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皇家宫苑体育文化考究
——以蹴鞠为例

2016-10-10 07:21祝莹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坊蹴鞠艺人

祝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体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1)

我国古代皇家宫苑体育文化考究
——以蹴鞠为例

祝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体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1)

蹴鞠作为一种社会娱乐活动,源于我国古代,并在社会上层广为流行,与统治阶级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探讨了我国古代皇家宫苑的蹴鞠建筑、组织管理、礼仪道德、职业艺人及节庆活动的蹴鞠等历史文化,并对皇家宫苑蹴鞠从汉代的军事性、竞技性,演变为唐代的娱乐性,逐渐发展成为宋代的表演性、技能性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和丰富古代皇家宫苑的体育活动史实,弘扬我国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

蹴鞠;历史文化;皇家宫苑

西汉刘向《别录》中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刘歆《七略》也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曰:“蹴鞠始于轩后”,即轩辕黄帝。从上述记载中不难发现,蹴鞠从一产生就与社会上层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蹴鞠的发展除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外,也与统治阶级的爱好密切相关。汉代皇帝将蹴鞠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因而蹴鞠得以广泛开展;唐代皇家宫苑蹴鞠则以休闲娱乐的方式广为流行;宋代皇家宫苑蹴鞠成为节日宴会的重要表演活动。皇家宫苑蹴鞠性质的演变,亦在皇家宫苑蹴鞠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珍贵印记。

1 皇家宫苑蹴鞠的历史文化

1.1皇家宫苑的蹴鞠建筑

汉代是蹴鞠运动发展较快的时期。当时,上自帝王,下至普通百姓,爱好蹴鞠的人极多。据《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蹴鞠场,四周围以高墙,并把它命名为“鞠城”[1]。《西京杂记》中记载:“乃做新丰,移请故人实之”,记录了汉高祖刘邦即位后,为使父亲安度晚年,按照故乡江苏沛县丰村的样式在长安建成了新丰宫,成为皇家宫苑蹴鞠的场所,并把父亲的亲朋好友接来同住,以满足父亲蹴鞠和斗鸡爱好。《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高祖的吕皇后残害了戚夫人,并把她囚禁在“鞠域”之中。上述史证说明汉高祖时期,皇家宫苑中确有蹴鞠场所[2]。《乐府诗集》中陆机的《鞠歌行》曰:“按汉宫阁有含章鞠室、灵芝鞠室。”这说明蹴鞠场所在汉魏宫内的存在,并且是有屋顶的室内球场,为皇家专用蹴鞠场所[3]。

三国时期,魏国在洛阳和许昌都建有以供皇家宫苑中的皇帝、大臣们等使用的蹴鞠场所。何晏在其《景福殿赋》中说:“侯权曰:‘乃造彼鞠室’”“许昌宫永宁殿七间,安昌殿十间”“许昌宫承光殿七间”,说明当时许昌宫殿的建筑规模甚为壮观,有清宴、永宁、安昌、临圃、承光诸殿群,韦诞景福殿赋有离殿别馆,粲如列星,安昌、延休、清宴、永宁之语,其中安昌殿十间,永宁殿七间,承光殿七间。这些规模宏大的宫殿都可作蹴鞠场所使用。《景福殿赋》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二六对陈,殿翼相当”,意思是说,一边各有六个鞠室,球门的式样是宫殿式的飞檐建筑,足见当时皇家宫苑蹴鞠场所建筑之宏伟。卞兰在《许昌宫赋》中记载:“设御坐于鞠域,观奇材之曜晖”,即在皇宫内修建蹴鞠场所,专供皇家宫苑蹴鞠之用,名为“鞠域”[2]。

唐代是蹴鞠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时期,皇家宫苑蹴鞠有了长足的发展。唐时皇家宫苑活动盛行马球,所以蹴鞠和马球球场合用。《文宗本纪》记载:“开成四年(839)二月,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说明勤政楼正是皇帝、大臣们观赏蹴鞠的场所之一。现今陕西西安大雁塔以东月灯阁为唐长安城举行蹴鞠之处,故有“月灯阁球会”之称。按唐代惯例,新榜进士,朝廷都会为他们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就有月灯阁球会。《唐摭言》中就有月灯阁球会的记载:“咸通十三年(872)三月,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蹴鞠之会”。

