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高校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2016-10-14 07:32柏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能力

柏江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对体育教学能力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出对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积极培养幼师学生掌握四种体育教学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体育教学;能力;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11-02

学前教育关系着幼儿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学前体育教育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根据幼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作为高校教师,有目的地教会学生体育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高校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识体育教学能力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各个教育教学阶段中,由于受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影响,体育活动一直被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视为其自身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更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作为幼师,可以根据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特征,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效吸引幼儿好奇心和注意力的同时,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的效果。幼儿体育教學活动的开展,更有效地提高了幼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由此可知,体育教学能力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各大师范类高等院校,要想将幼师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就要在紧抓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进行着重培养,教会学生“捕鱼”的本领。只有幼师学生自身具备了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满足当前的社会和学前教育需求的同时,顺利就业,并且更好、更快地成为学前教育的优秀人才。

二、对高校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1.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制订教学计划。在高校体育教学展开前,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除了根据高校体育大纲的标准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来备课外,还要结合受教育对象——幼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如:针对幼师学生未来幼儿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在进行教学预设(备课)时,除了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完成考试外,还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教学能力,如对幼儿的调动、组织游戏的能力等。在备课时,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体育教学能力练习。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在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兴趣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做到:示范精准,讲解到位,过程简单明了,纠错及时等。根据幼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高校体育教师除了让学生自身掌握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捕鱼”,即幼师学生也能够准确、到位地教授体育课。这就要求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对讲解、示范的所有体育技术动作要领进行细讲,还要将必要的手势、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并尽量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进行讲授演练或师生、生生间互相练习。对于学生在体育讲授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出,并予以纠正;对演练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利用课余时间或其他相关资源展开对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一味地依靠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动作技巧以及讲授方法等还需要课余时间来进行练习和巩固。如:幼师学生可以通过在幼儿园的实习来巩固和熟练掌握自己在大学中学到体育知识和教学能力;也可以利用大学的课余时间,结合在体育课上掌握的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同时也为未来的体育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对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还包括:加强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生理学等课程间的联系;通过体育技能的测评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自身体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在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幼师学生掌握的四种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对学前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让高校也着重对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着重培养幼师学生以下四种体育教学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结合幼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幼师学生在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吃透幼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务必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幼儿及幼师学生自身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依然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们要积极去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并以积极、负责的心态去学习好体育理论知识。因为只有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动作技能的结合,才能让幼师学生对体育课内容进行系统、科学地讲解,才能让幼儿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让幼师学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口令、调动队伍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口令指挥,不仅是体育基础考试的内容,同时也是幼师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巧。在教学中,首先让幼师生认识到口令是组织学前集体活动和教学的必要手段。其次,口令使用时必须要做到声音有力而洪亮。再次,结合队伍的具体情况,口令要做到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队伍,顺利完成学前教学或集体活动。最后,在口令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种类的口令进行分门别类的讲解,并教给学生队列队形变换的喊法和调动方法。比如:在学生掌握稍息、立正、原地踏步、看齐等基本口令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连贯性或分组练习,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点评。学期末也要对队列队形和一些口令内容进行考核,从而让学生对口令和调动队伍的能力进行熟练掌握。

3.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调控课堂的教学能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让学生学好基本的体育教学常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让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环节,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将该环节安排给学生来轮流准备、进行讲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准备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组织、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在学生每次组织教学后,教师和学生适时对该生组织的教学进行讲评,即对教学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教学存在问题的学生予以指出,并给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进行教学示范。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为学生未来的组织、调控课堂的教学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也为学生的未来教学工作做好了十分充足的准备。

4.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编和付诸实践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编能力。比如,在科学掌握健身方法的情况下,系统学习和了解了几套儿童操和健美操之后,鼓励学生对健美操或儿童操进行创新或创编。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每次创编后,教师、同学要给予适当评价,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同时鼓励学生将这种创新和创编的能力付诸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创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也为她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对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这一课题进行不断地摸索、研究,才能将自己的体育教学课程准备进行的更加充实和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将来的学前教育事业中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罗英.以人本主义角度探讨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2]周铁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及培养对策——兼谈在职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J].体育学刊,1999.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