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2016-10-12 12:58林彩凤
考试周刊 2016年78期
关键词:主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林彩凤

摘 要: 本文着力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主体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行为、思维都套上了枷锁,丧失独立思维的创新精神。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正发生根本性变化。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几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树立“民主”的师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充分说明: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创设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首先改变观念,以爱为前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注重营造愉悦、平等、民主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和追求。其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课堂上,“别急,慢慢想”。“你可能一时忘了,等你想好了,再告诉老师好吗”?“你虽然说错了,但你今天能回答问题,真让老师高兴!”“你真棒!”成了课堂上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对学生的表现力求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特别对于后进生,注重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空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自信心。

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使我班学生大方多了、自信多了。“我想……”“我认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想法常让我意想不到。

二﹑巧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就是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也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尝试。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春江花月夜》,学生仿佛进入到如诗如画的世界中,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情地朗读课文,有的同学们时而惊讶喜悦,时而幸福满足,时而悲伤叹息……好像自己就是渔人进入桃源中,在与桃源人诉说衷肠。读完后,我让学生谈谈感受,有的说桃源的美景让我们向往,有的为桃源人生活在这样的美景中而庆幸,有的为桃源外的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叹息……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东晋末年,和陶渊明一起畅想未来。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

记得在阅读教学的质疑环节中,我同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一个困惑:质疑时,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常是词语的意思,只有几个优等生才涉及课文方面内容。看了课例中的学生质疑能力那么强,我很着急。为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每次在学生质疑时,只要是涉及词语意思的,我常常是不耐烦地解释一下;而如果孩子质疑的是课文内容方面的,我总是喜形于色,大加表扬。我原想,如此,学生的质疑能力将大大提高。而事实呢?课堂上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少,学生学习越来越消极,课堂成了优等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这是怎么回事呢?过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觉得自己错了:教学中,许多事情我总是从大人角度想当然,很少顾及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征。就如质疑时,他们为什么喜欢问词语的意思而不是大人眼中的所谓的高水平有深度的问题呢?翻开语文教材,每一课都有很多生字和学生不理解的新词,再加上课文中借代、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也不少。对于生活阅历少、知识面不广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度。只有把词意弄懂,才能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进而对课文内容质疑。而在课堂上,当那些后进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时,我总是不大乐意回答甚至不允许他们发问,这样他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内容,难怪学习越来越消极,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

从那以后,我在课堂上常鼓励孩子们有不懂的就大胆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时,我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解答。不久,我欣喜地发现,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同学不再仅仅是那些优等生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多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心理特征,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中,我时刻关注这一理念,常常鼓励学生发表议论,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见解,注意引导学生用心思考祖国语言文字,用“心”咀嚼语文文字的美,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体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己感悟体验。

如在《歌声》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自己一人漂泊在海面上孤独无援,听到这清脆的歌声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一:我会很害怕,我要到处找一找是谁在这个时候唱歌。

生二:我听到这个声音,就感觉不那么害怕了,我会慢慢地游过去,游到女孩那里去。

生三:我会游过去,和小女孩一起唱歌,因为我觉得她很勇敢。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议论,听着这充满幻想、天真可爱的童言,我好像捧着一颗颗鲜活个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世界中。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因此,我的课堂,学生做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满足成功的欲望,发挥学生差异参与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主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