宋代,蹴鞠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宋史·孝宗本纪》记载:“隆兴四年九月戊午,阅蹴踘于选德殿。”由此得知,大明殿和选徳殿作为皇家宫苑蹴鞠的专用场所,气势可见一斑[4]。

明代,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文禁止蹴鞠。蹴鞠的社会性虽然逐步缩小了,但是皇帝、贵族喜欢蹴鞠的习俗仍沿习了下来。明《宣宗行乐图卷》中的蹴鞠图像生动地描绘了皇家宫苑蹴鞠及蹴鞠场所这一历史画面(见图1)。蒋之翘《天启宫词》序的史诗记载:“青红锦地衣光,秘殿安排蹴鞠场。却见背身惊蹋送,彩珠偏打御肩旁。”虽未指明具体的宫殿,但证实了明代皇家宫苑内有专门的蹴鞠场所。明末清初文学家、历史学家、考据学家朱彝尊在《日下旧闻》中也记载过北京皇宫御苑蹴鞠球场,“广六合以为宅”,即是对蹴鞠场所宏观建筑的描述,充实了皇家宫苑蹴鞠的文化史料[5]。

图1 明代(1368~1644) 《宣宗行乐图卷》 (局部)中描绘的蹴鞠场景

1.2皇家宫苑蹴鞠的组织管理

皇家宫苑蹴鞠的组织管理在汉代及三国时期并无明确记载,直至唐代教坊出现。教坊最早在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出现,是为内教坊,归属于太常寺管理,后宋、辽、金、元、明各朝均有设置。教坊的业务为负责管理在宫庭中演出的蹴鞠、歌舞、散乐等男女艺人,以供宴乐演出之用。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中这样记载对蹴鞠艺人的管理,“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

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一百四十六卷·乐考十九中记载了当时皇家宫苑中的蹴鞠等艺人平时在左右军中的生活,遇到大型宴会,由宣徽院按照蹴鞠等各戏种来安排各种艺人到锡庆院进行表演。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改制后废弃宣徽院,教坊都归在太常寺属下[6]。

1.3皇家宫苑蹴鞠的礼仪道德

自蹴鞠发明以来,礼仪规则便应运而生,皇家宫苑蹴鞠更是有严格要求。据《景福殿赋》记载:“察解言归,譬诸政刑,将以行令,岂唯娱情”,这说明汉代皇家宫苑蹴鞠比较重视规则和纪律等要求,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蹴鞠军士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了他们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体便捷若飞”便是很好的实证。

蹴鞠作为汉朝廷大典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皇帝要亲临检阅。东汉大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中记载了“右平左城”,就说明检阅台的建造要求与宫殿一样有九级石阶,代表皇帝是九五至尊,这样的蹴鞠场所具有封建等级思想的教育作用。

宋代朝廷大宴,对于参加蹴鞠表演的艺人礼仪有具体规定。《宋史·礼志》记载,如遇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教坊司来不及安排,便由临安府临时选派民间艺人参加,但宴会中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由教坊司派人“前期教习之”。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具体的礼节过程,如赛前乐奏、球队服饰要求等;赛后赢球还要“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等。这些礼仪不仅突显了封建社会的礼仪等级制度和忠君思想,对培养蹴鞠艺人的社会道德观念、增强敬业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7]。

1.4节庆活动中的皇家宫苑蹴鞠

蹴鞠是从汉代开始进入皇家宫苑的,作为历代节日、宴会娱乐的重要表演项目,历来受到重视。

唐代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皇家宫苑蹴鞠,以供观赏。如《唐摭言》中记载:“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蹴鞠之会”;《文宗本纪》中记载:“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岁二月献牙尺,寒食献球,五月献绶带”。唐代王建在《宫词》诗中写道:“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8];韦庄在《长安清明》诗中写道:“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9],这说明唐代皇家宫苑有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进行白打蹴鞠的娱乐活动惯例。

《宋史·礼志》中分别记载了册命亲王大臣仪式中的制度、春秋圣节三大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金国使臣来宋时举行的欢迎仪式等均有蹴鞠表演,这在《宋史·乐志》 《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中也均有记载,说明蹴鞠是皇帝寿宴、皇家宫苑大宴、外交宴会等的重要表演活动项目。

