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016-10-11 09:30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文化产业旅游

徐艳红++石长波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当重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哈尔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从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哈尔滨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厘清发展思路,以期促进哈尔滨创意旅游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意不断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接轨,使得旅游者的消费观更倾向于创意,传统的旅游模式遭受严峻挑战。文化创意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注重将创意元素植入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为旅游者提供更具创意及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诉求。哈尔滨市应该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文化资本合作,引导和提供各类国际资本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意、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平台,促进及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化背景下,整合全球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印刷、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节庆会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各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世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哈尔滨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诸多优势,但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全球热潮中如何力争上游,则是关键所在。本文将借鉴SWOT分析法来探讨哈尔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力求厘清未来思路。

一、优势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雪节”国际冰雕雪塑比赛,以及“国际经贸洽谈会”,处处折射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文化魅力。

(二)相关产业发展稳健

2014年,哈尔滨市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以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和专业设计服务等为主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高于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2.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全市积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的良好机遇,结合“中国云谷”、黑龙江省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地区和哈尔滨国家现代服务业新媒体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云计算等现代高端服务产业。以上情况表明,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前景广阔,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全市经济转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国家“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黑龙江省制定并贯彻实施《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致力要打造成文化强省,这也为哈尔滨文化旅游做好了铺垫。哈尔滨构筑“一轴、两带、六大特色区、六大重点产业”总体布局。六大特色区:江北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平房特色文化产业区域、群力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哈师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域、中心城区特色文化产业区域、阿城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数字动漫。

二、劣势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以电视、广播、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电影服务等为主的文化服务行业发展较快,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46%,而以制造和销售为主的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发展滞后,仅占34.54%;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四个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5.9%,其他14个区、县(市)实现增加值共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1%,由此表明,全市中心城区文化建设相对活跃,其他城区和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薄弱;三是城乡文化消费不均衡。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的1.8倍,可以看出,全市城市消费发展较快,农村消费相对滞后。

(二)城市品牌缺乏影响力

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了一批名牌企业,如哈尔滨市盛源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但与文化较发达省市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2013年5月17日发布的第五届“全国文化30强”企业名单中,湖南、江苏、安徽、山东、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西安等省市骨干文化企业名列其中,但我省和全市均无上榜企业。全市文化产业对自主品牌的拓展不足,特别是品牌的衍生开发尤显不强,品牌的经济效益和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未形成发挥名牌的聚合效应,致使全市文化产业品牌仍然不多,影响力也不够强。

(三)开发模式相对低端

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阶段相对低级,大多数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明显不足,旅游潜力尚未被发现,衍生的旅游产品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符,开发模式相对低端化,缺乏特色,。哈尔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模式小具规模,但比较老化缺乏品牌创意,城市休闲和游憩娱乐产品稀缺,不具备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关联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未充分发挥带动效应。而且在旅游服务方面也不完善,应该提高客源满意度、市民好客度。哈尔滨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机遇分析

(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战略性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在现阶段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强大引擎,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如首届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接待游客485万人次,通过湿地保护开发拉动了服务业,改变了我市旅游产业结构,打造了新的城市名牌。文化创意旅游自身的特质,决定了抓文化旅游就是抓转型跨越。因此,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引入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哈尔滨市加速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哈尔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二)文化创意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产业领域的有效延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并且正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今体验旅游、创意旅游、文化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文化创意旅游以永续的创意文化创新为资源依托区别于传统资源旅游与文化旅游,因此文化创意旅游是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

(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哈尔滨市政府已经制定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应运而生。哈尔滨泰豪创意产业园是松北为了打造“中国北方智谷”而重点招商引资的创新产业项目,园区重点在于发展影视动画、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音乐等创意产业,未来将打造成为黑龙江数字文化产业的特色园区。阿什河.左岸-哈尔滨市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形成“一园、八区、百景”的格局,以文化产业经济为核心,以艺术博览、旅游度假及娱乐休闲为支点,打造成未来形成国内一流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大型旅游综合体。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不仅聚合文化旅游资源、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更能够催生和促进多种现代服务业态的发展繁荣,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哈尔滨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

四、挑战分析

(一)缺乏文化创意型人才

中国大部分经济发达的旅游城市,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为增加经济实力与城市魅力的保障。文化创意型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旅游顺利发展的关键,然而哈尔滨文化创意人才的结构、总体数量及个体素质等还难以满足文化创意旅游的快速发展。哈尔滨较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稀少,尤其是在项目制作、旅游设计、产品策划和运营管理方面,一来使得文化创意旅游的深层次发展陷入困境,使其发展水平停留在浅层次表面,不够吸引人。二来会减少城市的文化创意氛围,使得哈尔滨文化创意旅游难以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国内城市的竞争威胁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内,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能够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以新的姿态在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又一批“创意+旅游”的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在全国多个城市中展开[4]。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造成了潜在竞争对手逐渐增加。从国内看,如杭州、广州、上海、深圳等中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均超过哈尔滨,其他地区如北京、浙江、云南、成都等省市,也纷纷明确规划了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并予以实施,这些城市都给哈尔滨造成压力,限制了其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

(三)经济水平与交通的限制

哈尔滨的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其开发建设,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存在劣势。而且哈尔滨的硬件条件落后,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不够完善方便,游客会选择其他的方式出行,减少了大量的客流,对哈尔滨发展文化创意旅游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猜你喜欢
哈尔滨文化产业旅游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文化产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