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2016-10-08 11:09魏连俊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提升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受外部环境以及自身主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高等教育更加面向社会和市场要求的必然选择,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推进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种种不足,要想实现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全面提升,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

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之所以强调要着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原因在于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高等教育更加面向社会和市场要求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实践和未来的工作,大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见纠纷,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同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思维方式之后,大学生群体平时也能够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或社会惨案。

第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冲突和矛盾爆发,犯罪现象增多。而大学生尚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时期,易冲动,对于很多社会问题和现象不能理性地看待。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能够学会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处事应变能力,促进自我更好地发展。

第三,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推进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保障,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国家法治建设的继承者,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使自己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形成具备高度逻辑性的法律思维,将对法律的信仰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之中。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上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提升这一群体的法律素养,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培育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都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高校设置专门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大学生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已有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高校的法治教育还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形成法律能力的应有功能。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大学生群体自身暴露出法律知识不足、法律信仰不坚定、违法犯罪行为频发等问题。部分大学生对于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晰和准确的把握,部分大学生在主动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上也存在不足,表现为轻视诉讼、选择“私了”方式解决问题,分不清违法和犯罪的界限等,这便导致刑事犯罪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多发,甚至一些恶性的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爆发在校园里,对社会造成极大的震荡,如药家鑫案件和林森浩案件等等。

第二,高校法治教育有待加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提升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但是,当前这一功能的实现受到了众多阻碍,如已经设置的法律基础课程存在师资不足问题、教师剖析课程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缺乏配套的实践活动等,导致大学生学习法律课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主动了解法律知识的动力不足,参与法律实践的渠道不畅。

第三,社会上存在部分违法乱纪的不良现象,也动摇了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的决心。各种以权代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恶劣事件被媒体大肆渲染,使大学生更加相信权力和关系的作用,造成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

第四,家庭缺乏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也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家庭法治教育是大学生接触法律知识,养成法律意识,培育法律能力最早的课堂。长期以来,注重道德教育、忽视法律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特征,家长权威以及暴力解决问题等现象在我国部分家庭中仍然存在。

三、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建议

在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首先,大学生自身要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途径和渠道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且通过亲身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来感受法治精神的魅力,以及在法治环境下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定感。通过生动有趣的法律实践和法律知识来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和生活方式,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校应当正确定位法治教育的功能,改进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建设,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输,更应当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完善人格的教育,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的具体方式上,要突出对法治精神和信仰的教育,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其思考的足够空间,培育其坚定的法律信仰。此外,必须着力提高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准,提高法律课程的专业质量。

再次,社会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供生动的生活平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大学生了解法庭辩论和法律诉讼提供平台,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治生活的意义。

最后,家庭也要增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将家庭美德教育同法治教育相结合。

家长在教育过程要及早地向子女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使其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信仰,通过良好家风来引导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靖国华:《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性思考——以宁波市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为例》,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月.

[2]何乐:《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作者简介:魏连俊,黑河学院副教授、律师,主要从事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710080)资助.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提升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