《辽史·乐志》记载了辽国皇帝过生日,朝廷大宴上的表演就包括蹴鞠,当酒喝到六回合时,便是弹奏古筝、筑球表演的开始。另外,辽国在册封皇后的仪式中有“呈百戏”的记载,包括蹴鞠表演。宋《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记载了许亢宗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前往金朝贺金太宗吴乞买登位时,看到金朝皇家宫苑登基宴会上的演出也有蹴鞠表演,说明汉民族文化已经融入到其它民族之中,皇家宫苑文化尤为突出。

1.5皇家宫苑的蹴鞠艺人

由于各代皇帝、大臣对蹴鞠的喜好以及蹴鞠的开展日益盛行,蹴鞠逐渐成为皇家宫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蹴鞠需要大量的专业艺人,以供皇家宫苑宴会等演出的需要,众多以蹴鞠为生的专职艺人便应运而生[4]。

汉唐时期已有专门为皇室和贵族表演的专职蹴鞠艺人,称为“鞠客”或“内园小儿”。在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10]天下无人不知的宠臣董贤,家中供养了众多蹴鞠艺人,名为“鞠客”,这是有关专职蹴鞠艺人的最早记载。

《弹棋经·序》中记载:“得胡人善蹴鞠者,尽衔其便捷跳跃”“盖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汉武帝在平定西域后,俘虏了一个擅长蹴鞠的胡人,身长善跃,技艺非常精湛,汉武帝将其带回宫中以满足自己蹴鞠的爱好。这也许是历史上最早引进的外籍球员了。

唐代皇家宫苑蹴鞠的发展日益高涨,皇家宫苑蹴鞠艺人也随之增多。《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其中,“俳优杂技”指百戏艺人,包括专职蹴鞠艺人。《角力记·考古》中还记载了皇家宫苑蹴鞠艺人蒙万嬴,十四五岁,来自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专职陪唐僖宗蹴鞠。唐僖宗咸通年间,选蒙万嬴来蹴踘等,同时他也是个相扑高手,身手敏捷,经常获得比赛胜利,受到皇帝的赏赐,是身兼数职的皇家宫苑专职杂耍艺人。王建的《宫词》曰:“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8],“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9]。其中,“内人”“宫人”就是一些在皇家宫苑为皇帝进行献球表演的专职女艺人。

宋代皇家宫苑蹴鞠蓬勃发展,各种节庆活动如册命亲王大臣、对外使节宴会、节日庆典、皇族生日、锡庆院宴会、诸王赐会等,都有蹴鞠专职艺人进行演出。《宋史·礼志》和《宋史·乐志》中均记载过蹴鞠专职艺人;《武林旧事·干淳教坊乐部》中还记载有蹴鞠专职艺人的名单以及场上分工[7]。

2 皇家宫苑蹴鞠性质的演变

纵观蹴鞠历史,由于各朝皇帝、文武大臣对蹴鞠的喜爱,使得皇家宫苑蹴鞠既具有竞技运动的特性,也具有娱乐的性质。从产生、发展、高潮、衰落等各个阶段来看,其性质不仅与社会历史的变迁,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各有不同,也与各朝君王的喜爱、重视息息相关。皇家宫苑蹴鞠从汉代的军事性、竞技性,演变为唐代的娱乐性,逐渐发展成为宋代的表演性、技能性。

古代蹴鞠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在汉代。汉代参加蹴鞠活动的社会层面很广泛,首先是不少帝王喜爱蹴鞠。但此时蹴鞠的性质是军事训练,皇帝喜爱蹴鞠是为了增强士兵战斗力、加强军队作战能力的需要,这是由当时的政治、军事原因决定的。汉王朝疆域与北方的匈奴接壤,时常发生战争,需要作战勇猛的将士保家卫国,“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蹴鞠作为“习手足”的一种军事技巧训练,可以强身健体,鼓舞士气。刘歆《七略》中记载:“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至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说明汉代蹴鞠作为军事训练手段广泛开展于军队之中。《景福殿赋》记载:“僻脱承便,盖象戎兵”,说明了军队将士在蹴鞠时的激烈程度,像打仗一样,竞技性很强。《许昌宫赋》曰:“御座于鞠域,观奇才之曜晖”,说明蹴鞠作为主要的军事训练手段,皇帝非常重视,常常亲临检阅,足见其在军队训练中的重要地位[11]。由于汉代皇家宫苑蹴鞠既有军事训练的性质,也是对抗性的技能活动,具有竞技性的特点,因此蹴鞠比赛设有执法官。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记载了蹴鞠比赛中的执法者,廷尉的左右平是执法官,左右平是廷尉的副手。长和平也是执法者,是执行规则的正副裁判[10]。

