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空间构建研究*

2016-10-13 20:13杜星月李志河
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室空间课程

杜星月 李志河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空间构建研究*

杜星月 李志河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促进平台建构、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融合的未来课堂学习空间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研究者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在国内外学校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中,混合式学习成为了未来课堂倍受青睐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总结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高校现有网络教学系统和资源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空间构建方案,探究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挑战。

混合式学习;平台建构;资源建设;学习空间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我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1]认为,要通过教育信息化资源,改变课堂结构,改变学校、课堂与外部联系的方式等,有效地利用技术,整合资源、改善教育过程、引领并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研究表明:基于公共和私人资助的混合模式将是教育的最优选择[2]。目前,在国内外的很多高校,混合式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这是一种介于传统教室课程和在线学习之中的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空间既是用于学习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耦合,又是包含了学习活动中各参与者心理作用的心理空间,还是由各种学习活动和事件构成的社会空间[3]。构建混合式学习空间不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空间限制,具备一定的研究先进性、开放性和扩展性,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指导,并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对未来课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混合式学习

著名学者何克抗等[4]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课程是介于传统教室课堂和在线学习的,以富有计划性、教学方法上有价值的方式,对网络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课程。一个融合了网络和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在于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给学生提供在课堂上亲自参与的经验。混合式课程整合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教学决策,关注教学内容重点,反思教学决策,注重学生的社会情感反应、协作能力、自身的需求以及综合评估等要素。在混合式模式下,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因为混合式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更好的互动来提高教学质量。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是混合离线和在线的学习,是混合自定步调和实时协作的学习,是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学习,是混合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的学习,是混合多种教学资源的学习,是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不同的机构、组织、学校、教师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一些研究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分为四种: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模式、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模式、“学”与“习”的混合模式、学习与工作的混合模式;李克东等[5]把混合式学习模式分为技能驱动模式、态度驱动模式、能力驱动模式、Barnum和Parrmann模式等四种;而美国K-12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分为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和增强虚拟模式等[6]。根据国内外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分为循环模式、弹性模式、自混合模式和增强虚拟模式;同时,提出了循环模式的子模式,分别是就地循环模式、“教室+实验室”循环模式、“MOOC+SPOC+翻转课堂”循环模式以及个别化循环模式。

1 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是在特定的学科、课程中,在固定的时间表内学生的多种学习形式和活动循环的学习模式,如在线学习、小组协作、集中授课、分组项目、个别辅导、书面作业间的循环等。根据学习场所和时间表的不同,循环模式又可分为以下四种子模式:

(1)就地循环模式

本模式是学习形式和活动的场所在固定教室中的循环模式。学校在每间教室均配置若干电脑,教师跟学生在教室循环进行在线学习、小组协作、小型讲座和个性化辅导等学习活动,在线教学、教师主导教学、协作学习活动站三者之间形成循环结构,助教负责学生的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教师主导教学,主要负责学生的线下学习。

(2)“教室+实验室”循环模式

本模式是学习形式和活动的场所在在线学习实验室和教室之间的循环模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接收面对面的直接教学;其余时间则在助教的帮助下在学习实验室进行阅读、数学等课程的数字化在线学习。在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实现线下交流,而实验室的助教教学是线上的。

(3)“MOOC+SPOC+翻转课堂”循环模式

本模式是在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学习环境三者之间的循环模式。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练习及研讨,在家里在线上课、听讲座;教师帮助学生实践并应用所学知识,在学校组织作业练习和项目活动的线下学习,组织学生在家观看在线讲座内容的线上学习。此种模式利用MOOC资源作为教学内容、SPOC平台作为教学环境、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方法,可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又叫MOOC引发的混合式教学。

(4)个别化循环模式

本模式是学习形式和活动在固定课表和个别化定制的时间表之间,学习场所在教室和在线学习中心实验室之间的循环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学生的个别化时间表,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负责小型辅导、直接教学、小型研讨、分组项目的线下学习,助教辅导学生中心学习实验室的线上学习。

2 弹性模式

弹性模式是学生学习基于个别化定制,学习形式流动安排,学习内容和讲座通过互联网传递,在线学习课程和讲座由课程提供商提供,教师根据学生需求提供面对面学习支持的、具有弹性和自适应方式的一种学习模式。面对面教师支持活动包括小型讲座、分组项目、个别辅导等,教师使用数据监控面板进行核心课程的讲授,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和补充,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设立专门的社交区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 自混合模式

