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研究

2016-10-17 02:38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6期
关键词:广州市载荷权重

高 翔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

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研究

高 翔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

1 研究背景

Physical Fitness是一外来词汇,在内地被翻译成体质,在港澳台被译为体适能。即便是欧洲学者对Physical Fitness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如德国称其为“工作能力”(Leistungsfahigkeit);法国称其为“身体适应性”(Physical aptitude);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是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从事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能从容地应对不可预测紧急情况的能力。并认为其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顾名思义,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密切关系的体适能,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而技能体适能则是人体从事各种活动的基础,如速度、力量等。这些素质的发展状况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显得尤为重要,故对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科学评价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情况,还对提高和评价其他省、市幼儿技能体适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当前体适能研究相关的文献,获得所需的资料与信息。

2.2.2实验测试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412名3~6岁健康幼儿,0.5个年龄段为一组,六组的具体分布见表1。本研究通过实地测试获得数据,测试仪器为秒表(可用电子表代替)、50m以上量尺(卷尺、皮尺等)、有色胶带(可用其它物品代替)、标志杆等。每位受试者除重测外,以测验一次成绩为准,测验结束后做好记录,以s为单位。在进行测验前,应叮嘱受试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测试,从而保证测试成绩的有效性;另外,测试人员时刻提醒受试者注意安全。

2.2.3数理统计法以年龄为基础,男、女各六个不同的组别,运用因子分析建立广州市3~6岁男、女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取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0%以确定取前k个成分为该研究问题的主成分,各成分权重的计算为:Ti=。其中Ti表示i成分在反映整体信息中所占的权重,(%)表示i成分的贡献率,表示k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另外,可以通过各指标的因子载荷(),计算出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公式为:Ti=。其中,Ti表示i指标在某成分中所占的权重,表示i指标在j成分上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表示该成分中所有指标因子载荷绝对值的代数和。

表1 广州市各年龄段幼儿分布表

3 结果与分析

3.1技能体适能的指标模型

为清晰地反映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繁多的指标组成,更有利于对幼儿技能体适能的分析研究,本文按以下步骤确定幼儿技能体适能指标模型。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初选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初选指标,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基础上,挑选能较好反映幼儿技能体适能的指标,缩减维度,并缩减在反映幼儿技能体适能上存在着重叠信息的指标,最后确定20s仰卧举腿、30s蹲起、手脚八字并爬、10m来回曲折跑、20m快跑、听信号转身跑和立定跳远7个指标反映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情况,且较全面地反映出幼儿体适能特点。

3.2技能体适能的权重模型

明确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指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对技能体适能指标重新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在反映专项形态上的权重。因子分析中,满足模型要求的共性因子并不是唯一的,只要对初始共性因子进行旋转,即可获得一组新的共性因子。对初始因子的旋转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就是使共性因子上的相对载荷平方的方差之和达到最大,并保证原共性因子之间的正交性和共性方差总和保持不变。这样可以使因子构成更加简便且较容易解释。本文以广州市3~6岁幼儿技能体适能指标模型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寻找反映不同年龄段幼儿技能体适能指标权重的共性特征。

表2表示的是解释总方差表。可以看出,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百分比,可确定该因子分析可分为2个主要成分,且2个成分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4.9%,说明这2个主要成分概括了总体信息量的74.9%,而其他变量对方差影响较小。故本文把幼儿技能体适能分成了2个主要成分。此外,由于各主要成分特征值与方差百分比不同,故在反映整体情况中所占的权重也会有所不同,因子分析中根据方差百分比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即贡献率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因子1的权重为0.55,因子2的权重为0.45,不难看出,因子1的权重较大于因子2的权重。

表2 解释总方差表

表3表示各指标在各成分中的因子载荷情况,由于因子载荷体现各因子与各指标的相关程度,在某一因子中因子载荷较大的指标反映着该因子的共同信息,故可根据这一共性对因子进行命名,由表3可知,因子1中,10m来回曲折跑、20m快跑和听信号转身跑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表明这3个指标反映出因子1的主要信息。这3个指标中,10m来回曲折跑可以表示动作速度,20m快跑反映移动速度,而听信号转身跑则较好体现反应速度。显然,其与速度具有较大关系,故可以将因子1命名为速度因子。因子2中主要包含20s仰卧举腿、30s蹲起、手脚八字并爬和立定跳远,其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幼儿上肢、腰腹及下肢力量,把因子2命名为力量因子较为合适。综上所述,2个因子分别体现了幼儿体适能的不同方面,且彼此是相互独立的,从而可以得知,关于幼儿体适能的此种分类方法既科学客观,也切实可行。

