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2016-10-11 00:33
电影评介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席威

2015年,《大圣归来》的上映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观众和电影人共同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一年后的暑期档,《大鱼海棠》经过长达12年的打磨,终于与观众见面,影片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讲述了椿与湫二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一段跨越天界与人间的感人爱情。自上映以来,《大鱼海棠》可以说是饱受争议,充分的前期宣传、震撼的画面配乐、浓厚的古典韵味等受到观众的一致肯定,同时,台词、剧情方面的不足也遭致多方的贬低之声。本文试从影片的艺术风格、多重主题以及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借鉴意义三方面分析《大鱼海棠》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一、 大气而不失精致的艺术风格

人物设定回归古典文化。一个手捧海棠花的红衣少女,一个化身为鱼的人类少年,影片名字《大鱼海棠》正是二人间生生世世的命运纠葛的体现。这部主打中国风主题的电影,在人物设定方面,回归传统文化典籍,从古老中寻找新意。三位主角的名字分别为椿、湫、鲲,均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男主角鲲的名字正是取自这条能够登天潜渊的大鱼。而椿与湫二人的名字则出自“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既表达了二人拥有天神的身份和极长的寿命,也暗示着椿的家族与树木有关。鲲为了救椿而死,椿向鲲还命,而湫因为深爱着椿愿意付出生命,换来鲲与椿的重聚,三人的命运紧紧纠缠,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配角也同样出自古籍典故,毛人、帝江、鹿神、句芒、珮等名字,或出自《山海经》,或出自《列仙传》,这些十分生僻又极富传统内涵的名字,营造了浓厚隽永的古风古韵。同时,椿的家族掌管着天地间植物的生长,令人联想起生机盎然的春天,而湫的家族领悟了秋风的奥秘,以及秋风无声无息和凋零悲凉的特点,暗合了湫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

场景画面颇具传统特色。从预告片到电影海报再到最后的成片,《大鱼海棠》的画面都颇具中国风特色。女主角椿的家以福建的客家土楼为原型,圆形的建筑搭配众多的木栏,栏杆的红色与墙壁的褐色相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古典美。椿与湫的服饰也才用了红白黑三色的搭配,充满传统气息的中国红,醇厚而大气,就像椿手中飘落的海棠花瓣,呈现出含蓄的古典美。同时,部分角色以及场景采用3D制作,即在2D的画面上呈现3D的人物效果,这种方法更能体现场景的气势,模拟出真实的景深,不失为一次可贵的尝试。

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水和火的元素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难呈现出符合人类视觉审美的质感与光泽,而《大鱼海棠》却做到了将难以相容的水火放在了同一个画面中,用深蓝的海水,雪白的浪花托起一条条朱砂般鲜红的大鱼,伴随柔美的配乐游入了彼岸的深海。这样美轮美奂的画面,充满了中国人独特的浪漫与奇幻,可以说是近年来动画电影中的翘楚。

电影配乐融合多种风格。除去画面和配音,《大鱼海棠》的音乐也是全片为人称道的亮点。制作方在音乐方面着实煞费苦心,印象曲《大鱼》、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角色曲《湫兮如风》以及众多的电影配乐组成了《大鱼海棠》完整的音乐意象。这些音乐的风格均是以流行的曲风搭配中国风的歌词,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与现代流行音乐合而为一。

在陈奕迅演唱的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中,有一段多次重复的歌词,“每条大鱼,都会相遇,每一个人,都会重聚”,这句话点名了影片的主旨,无论是人间还是大鱼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不断追寻自由,终能化作世间的风雨,与所爱的人再次相遇。湫的角色曲《湫兮如风》更是一首颇具特点的歌曲,歌名《湫兮如风》出自宋玉的《高唐赋》,原句“湫兮如风,凄兮如雨”呈现的意象冷清而凄迷,这与主人公湫最后的悲惨命运相呼应。湫执着地爱着椿,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椿重返人间,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情,正像无声吹过的秋风,“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如月之恒。”这句歌词引用自《诗经·绸缪》,借此表达湫对爱情的坚守不移。最值得一提的是印象曲《大鱼》,这首歌曲由周深演唱,他空灵的歌声表现出了大海的静谧,整首歌的旋律深邃而忧伤,搭配椿静默地立于海边,配合“大鱼在梦境的缝隙里游过”的歌词,二者的意境完美的融合。

二、 自由与成长的多重主题设置

冲破束缚,追求内心自由。儒家文化影响国人思想长达千年之久,即使在当下,在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取舍问题上,国人普遍认同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大鱼海棠》恰好是一部强调个人自由的作品,椿为了对鲲的爱情,不惜背叛家族,在村民们全部极力阻挠的情况下,坚持与灵婆做了生命的交易,甚至引发了洪水倒灌的灾难。因此,自上映以来,女主角椿便成为受争论的焦点。

椿是一个坚强勇敢,颇具反抗色彩的角色,生活在中规中矩的围楼里的她,却在极力摆脱秩序的束缚,设置这个角色,想表现的不是无条件的真善美,而是一份最真实的奋不顾身。椿最大的优点在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即使后果很残酷,椿追求的依然是无愧于心的情感,而非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鲲为救他而死,灵魂化为大鱼后,椿内心强烈的愧疚让她对这个人类男孩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作为天神家族中的一员,可以说鲲唤醒了她沉睡已久的爱情。在强烈的情感面前,道德和理智也为之让步,比起全族的利益而言,这个动机没有那么冠冕堂皇,却最符合女主的内心动向。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湫看见了冒雨疾行的椿,对椿的一见钟情让他甘愿默默牺牲,这同样也是湫的选择。在《大鱼海棠》中,每个人的行动都跟随着自己的内心,寄托着创作者冲破束缚的向往。

