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研究

2016-10-11 07:42张孟骅何忠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8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北京市农产品

张孟骅,何忠伟,张 楠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研究

张孟骅,何忠伟,张楠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通过分析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比较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发现北京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所在,从而提出了提升北京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建议。

农业劳动生产率;建议;北京市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要想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是必要途径。北京市在全国起示范作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势在必行。

1 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贫富差距也随之渐渐拉大,阻碍中国农民收入水平的经济原因之一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生产效率的反映,其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本文劳动生产率采用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从业人数的比值来表示。

1.1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变化情况分析

2004年开始,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2014年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4 726.37元/人增加到30 341.60元/人,8年来一直在平稳上升(图1),增长率达到106.04%。

图1 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趋势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随着中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也在稳步提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在农业上付出,不断流向城镇,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1.2北京市近郊、平原、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

北京市近郊地区指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平原地区是指通州区、顺义区和大兴区,山区地区是指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和延庆县。全市虽然总体一直增长,分地区却有所不同,在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平原一直最高、山区次之、近郊最低。从2009—2014年3个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来看,平原的增速达到132.26%,居首位。其中近郊地区在2012年,劳动生产率明显出现较大提高(图2),主要由于这一年农业从业人员数下降,海淀区和丰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较2011年有了较大涨幅,导致劳动生产率有效增高。

由表1可见,从高到低依次为平原、山区和近郊,其中,2014年平原的劳动生产率为42 091.46元/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较多、平原地区的气候环境更加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业机械化水平程度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应也高于其他地区,而近郊地区离城区很近,多数人员从事第二、三产业,农业生产低,第一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数都很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比较对于全市农业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而提高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平原地区,于近郊、山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多种现代农业形式,在保持近郊和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稳中有升的同时,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平原地区。

图2 北京市近郊、平原、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趋势

表1 北京市近郊、平原、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排序 单位:元/人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各区县。

1.3国内外农业劳动生产率现状比较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形成高层次、高视野、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目前中国施行全面小康战略,脱贫是关键,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该阶段,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因此我们要拓宽视野、积极借鉴先进、成熟的方法和手段,在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为此,我们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5个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1.3.1五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均量逐年上升趋势总体而言,五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发达国家基数已经很高,导致在图3中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基本看不出变化的走势,虽然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超过中国,但从增速来看,中国却遥遥领先(表2)。可以看出,正处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营形式转变、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中国,农业发展已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中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仍然很重,我们应继续保持并提高增速,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表2 2006—2013年中、美、日、荷、以农业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人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数据库;注:表格中汇率为6.375 0。

图3 五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趋势图

1.3.2美国领跑劳动生产率从2013年数据来看,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842 107.15元/人,主要由于他们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等,而且经济基础高、科技发达、机械使用率高,具备发展大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的条件,以少量的农业人口创造出大量的农业产业价值,从而领跑劳动生产率[1]。

1.3.3以色列与美国并驾齐驱以色列与美国自然条件迥异,其土地稀少,国土一半左右是沙漠,耕地极其匮乏,加之人口高度密集、水资源极其贫乏,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却通过高度集约化、精细化种植,实现了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国家之一,每年大量出口农业科技设备和优良种质资源[2]。

1.3.4日本与荷兰紧随其后日本土地、水资源甚是稀缺、人均资源量低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利用资本、生物技术优势,积极使用小型农业机器,高效利用和资源节约来弥补土地、水等的不足,提高农用地产出,进行农业的家庭小规模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日本兼业农民众多,大米自给率高,虽然有大量农产品进口,但大米附加值高。

荷兰也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低,但其农业用地占全国比重高,园艺业用地只占全国农用地的较小比重,产值却占比较高,是世界奶制品、肉类、鲜花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大大增加了国内农民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2]。

1.3.5中国快速追赶就中国而言,在土地、水等资源方面和日本相近,人均占有较低,资源禀赋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农业经营方式过于粗放,农产品市场化和商品化低,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发展,同时城镇化带来的规模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降低了现有农业的可利用率,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劳动生产率低意味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从而导致“三农”问题无法解决。

2 影响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分析

通过现状研究和国际比较分析,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以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农业产出不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力度不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制约着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1北京市土地产出率不高

近年来,虽然北京市土地产出率一直在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12年北京产出率在227元/hm2左右,而日本达到553元/hm2左右,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模式。同时,北京市平原地区的土地产出率几乎是山区近郊之和,第一产业增加值较高,因此需要研发高新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在平原地区学习美国的发展模式,提高机械化水平。

2.2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从荷兰的发展来看,从粮食生产到鲜花种植,实现农业增值。北京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不高的原因就是农业结构欠缺合理性、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规划,改变种植结构、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需求高的产品产量,渐渐减少需求低的产品生产。同时,在大量进口农产品、国际粮价较低的大背景下,北京只有提高农产品质量去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2.3农业劳动力庞大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非常庞大,2013年美国一产从业人数为2 355千人,日本1 164千人,而我国为502 213千人,严重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受到素质水平的影响,素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对新技术、新方式的接受。另外,北京市山区的劳动生产率低更多的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过多,其中平谷、密云、房山最为突出。

3 提升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建议

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首都,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与其他省市相比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把先进技术、管理融入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四化同步。

3.1创新农业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产出

北京市农业战略目标是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以保障首都地区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的直接体现就是农业总产出,总产出依靠土地产出,因此限制北京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是耕地面积和土地产出。提高土地单产需要加大对各生产要素投入,而且创新与引进并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农机水利技术、信息技术等,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持续对农户进行补贴。同时在中国大量进口农产品的前提下,只有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北京农产品竞争力,才能使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在追求农产品产出的同时,要避免过度、片面的强调产出,以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要改变粗放型土地经营方式,走精耕细作道路,注重质量安全和效率,积极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

3.2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只依靠农产品单产,农产品的质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由需求决定,只有农产品的质量上去了,需求自然上去,农民自然获益。由与此还能提升消费者农产品的信心。

北京市发展现代农业要充分发挥大农业的理念,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合理减少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积极开发和应用不同种质资源,拓宽整个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北京山区约占总面积的62%,沟域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可以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新型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走地区特色生态农业道路。

3.3加强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农业劳动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有规律有组织的生产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的快速接受并使用的能力,使得农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大多数非农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科技含量,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甚至现代农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如机械化操作、高附加值农业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农业从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重视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职业农民,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发展北京市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小学中开设农业技术基础课程,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了解农业知识。二是其次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加强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对参加学习的农民进行补贴和政策倾斜,增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再就业能力。三是对现有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知识培训,或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专业农业推广人员,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3.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分享产业链附加值

目前,农业经营现状是大量分散的生产者,导致交易成本高,在市场面前,农民的地位一直都很微弱,没有一定自主权。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建设专业合作社,包括农业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在技术推广、销售、流通中的优势,让农民自主参与其中,分享各环节的利益,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1]高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6-124.

[2]刘晓燕.荷兰、以色列农业对贵州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75-80.

(责任编辑李燕妮)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in Beijing City

ZHANG Meng-hua,HE Zhong-wei,ZHANG 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2206,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we found the reasons why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of Beijing city was not high,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t.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suggestion;Beijing city

2015年北京市科委软课题(项目编号:Z151100003115086);2015年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Z201510020011);北京农业产业安全理论与政策团队项目(项目编号:5076516003/011)。

张孟骅(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

何忠伟(196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技术经济。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北京市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