自混合模式是学生选择一门或多门课程进行在线学习,课程登记教师在线给予支持的学习模式。在线学习的场所为学校或校外,学生所选课程是异步的,并非学校统一运作,教师创建丰富多彩的社区,学生通过在线方式寻求课程教师的单独指导。此模式没有助教的参与,由教师统一运作同时完成线上线下的学习。

4 增强虚拟模式

增强虚拟模式由学校统一运作,学生把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室的学习时间完全分离开。这种模式应用于完全在线学习的学校,通过给学生增加实体学校体验发展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学生只需在课程开始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学习,课程其余部分都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完成,此模式助教不参与。

三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

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基于云计算架构,将教学信息、学习资源、教学服务融为一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高交互、智能化的学习空间。通过该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利用混合式学习平台学习和组织跨学科的教学研讨,家长在混合式学习平台上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本研究结合我国各院校的基本情况,初步构建了混合式学习空间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以学生、教师、管理、其它门户为核心,利用活动桌椅、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屏交互显示设备、触摸输入设备、即时反馈系统、课堂实录系统、视讯会议系统以及智能化环境控制平台等软硬件设备进行构建,包含资源评估、教学设计、课程结构、课堂活动与社区、云计算数据中心、3D打印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网真教室、虚拟教室等。

图1 混合式学习空间模型

1 资源评估

正确界定现有可支配的资源是设计混合式课程的起点,而设计混合式课程需要考虑机构资源、课程支持团队人员、物质和技术层面的基础设施等三方面的资源。机构要有媒体部门、教学中心或数字化学习办公室来开发课程和课程资料,设计混合课程在起步之初的代价是很高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金钱设计、开发、创作课程。因此,如果机构的资源有限,应该缩小混合课程的规模和长度;如果机构刚刚开始探索混合式教育模式,则需花费一点额外的精力专门记录成果和经验,并对其进行研究并建立机构知识库。优秀的混合式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团队的能力和专长,团队应该具备完成任务所必须的经验,如视频剪辑、教育技术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编程技术等来设计和传送在线课堂组件,给学生提供技术支持。理想的情况是:课程团队在课程运行后,主动花时间去改进和迭代未来课程。

2 教学设计

(1)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学习新知识往往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因此帮助学生将他们所学的课程与课外经历联系在一起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独特的兴趣、背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混合学习空间能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更好的交互,教师要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环节比较吃力,然后回应学生的需求。

(2)以知识为中心

设计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更需要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些?课程的设计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还要把内容置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更广阔的环境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课程活动应该设计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将课程讲座、课程资料放到网上,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以促进课堂上的持续主动学习,使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开发元认知。

(3)以社区为中心

混合式学习空间使课堂像一个有效的学习社区,设计时不仅考虑学生在教室里的角色,还应考虑学生在学校、城镇、地球村中的角色。学习空间的设计应便于学生与更大社区之间的联系,在以社区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老师要考虑所设计的课程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4)以评价为中心

设计一个以评价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不意味着老师要增加工作表、测验、考试的数量来让学生完成,相反,以评价为中心的学习空间要求教师仔细思考给学生布置任务所形成的价值。混合式课程的评价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改变未来学习的质量,帮助教师和学生监控学习目标的进展,提高教学和学习实践的有效性。

3 课程结构

设计混合式学习课程结构需要考虑在线学习和课堂活动设计目的的一致性。首先,规划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工作量。教师把课程放到网上之前,需在课堂上进行深层次的讲述,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参与项目和活动,使学生采取主动学习策略参与到课堂中。其次,保持一致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在线课堂的交互建立统一的标准。设计的课程大纲包括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每周课程如何进展、截止时间以及课程评分标准,大纲突出项目同步或异步完成,给学生打印时间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跟学生实时沟通保持与学生的高水平互动,定期更新课程内容,监控学生课内外的互动,收集反馈意见。

4 课堂活动与社区

在混合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参与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并给出反馈。混合式课堂活动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小组进行案例研究、探讨真实世界的问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最终选择一个;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则强调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技能来完成一个项目,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差异:前者集中在一个科目,而后者是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基于项目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学生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准备课堂辩论、参与动手实验、制作纪录片、设计未来的项目建议书等。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的核心,是这种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的学习目标,其活动的设计和选择应遵循目标原则,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5 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学校整个基础构架的后台进行管理,主要给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各种服务,是最关键的基础服务设施,确保学校软件不断根据实际的网络使用情况对云平台进行调试,保障机房环境和网络资源的正常运行,可为混合式学习提供安全可靠、易计算、管理、存储的服务。