饱经历练,承担自身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大鱼海棠》的故事都在演绎椿的成长经历。一方面是感情上的成长,椿本是一个懵懂的少女,遵守着既定的家族秩序,遇到困难总是选择求助爷爷。她的世界只有围楼那么大,尽管拥有天神的身份,但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直到鲲这个人类男孩的出现,让她明白了感情的美好,让她甘愿为所爱之人付出生命。另一方面是能力上的成长,影片最初,掌管海棠的凤想让她继承自己的能力,但椿的能力并未真正体现。椿不断地尝试承担责任,从饲养灵魂,到尝试补天,直到爷爷化为了大树并明确支持椿的做法,椿的能力才完全觉醒,这时的椿经过世事的历练,真正学会了担负责任,保护自己的家族,为了堵住大海的缺口,催生了巨大的海棠树。在影片的最后,曾经执着地想打破规则的椿完全成熟,选择了回归家族,从不情愿的服从家族规则到真心的回归,期间经历了无数的人事变迁,这便是《大鱼海棠》想要表达的另一主题。

雪泥鸿爪,领悟传统生死观。《大鱼海棠》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大鱼的世界,通过老年椿的独白道来:每个人死后的灵魂都是一条大鱼。而海洋文明本就是自由的象征,它与传统的大陆文明不同,更贴近远古神话中众神的境界。影片中的神仙并不是传统中无欲无求的形象,他们也有社会秩序,也有七情六欲,作者对其的设定非常贴近人类。恰如影片中的椿一样,最初是一个莽撞的孩子,为了引人注意刻意调皮闯祸,最后为了所爱之人隐忍、牺牲,椿明知后果却仍要挑战权威,这样的叛逆和义无反顾更像一个16岁的人间少女,这是《大鱼海棠》中众神的一个缩影。鼠婆、灵婆二人亦正亦邪,鹿神、句芒等神仙各展其能,《大鱼海棠》里的众神既非常亲切,又给人一种巫文化的神秘感。更重要的是,片中的神仙并非长生不老,他们也有固定的寿命,椿的成长过程曾几次经历死亡,奶奶死后变为凤凰,爷爷死后变为大树,每位角色面对死亡时总是十分坦然,这让本无法接受生离死别的椿渐渐成长,真正领悟中国传统中“雪泥鸿爪”的生死观。

三、《大鱼海棠》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借鉴意义

拓宽主题,融入古典元素。《大鱼海棠》与《大圣归来》同为近年来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后者在票房和口碑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容置疑的优异成绩,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圣归来》缺乏主题上的创新,仍然在消费每一个中国人都熟知的《西游记》题材。《大鱼海棠》却独辟蹊径,构建了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大海的背景与聚散的主题,改变了旧瓶装新酒的做法,让观众耳目一新。

影片最吸引观众的一点,便是大量中国风元素的运用。从宏观角度来看,动画的整个场景都具有强烈的古典韵味,既有上古神话的神秘莫测,又带有《逍遥游》中表达出的超然洒脱。肆意勾勒的海波与烈火颇具国画中的写意感,服饰、道具等细节作画又不失工笔的精致之美。尽管在画面技术上参考了《千与千寻》等经典吉卜力动画,但《大鱼海棠》的画面呈现出了与日系田园风截然不同的中式复古之美,成为影片最大的闪光点。从微观角度来看,尽管人物设定的风格偏日系,但发型、服饰等细节表现的是纯粹的中国风格,人物名称、道具的处理也煞费苦心,将传统文化钻研得较为透彻。《大鱼海棠》的灵感因《逍遥游》而发,庄子笔下不拘于形、超然自得的情感在影片中多有体现,生与死轻于鸿毛,情感的羁绊重于泰山,甚至在鼠婆和灵婆处,生死之间可以互相交易、转换,透露出了悟生死的自由感。

深挖内涵,拒绝表面工程。本片在剧情和台词两方面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争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古典元素的运用尚且停留在画面的层次,没有做到深入挖掘,导致唯美画面与剧情、台词的失衡。同时,作为一部中国风的动画电影,人物的台词未免过于现代,角色们是一个个飘逸的神仙,可他们的形象太过贴近凡人。例如,湫受到椿的冷落后,一个人孤独地在悬崖边喝酒,怒吼着:“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情!”这样的行为和台词显然与古典的美学世界不符,将一个多情的天神少年变成了当下青春片中的男学生。在剧情方面,由于影片长度限制等多种因素导致很多关键情节没有交代清楚,这让观众看后一头雾水。特别是对于不太了解影片创作背景的观众而言,弄清椿、鲲、湫之间的爱情已经十分费力,影片背后所表达的生死观和价值观往往只能被忽略。椿的牺牲究竟能否堵住大海的缺口?到底是谁偷走了重要道具海螺?这一系列对于剧情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缺乏充足的解释,而大段的剧情都在描述椿、鲲、湫三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使观众对剧情的发展感到莫名其妙,这样的安排难免有些本末倒置。

结语

“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这个旅程永远不会结束,生命往复不息。”《大鱼海棠》用短短两个小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海洋世界,尽管剧情和台词上仍需加强,但瑕不掩瑜。影片打破了传统中国风题材的制作限制,立意创新,在场景画面、电影音乐、人物设定方面都有所突破,展现了中国人相聚别离的传统观念,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开辟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大鱼海棠》在日本获赞(观察)
《大鱼海棠》的误解和正解
《大鱼海棠》,神作掉进“深坑”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