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藜芦与丹参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2016-10-14 06:35张亚杰张兵帅韩曦英王琪瑞王萌孙云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藜芦丹参

张亚杰 张兵帅 韩曦英 王琪瑞 王萌 孙云婷

摘要:目的:研究藜芦与丹参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观察藜芦与丹参2种合煎液灌胃给药后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经回归分析可知,藜芦与丹参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藜芦∶丹参<10∶1时拮抗作用最强。结论:藜芦拮抗丹参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

关键词:均匀设计;丹参;藜芦;血小板聚集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90-03

“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藜芦与丹参是相反药对中的一对,能否在临床上合用,一直都存在争议。丹参因其肯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藜芦也具有心血管方面的作用[1,2],二者合用于心血管方面疾病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选择丹参常用的活血化瘀功效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均匀设计法考察藜芦与丹参在不同剂量配比的条件下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为藜芦与丹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

(一)实验动物

SPF级SD大鼠,体重200±20g,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吉)2011-0021,喂食常规饲料,自由饮水。

(二)药品与试剂

黎芦的产地是长春华家,购于长春市吉深药店;丹参的产地为山东邹平县,购自于长春市吉深药店;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鉴定教研室翁丽丽教授鉴定,分别为百合科葵芦属植物葵芦“Veratrumnigrum I,.”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复制模型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502011。

(三)仪器与设备

SC-2000血小板聚集测试仪(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方法

(一)药品制备

称取丹参与黎芦饮片,浸泡、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再煎、合并2次滤液保存于4℃冰箱中。

(二)分组与给药

1.丹参与藜芦配伍均匀设计方法。以前期探索的丹参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有效剂量,藜芦参考的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和临床用药剂量范围,确定丹参的剂量范围是4.50~19.60g/kg;藜芦的剂量范围为0.03~0.87g/kg,将丹参和藜芦作为两个考察因素,每一个因素各设7个水平,按均匀设计表U7(72)及其使用表进行设计,共得到7种配比,具体见表1、2。

2.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藜芦与丹参不同配比组共9组,每组各10只。其中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体重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1ml/100g体重灌胃,连续给药10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于末次给药后皮下注射浓度为1mg/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即按体重为0.01mg/kg。半小时后,将所有大鼠放入冰水中刺激5分钟,时至将其打捞出来并将身上的水擦干烤干。两小时后,按体重(0.01mg/kg)再次通过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次日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从颈动脉插管放血,以构椽酸钠抗凝,离心,测量血小板聚集率。

3.数据处理数据用±S表示,先用SPSS 13.0软件的秩和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采用matlab7.8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各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见表3,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部分给药组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P<0.05、P<0.01),提示藜芦与丹参合用具有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

药物交互作用分析:将藜芦与丹参均匀设计7组实验数据采用matlab统计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以藜芦、丹参为自变量x1、x2,血小板聚集率因变量y,得拟合方程y=29.0861+46.0206X1+1.8186X2-28.6143X12-

1.8965X1X2-0.0662X22三维效果图,见图1。结果显示,藜芦和丹参的共同用药显著降低了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聚集率与药物配伍比例和用药剂量相关性分析:由方程y进行外延推论,分别以药物总剂量(藜芦+丹参)、不同比例(丹参:藜芦)作为自变量D、K,血小板聚集率为相应的因变量y1',得理论拟合方程y1'=29.0861+(46.0206D)/(K+1)+(1.8186DK)/(K+1)-(28.6143D2)/(K+1)2-(1.8965D2K)/(K+1)2-(0.0662D2K2)/(K+1)2,结果见图1。总剂量在一定条件下,丹参所占比例越大,血小板聚集率越小,说明丹参在起主要作用,在图1中从抛物线的下降阶段、曲线斜率上看,丹参所占比例越大,血小板聚集率下降速率越快,说明藜芦对其药效降低的强度越大。当藜芦和丹参的比例小于1∶10时,y值即血小板聚集率值趋于接近,此时藜芦对丹参药效降低强度最大;二者比例大于5∶1时,曲线趋于接近,此时藜芦对川贝药效降低强度趋于最小。藜芦与丹参配伍比例为1∶10<藜芦∶丹参<5∶1时,二者合用明显降低了丹参的减小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

大鼠血小板聚集率与药组配伍比例和用药剂量相关性分析:总剂量0~19.69g·kg,合煎液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如抛物线:小于5g·kg时呈上升趋势,大于10g·kg时呈下降趋势,大于5g·kg小于10g·kg时不同配比下上升或下降趋势不同,丹参比例越高,抛物线上升或下降速率越慢,而藜芦的比例越高,上升或下降的速率越快。

四、讨论

“十八反”有的医家认为反药合用会导致毒性增加,强调此为绝对禁忌;也有认为反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同用,确实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所以本课题选择了藜芦与丹参这一相反药对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二者是否具有相反性。从收集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对藜芦和丹参的合用研究多为体外研究,以相应毒性成分的变化为基础[3,4],但是药物在进入机体后在代谢功能的作用下可能发生新的成分变化,所以并不能依据于体外的数据就确定了藜芦和丹参的相反关系,还要从动物的体内研究进行确认,所以本研究选择丹参和藜芦的主要药理作用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方法评价这一相反药配伍组合在不同比例和剂量条件下对急性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

急性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参和藜芦都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与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回归分析得知,在藜芦0.03~0.87g/kg和丹参4.50~19.60g/kg的合煎液中,藜芦与丹参对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藜芦能减弱丹参对血小板聚集率的降低作用,且比例为1∶10<藜芦∶丹参<5∶1时,此种拮抗作用最强。

参考文献:

[1]韩国柱,李欣燕,吕莉.乌苏里藜芦碱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以及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及尾出血時间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会通讯,2002,19(2):8-10.

[2]李欣燕,任洪灿,韩国柱.乌苏里藜芦碱在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作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3):165-167.

[3]王福霞,刘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藜芦-丹参配伍化学成分变化[J].医药导报,2009,28(5):656-657.

[4]敖书华,刘磊.HPLC研究藜芦-丹参配伍后藜芦定的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7-18.

猜你喜欢
藜芦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内蒙古3种野生藜芦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新疆牧场阿尔泰藜芦的开发利用前景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若不是那味暗香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胺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组织DNA损伤的影响
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