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待什么样的教师节?

2016-10-13 02:52孙光友
湖南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尊师尊师重教教师节

孙光友

教师期待什么样的教师节?

孙光友

今年9月10日是第32个教师节。教育部照例发出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做好庆祝教师节的有关工作。不可否认,有些地方和单位的教师节还是组织得很有意义的。比如2015年教师节,笔者所任教的当地政府就为教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每年由财政拿钱,为广大教师进行健康检查。教师们情不自禁地说:“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教师节礼包!”

令人痛心的是,很多教师已经对教师节不抱期待了。在有些地方,教师节倒成了党政领导的事,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成了新闻媒体的事,因为他们要忙于开庆祝会或者座谈会,要忙于组织慰问,要忙于报道活动情况,等等。至于教师,除了要接受表彰和慰问的极少数,都还得跟平日一样上班、站讲台。

有些学校可能还开个会为教师说声祝福,但更多的学校冷冷清清。校长不敢召集教师聚餐或者搞庆祝活动,更不敢发放福利津贴,谁又乐意听领导坐在主席台上讲那些“热情洋溢”的空话呢?因此,不少学校的校长在教师节期间宁可装聋作哑,也不愿自讨没趣。

学生、家长可能还会跟教师发信息、送贺卡,这也能让教师感到稍许的暖意。但礼金礼品是不能收的,宴请是不能参加的,因为各方面的禁令一道接一道。禁令当然是必须的,只是这样一来,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反倒成了教师的心理负担,还怎么酝酿得出节日心情呢?

没礼物,没假期,没氛围,没心情,似乎成了教师节的“新生态”。

教育部的通知说,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笔者认为,“甘守”“争做”都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尊师重教,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不能老想着要求教师“甘于清贫”。

尊师重教应该落实在很具体的一件一件实事上,不能总是用嘴巴和文件来“画饼”。有的同志特别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说教,甚至呼吁什么要让教师节回归精神本质,似乎教师只有权利接受一句干干净净的感谢和祝福,不应追求物质上的肯定。这些人其实还没搞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运动员光靠精神能拿金牌么?科学家光靠精神能让卫星上天么?那些善于说教的人光靠精神活得下来么?教师也是一样,光靠精神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

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教师过节,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四没”教师节变成“四有”教师节。

一是有礼物。学校是不敢发礼物的,学生和家长也是不能送礼物的,政府可以吧?教师节建立之初的那些年,地方政府都跟广大教师发红包,这样的好传统怎么就丢弃了呢?更何况,为教育办实事,为教师谋福利,本就是政府的责任。

二是有假日。有假也是节日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对那么多节日都确定了假期,为教师节定个假不该是件很难的事情。韩国、新加坡、泰国、委内瑞拉、阿尔巴尼亚、苏丹等国家的教师节都放假一天,我们也可以尝试。

三是有氛围。氛围不是开个会、发个文、写篇报道就够的,必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要有实际行动。全社会都要普及尊师文化,各行各业都要形成尊师风尚,每一个家庭都要遵循尊师规范。

四是有心情。满足了前面“三有”,教师自然就有了节日心情,“四有”教师节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年年能过这样的教师节,广大教师自然就会逐渐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也就会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职业信念。

猜你喜欢
尊师尊师重教教师节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争做少年好榜样
尊师重教永远在路上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何尊师之谜
又是一年教师节
尊师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