唐代,皇家宫苑蹴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是纯粹的娱乐性活动。皇家宫苑蹴鞠的活动日益增多,专业的蹴鞠艺人属教坊管理,在重要节日及皇家宫苑宴会上都会有蹴鞠表演活动助兴,尤以清明节前的寒食蹴鞠最具代表性。唐史籍记载,皇帝也经常观看并参与蹴鞠活动。王健的《宫词》曰:“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8]韦庄在《长安清明》曰:“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9]这都是描述在当时的民俗节日——寒食节,皇家宫苑进行蹴鞠这一娱乐活动的情景。“白打”即无球门、人数均等的两队对踢的一种蹴鞠方式。一群宫中的女艺人在花草丛中蹴鞠玩乐,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在寒食节奉献精彩的表演,其性质肯定是娱乐性的。另外“月灯阁为蹴鞠之会”“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等重大节日举行的皇家宫苑蹴鞠活动,都是供以观赏、休闲娱乐的活动。《资治通鉴·唐僖宗纪》记载了唐僖宗的蹴鞠爱好:“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尤喜击球”[12],唐僖宗以蹴鞠、斗鸡、马球及赌鹅作为平时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唐代皇家宫苑蹴鞠的娱乐性,为宋代皇家宫苑蹴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宋代,蹴鞠不再是军事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是一项重要的具有表演性、技能性的皇家宫苑文化娱乐活动,被列入了各种皇家宫苑宴会之中。作为皇家宫苑宴会的蹴鞠表演,叫筑球。比赛者分成两队,人数对等为十二人或十六人,进行单球门蹴鞠表演,两队人称筑球军。在《宋史·礼志》和《宋史·乐志》的记载中,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均有蹴鞠表演。“每春秋圣节三大宴……第十二,蹴鞠”[13],其中有筑球军表演;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也有“筑球军三十二人”的表演。《东京梦华录》记载了皇帝寿辰和册命亲王大臣的蹴鞠表演,皇帝寿辰“第六盏御酒,左右军筑球”;册命亲王大臣“百戏,蹴鞠、角抵,次第迎行”[14]。《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记载了岁时时节皇家宫苑的蹴鞠表演:“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15]。可见,在皇家宫苑各种盛大的节日宴会中,几乎都有蹴鞠表演,这进一步反映了皇家宫苑蹴鞠的表演性特征。

[1]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彩图普及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5-156.

[2]王淑琴.蹴鞠与中国古代社会[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宋杰.汉代后宫的监狱[J].中国史研究,2007(2):29-49.

[4]门丽.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28-29.

[5]张潮,张渐.昭代丛书·丁集新编[M].杨复吉,沈懋德,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34-235.

[6]黎国韬,龙赛州.宣徽院与皇家宫苑戏剧乐舞关系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78-81.

[7]安彦伟.宋代宫廷蹴鞠历史文化述评[J].人民论坛,2012 (5):140-141.

[8]王建.全唐诗:卷三零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王永平.唐代游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10]班固.東方朔传[M]//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145.

[11]刘秉果,赵明奇,刘怀祥.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M].北京:中华书局,2004:201.

[12]许友根.汉唐时期的蹴鞠[J].华夏文化,2002(3):43-44.

[13]脱脱.礼志[M]//宋史:卷一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155.

[14]孟元老.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M]//东京梦华录: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103.

[15]周密.武林旧事·干淳教坊乐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82.

【责任编校李林霞】

On the Elegant Sports Culture in Chinese Ancient Royal Palace——Case in Kickball

ZHU Ying

The palace is leading China ancient game called cuju game called cuju development vane,through to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nalyz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period in ancient China,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royal palace building,the place of a game called cuju,activity management etiquette and related full-time artist,moral and historical culture festival activities,and the palace from han dynasty game called cuju paramilitary athletics,the evolution of the tang dynasty,the entertaining,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the song dynasty presentational skills the process of sex,are analyzed.

Kickball;history and culture;royal palace

G812.9

A

1674-0092(2016)03-0101-04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3.022

2015-12-15

祝莹,女,瑶族,广西钟山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教坊蹴鞠艺人
蹴鞠
盛唐时期教坊音乐教育研究
唐代教坊综述
二十一世纪唐代教坊理论研究综述
浅谈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与兴盛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