上述分析将幼儿体适能分成2个主要成分,成分中的各指标有着不同的因子载荷,不同因子载荷即反映出指标与因子的不同关联度。指标的因子载荷越大,表明该指标与其所属成分关联越大,也就是贡献率(权重)越大。根据研究方法中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速度因子中,10m来回曲折跑、20m快跑及听信号转身跑占有较大权重,说明其对因子1的贡献率相对较大,且最能反映幼儿体适能中的速度因子;而在力量因子中,20s仰卧举腿所占权重最大,体现了幼儿腰腹力量情况,手脚八字并爬、30s蹲起分居二三位,这是四肢力量在力量因子中的重要性的体现,而立定跳远权重最小,从以上说明可以得知,幼儿体适能对力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各指标在因子中的权重由表4可知,其中,立定跳远占有较大权重(0.18),而权重最小的是20s仰卧举腿、30s蹲起,均为0.11。确定各指标在因子中的权重大小,不仅对于幼儿体适能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还有助于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幼儿体适能。

3.3综合评价

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各指标在反映技能体适能信息上占有不同的权重,在对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时,需要按各指标权重的大小,分年龄段进行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时:(1)依指标权重模型计算出技能体适能模型总分(技能体适能模型总分=0.11 ×20s仰卧举腿+ 0.11×30s蹲起+ 0.18×立定跳远+ 0.17×手脚八字爬+ 0.15×20m快跑+ 0.12×10m来回曲折跑+ 0.16×听信号转身跑)。(2)按百分位法(百分法法同单项评分标准的制订)划分各等级区间,制订男、女幼儿综合评价标准(表5、表6)。

表5、表6表示广州市男、女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的综合评价标准,由表可知,在单项评分的基础上,对体能模型的量化,并制订了模型的评价等级,从而构建了模型的评价体系。另外,虽然在构建广州市男、女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权重模型中,各指标占有不同的权重,贡献率大小差别不大,故对其综合评价时,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的综合评价标准相差不大。由上述可知,在构建广州市技能体适能模型的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技能体适能模型的综合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建立,对于了解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状况、量化技能体适能并对其进行评价意义重要性是显著的。参考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评价体系,更有利于监控幼儿在技能体适能的生长发育,为提高其技能体适能提供了有的放矢的参照。

表4 技能体适能指标的权重

表5 广州市3-6岁男性幼儿技能体适能综合评价标准一览表

表6 广州市3-6岁女性幼儿技能体适能综合评价标准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包括速度和力量两个因子,其中,速度因子包括10m来回曲折跑、20m快跑及听信号转身跑;而力量因子则包含20s仰卧举腿、手脚八字并爬、30s蹲起及立定跳远。 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各指标的权重模型可以表明,速度因子占有相对较大的权重(0.55)。此外,各指标中以立定跳远所占的权重最大,为0.18,其次是手脚八字并爬,权重最小的是20s仰卧举腿和30s蹲起。在各指标单项评分标准中,20s仰卧举腿、30s蹲起及听信号转身跑最为接近;其他指标的评分标准相差较大。技能体适能模型指标权重不同,贡献率的大小差距较小,故不同性别、年龄段幼儿技能体适能的综合评价标准差别不大。

通过对广州市幼儿技能体适能模型的综合评价,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当前幼儿技能体适能现状,并了解其各指标发展的快慢与敏感期。另外,为其他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及教育水平相近的省市了解幼儿的体适能情况提供参考。

[ 1 ]张先锋,张宁,许崇高,等.国外体适能研究综述[ J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

[ 2 ]肖夕君.体质、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及关系[ 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

[ 3 ]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6.

[ 4 ]罗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

[ 5 ]罗智,龙国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 J ].体育学刊,2006,13(6).

G807.1

A

1674-151X(2016)06-121-04

2016-05-15

高翔(199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体质。

猜你喜欢
广州市载荷权重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高速列车构架载荷解耦降维标定方法及试验验证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飞行载荷外部气动力的二次规划等效映射方法
权重常思“浮名轻”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