题就无法着手,更谈不上出版了。因此,出版社应该遵循科技专著的出版规律,从专业角度研究学科的发展,制订出版选题规划。只有做好了规划,专著的出版才可能落实。

3.完善科技原创图书出版机制

笔者认为,完善科技原创图书出版机制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原创出版鼓励与评价机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原创图书的出版创造条件;做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宣传,不仅编辑、作者要了解,读者也要了解。二是出版社的层面。从中国农业出版社入选图书来看,原创科技图书的成本投入大、出版周期长、读者面较窄、经济效益滞后,使得编辑对此类选题产生不敢做、不想做、不能做的想法。因此,出版社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如使用奖励、考核制度,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鼓励编辑策划出版优秀的原创科技图书。

4.积极争取相关资助

一些原创科技著作,读者面较窄、印数不多,但它学术性、原创性强,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出版社如果只考虑经济效益,不去开发挖掘此类选题,或者将好的选题拒之门外,这是十分短视的。为此,出版社要了解国家有关项目政策,积极获得出版基金的支持。目前,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基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出版基金和科技部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如《小菜蛾的研究》《中国水稻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等获得了科技部学术出版基金的资助,保证了此类图书的顺利出版。另外,编辑也可以关注相关行业重大项目、研究动向,与业界专家共同谋划,将出版整合到项目中,获得项目补贴。

5.编辑与原创科技图书的策划密不可分

加强原创科技图书的策划,要有高素质的编辑。一个好的编辑对信息的更新,对社会或者学科发展的趋势要有深刻的了解。科技类出版社的编辑都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原创科技学术著作的诞生与编辑发现选题和策划密切相关。科技类出版社的编辑应该做到立足自身专业,依托行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经常与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了解科研生产动态,及时跟踪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的核心成果,争取将图书出版与项目研究结合起来,同科研工作者一起策划原创图书的选题。

6.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原创科技图书质量

质量合格是对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图书的基本要求。保证原创图书的质量,一是要做好编前工作。原创科技图书通常专业性强、参加编写的作者多、内容多、字数多,为了保证图书质量,编前工作十分重要。如《中国蔬菜栽培学(第二版)》作者百余人、字数200多万字,责编组织有关专家召开审稿会3次,这些都为编辑加工工作打下了基础,是图书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二是做好“三审三校”工作,保证原创图书的质量。

7.增加出版社申报图书品种

原新闻出版署总署规定,参加评选的“每家出版单位参评图书不超过5种,含副牌单位不超过8种”。这就要求每个出版社参评的图书要优中选优,但是这种参评品种数量的限制,可能会使一些原创科技图书从源头失掉入选机会。比如,中国农业出版社除去教材,一年出版新书上千种,其中不乏优秀的原创图书,但是按照上级单位的规定,很多书只能在申报环节被忍痛割爱了。笔者认为,为了鼓励编辑策划出版原创科技图书,评审相关部门应改进申报评选制度,适当放宽评选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1]崔青峰.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科技类入选图书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5(4):54-55.

[2]李金莉. 研究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原创图书品质——从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图书的策划出版谈起[J]. 出版广角,2012(4):46-47.

[3]于国华. 众望所归的重大举措[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7-11.

[4]于国华. 重视原创作品 多出精品力作[J]. 科技与出版,2008(12):4-5.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