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紧抓细节为着力点实现学生班级精细化管理

2016-10-14 13:25代莉莎刘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代莉莎 刘凌

摘要:班级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主体,辅导员作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辅导员,拥有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学生管理方式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学生管理的细节着手,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提出“走动管理”、“阶梯布任”和“竞选轮值、在野监督”的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模式,结合“热炉定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建立和推行一个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走动管理;阶梯布任;“热炉定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07-02

管理出成绩,从严管理出大成绩,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成绩。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不仅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更要有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是辅导员管理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具体体现。要做好学生精细化管理就应当从细节着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只有“走动管理”近距离与学生接触,才能重心下移,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深深植入他们的心中;辅导员对班级和学生进行阶梯布任,将教育和管理细化到每位学生、每个细节,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充分利用“竞选轮值、在野监督”的自主管理等制度及其他管理机制,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对“热炉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落实对精细化管理执行全过程中的警示和监督控制作用。

一、走动管理——精细化管理源于近距离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距离产生隔阂,距离是管理的屏障。现在有些辅导员习惯于靠在舒适的椅子背上发号施令,不能够走出办公室,深入学生之中,靠近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中进一步了解学生,使得很多问题不能够当面解决。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缩短距离。通过“走动管理”能够缩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成为连接两者心与心之间最直接的桥梁。

1.深入课堂,走访宿舍,召开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坚持每周走访学生宿舍,每天至少要找1~2名学生分别谈心,进行深度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要求;了解学生本人和家庭的生活情况,妥善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做学生的贴心人;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縮短师生间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人。每月召开一次年级大会,写好日常工作笔记,并向主管学生工作部门有准备地、系统地全面汇报学生工作。每学期开学时,及时上交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末上交学期工作总结,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个人。

2.深入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学生实践。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才能靠前管理,主动接触学生,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成长。

二、以人为本——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首次离家求学,学习之余难免想家或是孤单。因此,需要辅导员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常与学生谈心沟通,关心学生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时地为学生带去温暖,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充满关爱、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1.在细节中给予关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做到爱在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文化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会呈现出个体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与此同时,更多的应该给他们予关爱,辅导员对学生的爱能够唤起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期盼与追求,让他们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2.在心灵间建立沟通。沟通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沟通中,辅导员能够了解到学生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也会感觉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感觉到教师的真诚和善良。尤其是和问题学生的沟通,关键的是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如果能够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就会在这个沟通中知道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因此要与学生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从沟通中找到成功的感觉。此外,还要学会去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对特殊学生的关怀。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要注重思想上的帮助,经常与贫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心,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要及时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心中的自卑心理,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在每学期贫困生评定过程中,一方面广泛听取学生的推荐意见,另一方面深入学生中调查了解,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初评、复评、公示,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帮助和关怀。

三、阶梯布任——让精细化管理高效施行

面对上百的学生群体,作为辅导员,为了便于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当现实条件无法保证人人面面俱到时,需要采用阶梯状的管理方法来布置任务,完成工作。班级是构成学校系统的基本单位,多个班级组成了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如果多个班级或年级是健康的、活跃的,那么整个学校就是健康的,活跃的。因此,如果辅导员对班级的学生个体进行阶梯化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细化到每名学生、每个细节,这才是真正地规范管理,才能激发活力。

实施“阶梯化”管理模式,即学校对辅导员考核量化,辅导员对班级管理“阶梯化”的德育模式。立足把每件事做细、做实,关注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就像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全国富起来的方针一样,与学生本身之间的沟通会更真实和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靠平时的观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与一部分人的沟通,先从侧面大致了解,明确重点交流的对象,再各个击破。同时,平时的工作安排也是如此,把工作布置给班委等,再由小部分人通知布置给大部分人,反馈亦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培养小集体、小团队,而是辅导员必备的沟通技巧。

要想使“阶梯布任”模式最优化,最重要的是要落实每个班委的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要秉持着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能力。做到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一定要督促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发现并肯定他们的能力。

四、结语

学生工作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挑战性。“走动管理”强调的是人本管理、现场管理和情感管理,对做好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使辅导员工作更有针对性。辅导员只有真正做到敢于走动,共同直面困难;善于走动,讲求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大学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佳,张伟.抓住细微处、落在实效中——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我校班级精细化管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084.

[2]张建鹏.学生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举措——打造团队增强素质引导班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9).

[3]孟庆亮,房鸣一,李娇.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

[4]郭学玲,郑洪波.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班级档案的意义与实践——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2,(09).

[5]姚梦竹.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以理工院校研究生班级管理为例[J].石油教育,2014,(01).

[6]沈颖达,庄玉琳,周衍彤.对高校大学生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石油教育,2014,(01).

[7]杜建书,刘树生,赵巨尧.全面实践后勤精细化管理 推进幸福校园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精细化管理下的预算支出控制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