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

2016-09-30 04:12魏立群
黑龙江史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鄂温克驯鹿狩猎

魏立群

[摘 要]我国的驯鹿生存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森林中。史书上被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人,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很早以前,他们在狩猎中认识和接触驯鹿,逐步了解、饲养、驯化,最后使驯鹿成为“用之唤来,役后归山”的半野生状态的家畜,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驯鹿文化。

[关键词]鄂温克人;驯鹿文化

一、认识驯鹿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奇特的一种,它们雌雄都长着一对多叉的大角。生性怕热耐寒,体表毛多绒厚,生存在北半球北部的寒冷地区,在我国只有大兴安岭的西北坡出产驯鹿。它的长相很有趣:体似驴、角似鹿、耳似马、蹄似牛,有一些文献中把它称为“四不像”,其实,真正的“四不像”是麋鹿,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如中国的江苏省曾经是麋鹿的故乡。驯鹿性情温驯,主要以苔藓类植物和菌类为食,同时也吃石蕊、嫩青草、问荆、塔头草等早春植物,秋天吃蘑菇等菌类食物。饮水主要是山泉或河水。

二、被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人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由于历史上的迁徙,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地区的鄂温克人曾被其他民族分别称为“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而“雅库特”人就是被清政府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人。他们居住在大兴安岭西北部深处的密林里,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牙克石市,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等地区。

被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人,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渔猎时期,鄂温克人曾将驯鹿作为狩猎对象。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将驯鹿长期饲养驯化,使之逐渐成为“用之唤来,役后归山”的半野生状态的家畜。唐朝《新唐书》记载,“鞠国在拔野古东北五百里,六日行至其国,有树无草,但有地苔,无羊马,家畜鹿如牛马,使鹿牵车,可乘三、四人,人衣鹿皮,食地苔,其俗聚木为屋”,证明在此之前鄂温克人就开始饲养驯鹿。由于驯鹿四肢发达,体轻蹄阔,驼载能力极强,善于穿越森林,在塔头间和雪地上奔跑如飞,被称为“森林之舟”,是鄂温克人时刻不可离缺的狩猎工具和助手。

三、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

鄂温克猎民将驯鹿称为“奥伦”,饲养驯鹿的主要目的是使役,即驮物,其次是为了祭祀。外出打猎时,猎民牵着一到两头驯鹿带着猎犬出发,驯鹿背上驮着猎民简单的生活用品。出猎时打到野猪、黑熊等较大猎物时,猎民剥下皮张连同心脏等重要部位由驯鹿驮回,其余的肉、头、四肢等部位由女猎民牵着驯鹿循着树上的记号驮回驻地。在狩猎过程中,猎民需要根据苔藓的分布和野兽的多寡不停地搬迁,驯鹿为此发挥着重大作用。居住用的帐篷“撮罗子”及其配套用品、生活用品、猎产品、炊具、粮食、各种工具等,全部由驯鹿驮走。老人、妇女、儿童骑坐在驯鹿背上,在头部挂有“玛鲁神”的头领带领下,十几头驯鹿排成一排,在林间穿行,十分壮观。在婚嫁过程中,驯鹿一般作为陪嫁品由女方父母赠给女儿,作为新家庭的主要生活用品。在祭祀活动中,驯鹿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白色驯鹿尤为重要。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在“萨满”作法事时,为了给病人驱魔赶鬼,或是祈求狩猎丰收,或是为故去的重要人物送葬,都要杀白色驯鹿。在鄂温克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也都随处可见驯鹿的造型,精巧别致的鹿皮针线包上绣的是驯鹿,各种桦树皮器具上也常有抽象的鹿形纹饰。鄂温克人的图腾、舞蹈、民谣中更是以驯鹿为灵感和源泉。

生长在桦树、松树和倒木上颜色发黑的苔藓被鄂温克人称为“来为特”,是驯鹿的主要食物,驯鹿非常喜欢舔食盐碱,猎民每天都要给驯鹿喂盐。为了吸引和方便寻找驯鹿,猎民将食盐装入犴皮制成的盐口袋,摇晃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驯鹿闻声后赶来吃盐,猎民也借此增进与驯鹿的感情。为了在树林中方便寻找驯鹿,也为了祛祸祈福,猎民也会在驯鹿颈下系一被称为“巧尔然”的铜铃,世代相传,清脆的铃声给静谧的原始森林带来了勃勃生机。

驯鹿的全身都是宝,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它的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从前是鄂温克猎民的主要食物之一。驯鹿奶的奶汁浓度很大,细腻香甜,无异味,营养价值高于牛羊奶,是鄂温克猎民每天必吃的唯一奶食品。驯鹿茸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药用价值高,可以和梅花鹿茸相媲美。驯鹿的皮可制成衣服和鞋帽,角可制成鹿角胶,粪可做成燃料,油可点灯取暖,肠衣可制线,骨可制成骨刀、骨筷,别具艺术风格。此外鹿血、脑髓、胎、筋、尾、鞭也都是名贵药材,行销全国各地。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时,鄂温克猎民不仅是向导,驯鹿还为调查队、水利队、铁道兵、护路军等充当运输工具,例如1969年一年就出动70头驯鹿为铁道兵驮运物资,有一个月就驮运物资63吨。

四、今天的鄂温克人与驯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各项民族政策的落实,昔日贫困落后的鄂温克人,逐渐摆脱了单一脆弱的狩猎经济,开始实行“以饲养驯鹿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民族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自1985年后,逐渐放下了手中的猎枪,实行多种经营,除饲养驯鹿外,还办起鹿产品加工厂和木材综合加工厂、滋补酒厂等集体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

笔者不久前从漠河旅游回哈尔滨途中访问了漠河县南部敖鲁古雅的一处鄂温克人的驯鹿饲养场。这个饲养场对游人开放,成为夏至前后赴我国北极漠河观赏“白昼”的大量游客的自选景点之一。这里饲养的一百多头驯鹿,相对集中地散放在一大片针阔混交林之中。大约有几个足球场大的范围,有并不严密的铁丝网和木围栏围着,而且通往密林深处的“篱笆门”是敞开的。驯鹿可以自由出入。这里饲养的大小驯鹿都有,大的已经长出七八个叉的硬角,小的还在吃奶。驯鹿或三五成群聚集,或单独悠闲散步。当一个饲养员挑着一担豆腐渣往食槽里倒的时候,许多驯鹿走过去吃,但并不哄抢,有的吃饱了走开了,有的才走了过来,它们都显得文质彬彬,从容不迫。饲养员告诉我们,它们吃饱了,休息一会儿,头鹿就会带领着鹿群走出去,一整天在外自由觅食,不用人看着,傍晚就会全部自己走回来,晚上在这个营地过夜。现在,除了意外伤害,他们已经不杀驯鹿、不吃驯鹿肉了,也不打猎了。每年割鹿茸、取鹿茸血、卖鹿角,加上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已经使他们这一群鄂伦春人生活得相当好了。他们说,驯鹿鹿茸的不愁卖,价位高,销路好。各地自然博物馆、动物园以及某些科研院校,对驯鹿也有需求。当然,他们还从事一些其它的营生,例如制作桦树皮器皿,工艺品,它们上面也常常有驯鹿的图案、纹饰,有的工艺品用的就是驯鹿的角、骨、皮张。

如今,无论是走出深山密林的或仍然留在密林之中的鄂温克人民,已经走上了一条创新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鄂温克驯鹿狩猎
一只小驯鹿的生死时速
喂驯鹿
淡水海豹
找一只驯鹿过圣诞
鄂温克姑娘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鄂温克人的时间与季节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