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释意理论在记者招待会古诗词口译中的应用

2016-10-14 06:35鲁继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策略

鲁继平

摘要:目前,口译研究主要是借鉴的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释意派理论。本文结合中国古诗词的特点,选取“两会”记者招待会中所引用的古诗词及译者现场口译版本进行分析,总结出基于释意理论的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古诗词的口译策略。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记者招待会;中国古诗词;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70-02

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两会记者招待会中所使用的语言比较正式,风格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由于口译的内容往往涉及国家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译文务必要忠实于说话人的意图。

一、释意理论与口译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时,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听众能够听懂的话前,实际上是要经过三个过程的:“理解”、“脱离元语言外壳”、“信息重组”。

在“理解”的過程中,口译员首先必须听清源语,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不仅要理解语言成分,而且要理解暗喻内容,然后分析理解其源语的意义和篇章的语境。“口头表达是转瞬即逝的,讲话使用的有声符号逐渐消失,听者—译员保持着非语言形式的记忆,处于意识状态的思想或提到的事实”[1]。

译员在词语消失时,马上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理解了的思想内容,即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这一过程被称为“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理解和表达间加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是释意理论对言语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对该科学的贡献,而且这一结构对研究翻译教学法意义重大”[2]。

“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造出新的句子,并且使这些句子符合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二是要易于听懂”[3]。这一过程即为原语信息内容的重组。

二、记者招待会古诗词口译实例分析与策略归纳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及最佳体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中。古诗虽寥寥数字,却内涵精深、外延悠远。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文达意,而且可以实现艺术效果和文化交流。

1.语意解释。语意解释是指在口译时,对由于文化、语言、政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译员必须抓住原语言的政治内涵及文化内涵,尤其是当发言人引用中国古诗词时,译员应对一些细节进行必要的阐释,以使得听众能更好地理解发言人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语意解释不失为对中国古诗词口译重要而有效的策略之一。

例1:2003年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说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士家人》,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生死以”的意思就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里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在汉语中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这里“生死”一词中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的陪衬;而“祸福”的真正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现场译员在翻译时很好地运用了释意理论,给出如下译文: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笔者认为译员在翻译前半句时运用了语意解释策略,对“生死以”进行了恰当地诠释,充分表达了温家宝想要表达的为国为民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而对于后半句的处理,运用了“fortune”和“misfortune”一对反义词来表达“祸福”,简洁明了。

2.直译法。口译即释意,但是若某些诗词通过直译法既可以表达原文的意思,又可以保持原文的形式,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译文充分体现了释意理论中“忠实”的要求。据统计,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约70%的内容是采用直译法。显而易见,直译法是记者招待会口译中最常用的口译策略。

例2:2008年记者招待会上,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在谈到人民群众关注“两会”、关心政府工作时说:“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译文:Sometimes when I was surfing the internet,I was also pondering over the following lines:“what peoples' concerned about is what preoccupies my mind,and what preoccupies the minds of the people is what I need to address. "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虽短短十六个字,却包含着总理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良苦用心。要在进行现场口译时做到形意兼顾,并不容易。但译员以直译法准确而明了地传达了总理的意思,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平行并列句的形式以弥补原句形式上的修辞效果。

3.要点整合。要点整合策略是指译员对原语言进行压缩整合,以便使译文能更加流畅,也更易被听话人所理解。一般而言,当有些中国古诗词表达的意思相近时,采取要点整合策略就十分有必要了。

例3:2003年在回答关于政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问题时,总理说:“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意思是“因有忧患而使人生存发展,因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出自《左传》,意思是“处在安逸的状态下也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这样有所准备就可以免除(将会出现的)隐患。”可见这几句话都表明“人要有忧患意识”这一核心意思。因而在口译时,不必将每句话都译出。现场译员考虑到这点,运用要点整合的口译策略,将其译为:One prospers in worries and hardship and perishes in case and comfort.

三、结论

以四字格,五言或七言为主的中国古诗词,以其简洁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虽历经千年,仍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英汉双语在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有其即席性和时效性的特征,往往会给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本文借鉴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释意理论,以历年来“两会”记者招待会中所引用的古诗词为例,尝试性地分析总结了中国古诗词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三种口译策略:“语意解释”、“直译”以及“要点整合”。以期为译员在记者招待会上成功翻译中国古诗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玛丽雅娜·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1.

[2]许钧,袁筱一,等.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69.

[3]达妮卡·赛莱丝科维奇.口译技巧[M].孙慧双,译.北京出版社,1979:13.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