6 3D打印教学中心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3D打印技术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海军舰艇、航天科技、医学领域、房屋建筑,在教育领域也因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而受到了教育专家的认可。混合式学习空间中配有3D打印教学中心,在课堂中提供真实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所学事物有直观的感受。

7 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开设教学研讨会、教学咨询、新入职教师培训、学术午餐会议、对外活动交流等,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创建大学的教学文化,并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创造进修机会,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8 网真教室

采用网真技术的网真教室,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异步和同步远程网络教学中交互不及时和体验不真实等问题[7]。网真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支持远程音频、视频高清实时互动教室,能将多个课堂转换成单一课堂。

9 虚拟教室

虚拟教室由课件制作工具、课件点播系统、实时互动课堂、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混合式学习的虚拟教室主要用于网上的公开课、在线辅导答疑及网络数据视频会议应用。

四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挑战

1 优势

(1)以学生为中心

在混合式课程中,老师将课程资料传到网上,可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进度去温习资料、反复观看讲座直至理解内容;同时,学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元认知技能,来反思如何学习、利用可供支配的额外在线工具去开发更有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2)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灵活空间

设计的课程可以用较少的课堂时间达到同等或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完成更多课程的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时间表。同样,由于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在线内容,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机会在课堂上使用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讲课。

(3)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理解上能获得更多的及时反馈

从教学测评到讨论区,教师使用各种资源收集关于学生的信息;对学生而言,更多更有效的工具能辅助他们监控学习的进展。学校评估学生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成绩,而是花更多的时间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估,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4)学习资料获取更加方便

混合式学习有机会提供虚拟的指令,在校园空间、教师时间有限或学生远程的情况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学习、更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学生使用在线课程资料能增加学习经验,混合式学习又提供了不同的课程资料和多个入口方便学生参与课程,因此更容易被非传统意义上有身体或者学习的学生所接受。

(5)混合式学习模式能更加匹配科技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的不断应用,学校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上部分的学习是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的,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随着教师和学生越来越擅长利用科技进行学习和教学,他们能获得更多更强大的学习经验,这样科技用于教学目的就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更能匹配科技的日益增长。

2 挑战

(1)教师和学生需要了解混合式课程

现在大部分课程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课堂环境。混合式学习方法是一种新的方法,实践混合式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和学生需要对混合式课程进行多方面了解。

(2)要解决学生第一次参加混合式课程可能存在的技能差距

学生因团队协作和参与讨论方面的经验有限,可能在使用在线学习工具时存在困难。为了使混合式学习初学者跟上最初几周的课程进度,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提供额外的支持。混合式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前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

(3)教师、学生和相关机构可能会抗拒改变

由于混合式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故教师、学生及相关机构可能会抗拒混合式学习模式带来的改变,要让他们接受该模式,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五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的本质着眼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关注的是如何依据低投入、高效能的原则选择信息通道。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开发和积累优质的教学资源,花更多的时间用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混合式学习是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之一,本研究对混合式学习空间进行了初步构建,但止步于高校信息化学习空间的内容分析及其相关设计,离真正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技术支持环境下硬件技术的使用、学习场景的搭建、学习支持系统开发和应用等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信息化网.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师培训改革高级研修班上的报告[OL].

[2]中国教育研究.孙煦东2030年的学校怎么样?教师角色将怎样改变?[OL].

[3]许亚峰,塔卫刚,张际平.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2):22-25.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38.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9):4-6.

[6]石小岑.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的多元化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1):1-5.

[7]金义富,张子石,王伟东.网真课堂体系结构及其教育传播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30-137.

编辑:小西

A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pace based on Blended Learning

DU Xing-yue LI Zhi-h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To promote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future's classroom and learning space. Blended learn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popular learning styl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ducation's mod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rticle proposes blended learning space's construction scheme in the existing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and resource platform,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about the blended learning.

blended lear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learning space

G40-057

A

1009—8097(2016)06—0034—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6.005

本文受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资助。

杜星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混合式学习和学习空间,联系邮箱为duxingyue@foxmail.com。

2015年11月23日

猜你喜欢
教室空间课程
“313”教室
空间是什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创享空间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